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影視圈,導演算(本名:牟芯岑,人稱“老算”)以特立獨行的風格著稱。從早期執導的科幻懸疑劇《瘋人院》、桌面短劇《云端》,到2022年參與執導的“無限流”劇集《開端》,算始終大膽創新,為熒屏帶來新鮮影像語匯。
2024年,算執導的懸疑劇《邊水往事》在優酷播出,該劇是算又一次突破自我的創作嘗試。架空世界的敘事規則與美學范式,洞察入微的情感變化與人性博弈,邏輯自洽的探索性與懸疑感……《邊水往事》播出后引發觀眾廣泛共鳴,豆瓣評分一度升至8.3分。
沉浸式冒險世界
未經世事的職校畢業生,意外踏入名為“三邊坡”的異域世界,這里充斥著殺人越貨、灰色交易……他將經歷哪些奇遇?2019年,算接手《邊水往事》項目時,對構建這樣一個架空世界充滿興趣。
創作之初,算便計劃營造一個架空的“游戲世界”,讓觀眾跟隨主角沈星開啟一場沉浸式冒險之旅。如何增強沉浸感?如何突破傳統單元結構展開敘事?如何設計“閑筆”與“伏筆”的勾連?逐一理順這些問題,故事框架也隨之成型。
《邊水往事》虛構了一個位于東南亞的三不管地界,但虛構不代表就是空中樓閣。算希望在虛構世界留下寫實空間,讓離地半尺的環境“長”出真實的人。為此,他和團隊在場景細節上追求細致逼真——磨礦山、麻牛鎮、伐木場、藍琴賭坊、金翠歌廳……讓觀眾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為增強故事代入感,團隊還獨創了一種新語言——勃磨語,打造專屬的“三邊坡文明”。
“三邊坡”是名副其實的黑暗叢林,在法治隱身、武裝力量混戰的極端環境里,常態社會的社交法則完全失效。沈星是這個世界的異類,他善良純粹的性格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身陷泥沼的他能否堅守本心,成為觀眾最為關切的問題,也讓人不由得關注故事走向,跟隨沈星踏上沉浸式冒險之旅。
算將“邊水世界”與游戲《荒野大鏢客》對標。游戲中,江洋大盜偷火車、竊銀行,隨著劇情推進引發玩家反思,這個世界是否真正適合生存?“《邊水往事》前半段構建三邊坡世界觀,后半段則對其進行拆解。當你構造好一個世界時,要反思這個世界,它可能深刻觀照你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我在反思暴力,反思叢林法則。”算說。
有人評價《邊水往事》為“爽劇”,算對此并不排斥。他表示,如果一部作品能讓觀眾短暫忘卻煩惱,便是光榮之事。“但是,我希望除了帶來爽感,作品中還能蘊含一點微光,溫暖觀眾的心。”一如劇中沈星,他的善良不僅是美德,更成為他在困境中求生的智慧與力量。
不斷挑戰自我
“勇于挑戰創新內容”,是影視界熟悉算的人士對其的普遍評價。在采訪中,算透露自己的MBTI(16型人格測試)類型為ENTP(辯論家型人格)。從科幻懸疑網絡劇《瘋人院》到桌面短劇《云端》,再到《開端》《邊水往事》,算不斷挑戰自我,嘗試不同創作風格。
算直言,此次與曹保平的合作讓他獲益良多。“曹導是一位非常熱衷于質疑、反思的純粹創作者。《邊水往事》劇本經過兩年多反復打磨,讓我在劇作設計和觀影心理等方面獲得顯著提升,逐漸擺脫之前的固定思維模式。”
談及新作品《懸案》,算介紹,對于這部作品,他計劃摒棄傳統懸疑敘事模式,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呈現故事。《懸案》是算加入阿里大文娛并成立三邊坡工作室后的首部作品。算表示,未來,三邊坡工作室將專注原創內容開發,充分利用阿里大文娛資源和影視工業化能力,推出更多精彩作品。
懸疑一直是劇集市場熱門賽道,競爭激烈。對于懸疑劇創作,算不喜歡平淡無奇或平鋪直敘,更喜歡賣點兒關子。在他看來,懸疑只是一種敘事手段,在信息爆炸時代,只有強情節才能吸引觀眾注意。不過,算也喜歡看《我們這一天》或“請回答”系列等溫暖人心的作品,希望自己的懸疑作品同樣能捕捉這種溫暖元素。“無須刻意煽情或高聲疾呼,展現一絲微光才是舒適的表達方式。”
談及如何尋找創作靈感。算表示,閑暇時,他喜歡打游戲,尤其是能構建完整世界觀的游戲。他享受“建立”的過程,正如在《邊水往事》中“建立達班”。創新之路總是充滿挑戰,不過算堅信,只有不斷嘗試和創新,才能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
算(本名:牟芯岑)" 導演、編劇,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阿里大文娛三邊坡工作室負責人。代表作《瘋人院》《云端》《開端》《邊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