

摘" 要:對12家企業的鹽酸特比萘芬乳膏進行抑菌效力測定,評價不同抑菌劑種類及濃度的抑菌效力。依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選取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4株試驗菌,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并評價抑菌效力。2家企業的鹽酸特比萘芬乳膏抑菌效力僅能達到“B”級標準,其余10家均達到“A”級標準。12家企業中使用苯甲醇、苯氧乙醇作為抑菌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不佳,而使用羥苯乙酯作為抑菌劑對黑曲霉的抑菌效果不佳,使用苯扎溴銨的1家可以達到良好的抑菌效果。12家企業的鹽酸特比萘芬乳膏抑菌效力均是可以接受的,存在抑菌劑過量使用現象。建議篩選安全有效、科學合理的抑菌劑種類及添加量,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關鍵詞:鹽酸特比萘芬乳膏;方法適用性試驗;抑菌效力;抑菌劑;添加量
中圖分類號:R917"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5)06-0056-05
Abstract: The antibacterial efficacy of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s from 12 companies was tested to evaluate the antibacteri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typ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According to the \"China Pharmacopeia\" 2020 Edition Volume IV, four test bacteria, namely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andida albicans and Aspergillus niger,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method suitability test and evaluate antibacterial efficacy. Two companies can only meet the \"B\" level standard in antibacterial effectiveness, while the remaining 10 companies all meet the \"A\" level standard. Among 12 companies, the use of benzyl alcohol and phenoxyethanol as bacteriostatic agents had poor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while the use of ethyl hydroxyphenolate as bacteriostatic agent had poor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Aspergillus niger. One company using benzalkonium bromide can achieve good antibacterial effect.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s from 12 companies is acceptable, and there is excessiv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t is recommended to screen safe, effectiv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ypes and additions of bacteriostatic agent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ople's medication.
Keywords: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 method suitability test; antibacterial efficacy; bacteriostatic agent; addition amount
抑菌劑用于抑制外來微生物生長,《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明確規定,多劑量規格的制劑在使用或儲存過程中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增殖,需加入合適的抑菌劑保證藥物安全[1]。抑菌效力檢查法用來測定無菌制劑或非無菌產品的抑菌活力,從而確定抑菌劑添加的種類及濃度大小[1]。
鹽酸特比萘芬是一類廣譜抗真菌藥物,在真菌形成細胞膜時,特異性的抑制麥角鯊烯環氧化酶,進而殺滅或抑制真菌,對黑曲霉作用尤為突出[2]。有多種劑型,如乳膏、凝膠、片劑等。抑菌劑添加量在達到最佳效果的前提下越少越好。李輝等[3]指出目前市售多劑量包裝的藥品大部分添加了抑菌劑,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種類選擇、抑菌體系不合理,過量添加。通過國家評價性抽驗對多個國產滴眼液含的抑菌劑研究發現,抑菌劑種類多,同樣的抑菌劑在不同的廠家產品中添加量截然不同,抑菌劑濫用現象頻繁發生[4]。本研究旨在探索市售鹽酸特比萘芬乳膏中添加抑菌劑種類、含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過量添加問題。
1" 儀器和材料
1.1" 儀器
TE212-L電子天平(Sartorius);WH-21C生化培養箱(維根斯);WH-21C霉菌培養箱(維根斯);YT-606型集菌儀(杭州盈天科學儀器有限公司);NU-543-500S生物安全柜(NuAire公司);Seven Multi S40N pH/電導率/離子綜合測試儀(梅特勒)。
1.2" 培養基及試劑
胰酪大豆胨瓊脂培養基(批號:210713,北京三藥,通過適用性檢查)、沙氏葡萄糖瓊脂培養基(批號:211008,北京三藥,通過適用性檢查)、含1%吐溫80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批號:N1661Y,廣東環凱)、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批號:230808P10,廣東環凱)、十四烷酸異丙酯(批號:RH243693,羅恩)。
1.3" 菌種
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批號:B0521KJ, C0367KJ)、銅綠假單胞菌[CMCC(B)10104](批號:B0553KJ、B0903KJ)、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批號:B0112KJ、C0424KJ)、黑曲霉[CMCC(F)98003](批號:B0962KJ、C0326KJ),采購自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樣品信息
市售的鹽酸特比萘芬乳膏使用的抑菌劑有苯甲醇、苯氧乙醇、羥苯乙酯、苯扎溴銨。本研究選取12批供試品,包含4種抑菌劑,覆蓋不同的濃度、廠家。樣品信息如下(順序為廠家,批號,規格,抑菌劑種類濃度):A,221001,15 g∶0.15 g,苯甲醇8 g·1 000 g-1;B,220 903,1%,苯甲醇10 g·1 000 g-1;C,221003,1%,羥苯乙酯1.6 g·1 000 g-1;D,UA6U,1%,苯甲醇10 g·1 000 g-1;E,20220902,1%,苯甲醇10 g·1 000 g-1;F,2L010N15,10 g∶0.1 g,苯甲醇10 g·1 000 g-1;G,221104,1%,羥苯乙酯1 g·1 000 g-1;H,220615,1%(10 g∶0.1 g),羥苯乙酯0.3 g·1 000 g-1;I,2206001J,1%,羥苯乙酯2 g·1 000 g-1;J,220510,1%(10 g∶0.1 g),羥苯乙酯0.8 g·1 000 g-1;K,833001,1%,苯扎溴銨1 g·1 000 g-1;L,6212412,1%,苯氧乙醇8 g·1 000 g-1。
2" 方法與結果
2.1" 供試品制備
稱取供試品10.00 g加入十四烷酸異丙酯20 mL,40 ℃的含1%吐溫80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70 mL,混勻,制成1∶10的供試液。取1∶10供試液20 mL加入80 mL含1%吐溫80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制成1∶50供試液。
2.2" 菌液制備
將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3顆分別溶于0.3 mL 0.9%無菌氯化鈉溶液中,充分混勻,使每0.1 mL含菌數約103 cfu。
2.3" 方法適用性試驗
本研究選擇4種抑菌劑且添加量最大的廠家進行方法適用性試驗。依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通則1105、1106[1],采用平皿法(1∶10)進行計數方法適用性試驗,結果僅金黃色葡萄球菌達到50%以上,銅綠假單胞菌(1∶10,1 mL分5皿)可以達到50%以上,白色念珠菌1∶10供試液太白,影響計數,黑曲霉1∶10供試液回收率為0。1∶50、1∶100、1∶1 000供試液采用平皿法,黑曲霉的回收率均不能達到50%,薄膜過濾法采用1∶10供試液不同的樣品會不同程度堵膜,甚至有的廠家1∶10無法完全過濾,最終選擇1∶50供試液薄膜過濾,含1%吐溫80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沖洗500 mL/膜進行真菌計數,1∶10供試液1 mL分5皿進行細菌計數,最終回收率均在0.7~1.0范圍內。
2.4" 抑菌效力試驗及結果
2.4.1" 接種容器的選擇
由于乳膏劑型的包裝容器不便于按無菌操作技術接入試驗菌液、混勻等,因此需將供試品轉移至無菌塑料容器中,容器的選擇參考張文燕等[5]做凝膠試驗采用的容器,該容器不影響供試品的pH特性等。
2.4.2" 試驗組菌液接種
取包裝完整的供試品10.00 g轉移至無菌容器中,供試品中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懸液0.1 mL,濃度為105~106 cfu·g-1,接種菌液體積是樣品體積的1%,用無菌“L”涂布棒充分攪拌均勻,置23 ℃避光保存。銅綠假單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同法操作。12批供試品依次操作。
2.4.3" 初始菌數測定
取0.9%氯化鈉注射液10 mL,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懸液0.1 mL,使接種后含菌量為105~106 cfu·mL-1,充分混勻,進行10倍稀釋測定菌液濃度,并換算成lg值,作為供試品中初始菌數lg值,結果見表1。
2.4.4" 供試品檢查
取包裝完整的供試品10.00 g轉移至無菌塑料容器中,置23 ℃避光保存。在各間隔時間點2 d、7 d、14 d、28 d分別取無菌塑料容器中供試品進行計數及霉菌和酵母菌總數計數。12批樣品的需氧菌總數為小于10 cfu·g-1,霉菌和酵母菌總數均為小于50 cfu·g-1。
2.4.5" 活菌數測定
依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通則1121抑菌效力檢查法表2-2的規定[1],在各間隔時間點2 d、7 d、14 d、28 d分別取無菌塑料容器中供試品,細菌數測定(金黃色葡萄球菌試驗組、銅綠假單胞菌試驗組、供試品檢查組)取1∶10供試液1 mL分5皿(0.2 mL/皿),注入胰酪大豆胨瓊脂培養基。真菌(白色念珠菌試驗組、黑曲霉試驗組、供試品檢查組)取1∶50供試液1 mL加入100 mL含1%吐溫80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中,薄膜過濾,用含1%吐溫80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沖洗5次,每次100 mL/膜,貼于沙氏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依據存活菌數測定的結果,計算并換算出各間隔時間點的lg值,及其與初始lg值比較減少的lg值。12批供試品測定結果見表1。12個廠家均符合《中國藥典》四部“皮膚給藥制劑”的判定標準[1]。其中C、F兩個廠家僅能達到“B”標準。
3" 討論
3.1" 抑菌效力方法適用性試驗
目前關于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的文獻很少,吳鑫等[6]的研究依據為《中國藥典》2010年版,眾所周知,《中國藥典》2015年版與2010年版關于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驗證變化很大,同一種藥品根據兩版藥典得出來的方法是不同的。蔡金蓮[2]報導的方法是液體石蠟萃取法,試驗步驟繁多,且抑菌效力試驗的取樣量為1 g(1 mL),萃取法提取的供試液不夠整個實驗。調研各廠家采用的方法各異。本試驗旨在研究一種操作簡單,適于多批次抑菌效力檢查的方法。根據抑菌劑種類及濃度選擇4個廠家進行驗證,多次探索試驗結果顯示,鹽酸特比萘芬乳膏10.00 g在十四烷酸異丙酯20 mL及40 ℃的含1%吐溫80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70 mL中溶解良好,細菌計數采用1∶10平皿法(分5皿)。真菌計數采用1∶50供試液,薄膜過濾,用40 ℃的含1%吐溫80的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沖洗500 mL/膜,100 mL/次。為之后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提供參考。
3.2" 抑菌效力
表1結果顯示不同企業鹽酸特比萘芬乳膏(規格:1%)分別加入苯甲醇、羥苯乙酯、苯扎溴銨和苯氧乙醇等抑菌劑。A、B、D、E、G、H、I、J、K、L生產的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對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的抑制作用在間隔2 d減少的lg值均大于2,間隔7 d的lg值均大于3,且細菌的存活數量第28 d與第7 d比較,均未增加。同時上述10家企業生產的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在間隔14 d真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減少的lg值均大于2,第28 d與第14 d比較均未增加。因此,這10個廠家生產的鹽酸特比萘芬乳膏抑菌效力測定結果均達到《中國藥典》2020年版判斷的“A”標準。
F生產的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在間隔2 d的測定結果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減少的lg值為0.56,在間隔14 d減少的lg值大于3,第28 d與第14 d比較lg值未增加。C生產的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在間隔14 d的測定結果中,黑曲霉減少的lg值為1,第28 d與第14 d比較lg值未增加。綜上所述,F和C的產品抑菌效力測定結果均達到《中國藥典》2020年版判斷的“B”標準,沒有達到“A”標準。依據《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1121的規定,“A”指應該達到的標準,抑菌劑可能帶來風險的要達到“B”標準。因此,F和C的產品抑菌效力測定結果達到“B”是相對可以接受的。
3.3" 抑菌劑種類及濃度分析評價
12個廠家的產品中鹽酸特比萘芬的含量均為1%,但是使用的抑菌劑是不同的,表2結果比較顯示使用苯甲醇、苯氧乙醇作為抑菌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不佳,而使用羥苯乙酯作為抑菌劑對黑曲霉的抑菌效果不佳,不同種類的抑菌劑對銅綠假單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都可以達到最佳。
以苯甲醇為抑菌劑的產品中,B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但是苯甲醇濃度與B相同的原研D、E、F的產品對此菌的抑菌效果明顯下降,F的甚至只達到“B”標準,這提示我們應綜合考慮生產工藝、使用的原輔料、抑菌劑的添加工藝流程等方面因素來確定抑菌體系。
使用苯扎溴銨只有一個廠家,對細菌、真菌的抑菌效果良好,這與史春輝等[7]報道的苯扎溴銨抑菌性好,安全有效,廣泛用于眼用制劑一致。
以羥苯乙酯為抑菌劑的產品中,H、J對黑曲霉抑菌效果最佳,G、I可以達到“A”級,C僅達到“B”級。但抑菌劑濃度最低的是H和J,濃度較高的G、I、C的抑菌效果卻低于濃度低的2個企業產品。《中國藥典》2020年版中要求,抑菌劑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制劑中抑菌劑的量應為最低有效劑量。有多篇文獻報導羥苯乙酯具低毒性,過量添加會影響人體健康,發生過敏、癌癥等疾病[8-10]。同時,為了保證用藥安全,成品制劑中的抑菌劑有效濃度應低于對人體危害的濃度。提示G、I、C中羥苯乙酯的添加量可能不是最低有效量,存在過度添加的隱患風險。
3.4" 展望
目前,文獻研究抑菌效力較多的是滴眼液,乳膏劑等皮膚制劑鮮少報道,但是實際用藥過程中,抑菌劑過量添加可能會刺激皮膚,通過傷口進入人體代謝[11]。周發友等[12]使用從樣品中(含苯扎溴銨0.1 mg·mL-1)分離到一株洋蔥伯克霍爾德菌進行抑菌效力試驗,發現低濃度的抑菌劑不符合藥典規定,這提示我們野生菌株活性可能高于試驗標準菌株,評價產品抑菌效力應考慮生產環境等分離菌株。張靜等[13]發現鮮竹瀝中pH對苯甲酸、山梨酸等解離狀態有影響。有研究報導多數萘敏維滴眼液過量添加苯扎溴銨[14]。
本研究發現部分廠家鹽酸特比萘芬乳膏中抑菌體系有待進一步優化,結合藥物原料、輔料的相互作用、pH、水活度等方面選擇合適的抑菌劑種類及濃度,企業應篩選安全有效、科學合理的抑菌體系。監管部門應推進制定相關產品抑菌體系的規范,多方合力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20:176.
[2] 蔡金蓮.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學研究[J].海峽藥學,2020,32(8):71-74.
[3] 李輝,周發友,楊曉莉,等.中國藥典2020年版抑菌效力檢查法修訂介紹[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21,38(6):655-660.
[4] 胡昌勤.藥品微生物控制現狀與展望[J].中國藥學雜志,2015,50(20):1747-1751.
[5] 張文燕,曹曉云,郭福慶.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膠抑菌效力檢查方法研究[J].天津藥學,2020,32(2):17-22.
[6] 吳鑫,陳希,鄢雷娜.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方法學研究[J].中國藥事,2013,27(1):48-50,64.
[7] 史春輝,肖宇,于琦,等.國產乳酸環丙沙星滴眼液中抑菌劑使用合理性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20,45(3):311-315.
[8] 潘雯,陳偉盛.硫酸軟骨素滴眼液抑菌效力的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20,40(9):1709-1714.
[9] 張秉華,梁亞偉,王小亮,等.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硝酸咪康唑陰道軟膠囊囊殼中羥苯乙酯和羥苯丙酯含量[J].中國藥業,2022,31(18):66-69.
[10] 韓林學,張續,邱天,等.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的環境和人體暴露研究進展[J].環境化學,2023,42(8):2563-2575.
[11] 田曉彤,張軼華,張珊,等.復方醋酸地塞米松制劑中9種抑菌劑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及評價[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21,38(22):2846-2851.
[12] 周發友,王似錦,馬韋鈺,等.一株樣品分離菌-洋蔥伯克霍爾德菌對抑菌效力評價體系的啟示[J].中國藥事,2019,33(12):1449-1455.
[13] 張靜,羅躍華,陳希,等.鮮竹瀝抑菌效力研究及其抑菌劑使用情況分析[J].藥物分析雜志,2020,40(11):2088-2092.
[14] 毛騰霄,程龍,張聰聰,等.萘敏維滴眼液抑菌效力評價及抑菌劑最適濃度考察[J].藥物分析雜志,2018,38(2):319-325.
第一作者簡介:尉文霞(1989-),女,碩士,工程師,食品藥品微生物檢驗員。研究方向為微生物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