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類是地球上最美麗而奇異的生物。無論是在極地的冰凍地帶,還是在南美洲的潮濕雨林,幾乎都可以見到鳥類的身影。以下是關于鳥類的12個驚人事實:
| 擅長模仿的烏鴉 |
很多人都知道鸚鵡學舌,卻很少有人知道烏鴉也能學舌。非野生的圈養烏鴉非?!敖≌劇?,一些烏鴉甚至比鸚鵡更善于模仿人類的語言,更不用說其他來自人類世界的聲音,比如汽車引擎的啟動聲或抽水馬桶的沖水聲。在野外,當烏鴉發現自己啄不動的大塊美味時,會模仿狼或狐貍等捕食者的聲音,以吸引它們前來“聚餐”,這樣它就有機會獲得自己能咽下的小塊美味。
| 大眼睛鴕鳥 |
鴕鳥是陸地上眼睛最大的動物,只有少數棲息在海洋深處的大型生物能在這個賽道勝過它們。鴕鳥的眼睛約有臺球大小,比自己的大腦還要大。

| 洗“螞蟻浴”的紅雀 |
紅雀有時會用壓碎的或活的螞蟻覆蓋在自己的羽毛上。當活螞蟻在紅雀身上爬來爬去的時候,它們不但不覺得難受,反而顯得特別享受。雖然科學家們至今仍然不能確定其中的原因,但部分專家認為,螞蟻會分泌一種含有甲酸的物質,這種物質有助于清除掉紅雀身上的虱子和其他寄生蟲。

| 大肚貓頭鷹 |
當貓頭鷹捕捉到浣熊或兔子這類體型較大的獵物時,它們會把獵物撕成小塊,以便吞咽。但如果獵物的體型不大,比如老鼠,它們就會將獵物整個吞入肚中,然后再吐出骨頭和皮毛等難以消化的部分。
| 睜一只眼睡覺的鴨子 |
綠頭鴨是一種野鴨。當它們成群休息的時候,外圍的綠頭鴨會睜著一只眼睛睡覺,以防有捕食者偷襲。這些鴨子的大腦也會有一側始終處于清醒狀態。

|“榮譽哺乳動物”幾維鳥 |
生活在新西蘭的幾維鳥是一種神奇的陸地鳥類。它們雖然是鳥,卻有著哺乳動物的某些特征,比如不會飛行、在陸地上奔跑的速度很快、長著敏感的胡須、鼻孔長在喙的尖端、骨頭很重……所以,一些科學家稱它們為“榮譽哺乳動物”。
| 比五美分硬幣還輕的蜂鳥 |
蜂鳥的身子非常輕,平均重量約為4克,比一枚五美分硬幣還輕。最小的蜂鳥,如紅隱蜂鳥和吸蜜蜂鳥,只有1.6克左右。就連蜂鳥家族中最重的成員巨蜂鳥,體重也沒有超過24克。
| 通過放屁覓食的畫眉鳥 |
畫眉鳥以蠕蟲為食,而蠕蟲常常藏在成堆的落葉之中。為了將蠕蟲從落葉堆里趕出來,畫眉鳥會對著落葉堆放屁。落葉被氣體掀動后,躲藏其中的蠕蟲就會向四周轉移,從而暴露出自己的位置。
|“囤積大王”橡樹啄木鳥 |
橡樹啄木鳥專門選擇一些枯樹來儲存橡果,有時還會選擇電線桿和木屋。它們通常是啄一個小洞,放一顆橡果。研究人員曾在同一棵樹上發現了多達5萬顆橡果,并笑稱這簡直是一棵“糧倉樹”。

| 用黑白色偽裝的企鵝 |
企鵝在陸地上非常惹眼,活像一個走路不穩的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紳士。但是,在水中,它們的黑白色有助于隱蔽,以防引起捕食者和獵物的注意。企鵝黑色的背部與身下的深色海水融合在一起,因此捕食者很難從上面發現它們。而白色的胸部可以幫助企鵝融入陽光下的海水,因此下面的生物也很難看見它們。不過,若是待在雪地上,黑色的背就會讓它們格外顯眼。幸運的是,威脅企鵝的陸地捕食者數量不多。
| 出生時有翼爪的麝雉 |
麝雉是一種熱帶鳥類,因為身上總散發出一種濃烈的霉味,又被稱為“臭鳥”。在雛鳥階段,麝雉的雙翼上都長有爪子,可以幫助它們攀越樹枝或從水中爬上岸。當捕食者出現時,它們會從巢穴跳到下面的水里,游出一段距離,然后爬上岸。危險消除后,它們會再爬到樹上去。三個月后,當它們有了飛翔的能力,翼爪也就消失了。

| 打哈欠的鸚鵡 |
鸚鵡是已知唯一易受同類傳染打哈欠的鳥類。雖然人類、狗、黑猩猩、老鼠和其他一些動物都有類似的情況,但鸚鵡是第一個被觀察到有這種現象的非哺乳動物。許多科學家認為,鸚鵡間的傳染性哈欠可能是一種原始的移情方式,也可能是一種原始的群體警覺信號。
編輯: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