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近年來,區域競爭轉化為人才競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然而,依賴降低落戶限制等政策進行“搶人”,雖能短期內見到成效,但其持續性有待觀察,而要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需在以下方面下足功夫。
首先,優化“軟”環境,將人才引進來。城市有效吸引人才的關鍵在于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安家補貼、科研啟動資金等政策保障,培育和弘揚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增強人才的歸屬感。
其次,夯實“硬”基礎,使人才留得住。只有構建起堅實的產業基礎,才能讓人才看到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而安心扎根、施展才華。這需要立足地方實際,搶抓低空經濟等產業“新風口”,形成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產業格局,為人才提供多元選擇。
再次,搭建“新”平臺,用好人才。人才落戶看環境、看前景,更看重是否有能夠實現自身價值的平臺。這既需要打通人才、成果、資金流動的通道,也需要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體系,激勵各領域各行業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
多地干部借助直播帶貨這一新興銷售模式為本地特色產品代言,體現了為政者順應時代發展的主動作為,值得肯定和贊揚,但也可能存在缺乏地方特色、專業性不足、盲目跟風等問題。對此,需要多方面發力。
首先,練好產業“內功”。加大資金、人才和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為直播帶貨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認可,逐步打造具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地方品牌。
其次,提升干部直播帶貨的專業素養。鼓勵干部積極學習互聯網營銷、電子商務等方面的知識,提升專業素養和直播技巧,避免不當言論或操作引發負面輿論。同時,要對在直播帶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干部給予表彰和獎勵,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再次,直播帶貨不應成為一時的跟風之舉或短暫的熱潮。一方面,要避免“一窩蜂”現象,盲目跟風只會讓直播帶貨淪為作秀;另一方面,直播帶貨不能“一陣風”過后就偃旗息鼓,要將直播帶貨作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確保其帶動地方經濟,真正惠及民生。
第一,實地調查,找準問題。我將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并從群眾的角度出發,親自體驗辦事流程,感受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和體驗不佳的環節,整理出一份詳盡的問題清單。隨后,請示領導召開座談會,將收集到的群眾意見進行反饋,鼓勵各部門工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整改建議。
第二,結合實際,整改問題。一是優化指示牌的設計,張貼清晰的流程圖,使其內容更通俗易懂,并放置在更為顯眼的位置,以便群眾能夠輕松找到所需信息。二是根據業務量靈活調整窗口數量,并開通線上辦理渠道,有效分流辦事群眾,縮短等待時間。三是設置咨詢、意見收集、引導和協助辦理的工作人員,隨時解決群眾特別是老年群眾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第三,督促整改,及時反饋。我會請示領導同意后,帶領人員檢查張大爺反映的問題和存在的其他問題是否得到有效整改,并將督促整改的效果及時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