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采用實拍、AI技術和動畫合成等方式,增強畫面表現力;調動畫面、音樂、解說等多種元素,力求讓觀眾身臨其境。
點茶是怎么個喝法?焚香真的有用嗎?宋代女性審美如何?王弗眼中的蘇軾什么樣?秦觀詞中的愛情觀是怎樣的?陸游和唐琬果真情深緣淺嗎?……這些與宋朝有關的問題,都能在紀錄片《遇見最美宋詞》中找到答案。
1月29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遇見最美宋詞》在CCTV-9紀錄頻道播出。節目以溫情而不失現代感的語言、青綠山水的寫意畫面、專家深度解讀等,展現宋詞的情感內涵與宋代社會的世情百態。
情感主線,展現宋詞多維魅力
《遇見最美宋詞》共7集,每集25分鐘,圍繞雅情、知己情、愛情、山水田園情、豪情、家國情等主題,講述宋詞背后的動人故事。總導演劉茜介紹,創作團隊在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不僅深入研讀宋詞與宋史相關書籍,還邀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文學、歷史、哲學教授擔任顧問,為紀錄片提供專業指導。大到詞人的選擇,小到一個字的讀音,團隊都會結合歷史依據與專家意見深入考證。
在宋詞的浩瀚海洋中,既有廣為傳誦的名篇,也有鮮為人知的佳作。劉茜表示,為全面展現宋詞魅力,團隊以情感為主線劃分,力求涵蓋更多優秀作品。
在敘事方式上,《遇見最美宋詞》并未停留在文學本身,而是融入詞人的人生故事和時代背景,將文學、人物、歷史緊密結合,采取散點式創作結構,每集講述多個人物、多首詞,確保內容的多元和豐富。如“膽大包天”的李清照、“不服擺爛”的柳永、“少年意氣”的辛棄疾、“放聲高歌”的蘇軾等鮮活歷史人物,都在《遇見最美宋詞》中躍然熒屏,帶領觀眾走進宋詞的世界,感受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為契合春節這一時間點,《遇見最美宋詞》團隊將“雅情”調整至第一集。劉茜表示,“春節是一個喜慶的節日,宋代的生活方式恰恰體現這種雅致與和諧。希望觀眾在春節期間,通過‘雅情’這一主題,感受宋代文化的獨特魅力。”
創新表達,營造宋詞意境之美
宋代詞人善于從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中提煉高雅的情趣,宋詞為后世奠定風雅的基調,也成為后世追慕的審美典范。在導演孫曉偉看來,相較對宋詞的精準解讀,創作過程中更大的挑戰在于意境的營造。“宋詞不同于說理或講故事,它更注重情感的抒發和意境的構建。為完美呈現宋詞意境,團隊調動畫面、音樂、解說等多種元素,力求讓觀眾身臨其境,采用實拍、AI技術和動畫合成等方式,增強畫面表現力。”例如,情景再現環節不僅還原精致的宋代場景,還通過宋畫風格的動畫賦予畫面美感和趣味;對于戰爭、夢境等較難拍攝的場面,則借助AI技術展現金戈鐵馬、星河千帆的壯麗景象。
為讓更多觀眾感受宋詞魅力,《遇見最美宋詞》在傳播方式上大膽創新。團隊不僅邀請央視主持人誦讀宋詞,還為每位主持人設計專屬單人海報,方便觀眾了解和傳播。此外,團隊還計劃通過新媒體平臺發布切條視頻,結合熱點話題,進一步擴大傳播效果。“希望這部作品不僅能成為觀眾了解宋詞的窗口,更能成為觀眾熱愛傳統文化的起點。”劉茜表示,未來團隊將繼續探索更多創新形式,讓古典詩詞以更生動的方式走進現代生活。
精神傳承,賡續優秀文化血脈
作為對宋代文化的一次深度探索,《遇見最美宋詞》以獨特視角和創新表達讓觀眾在淺吟低唱中感受宋詞的情感力量,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探尋傳統文化的永恒魅力。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曹明升深度參與此次創作。他認為,《遇見最美宋詞》不僅傳承經典,還“喚醒”了許多沉睡的冷門佳作,令人耳目一新。“解說詞精練引人入勝,許多語句堪稱金句,將宋詞之美‘種’進觀眾心里。”曹明升表示,文學需要調動人的想象力,該片通過精美的畫面、細致的解讀和真實的情感,幫助觀眾更好地進入宋詞的情境。
劉茜認為,《遇見最美宋詞》不僅展現宋詞的藝術之美,更致力于激發觀眾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情。“宋詞不局限于文學領域,還涉及哲學、歷史等多個學科,傳遞更深層次的思想內涵。文學不僅是歷史的記錄,更展現情感與精神的力量。”在她看來,古典詩詞參與了幾千年來價值觀的形成與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價值。“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喚起更多人對宋詞的興趣,讓觀眾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其智慧與溫度,從而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