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業文明主導的現代設計中,“功能主義”曾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一把椅子是否穩固、一盞臺燈是否節能,曾是衡量設計優劣的黃金標準。然而,隨著物質豐裕與技術平權,用戶需求正從“能用”向“愛用”躍遷。據《2023全球消費趨勢報告》顯示,73%的消費者愿意為能引發情感共鳴的產品支付溢價,情緒價值(EmotionalValue)已成為當代設計的核心競爭維度。這種轉變不僅顛覆了傳統設計評價體系,更催生出“設計即情緒媒介”的新命題:產品不再只是物理功能的載體,而是承載情感記憶、構建身份認同、療愈心理焦慮的“精神容器”。
在當代設計領域,情緒價值正逐漸成為衡量設計優劣的關鍵指標之一。情緒價值設計通過功能、美學、交互與文化4個維度觸發用戶情感體驗,其核心在于滿足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歸屬感、尊重與自我實現需求。作為設計類專業媒體,深入剖析情緒價值在設計中的體現與應用,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設計趨勢,也有助于挖掘優秀設計作品背后的情感邏輯。本次專題策劃從情感共鳴、行為激勵、心理療愈、價值認同幾個維度展開分析,并輔以甄選的2024年度國內外設計大獎作品進行舉例說明。
產品設計類:功能與情感的雙向賦能
核心情緒價值:實用主義下的情感延伸、個性化滿足
LOOPBENCH
“LoopBench”是一款突破性的城市家具,旨在實現長凳和桌子之間的無縫過渡。顧名思義,LoopBench是由一塊連續的材料經過巧妙地旋轉變形制成的。這種設計使其能夠動態地用作長凳和桌子,使其成為公共空間、公園和現代城市環境中多功能使用的理想選擇。該板材的優雅曲率不僅具有實用功能,而且有助于其美學吸引力,創造了一種流暢的雕塑形式,可以毫不費力地融入各種環境。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BDA)金獎。
情緒觸點:通過其多功能性、優雅的曲線設計、創新的造型和對公共空間的適應性,成功觸動了用戶對便利性、審美體驗和現代感的追求。
設計邏輯:將多功能一體化、美學與功能的結合、公共空間的適應性與靈活性,以及創新與可持續性相結合,不僅提升了產品的實用性和美觀性,還為現代城市公共空間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
充氣露營帳篷
現代的露營帳篷和吉爾吉斯傳統氈房,在使用場景、內部構造和外觀造型上高度類似。我們在吉爾吉斯斯坦,也親身經歷了氈房搭建的過程,深入了解氈房的結構。
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吉爾吉斯斯坦人民周末在郊外家庭聚會的時候,會同時使用傳統氈房與現代工業產品的帳篷,并期待有民族特色的帳篷設計。而在中國,充氣帳篷作為未來露營裝備輕量化的代表,是目前帳篷產業的發展趨勢,并因其使用簡便深受年輕家庭的歡迎。
吉爾吉斯斯坦的氈房天頂是一個最重要的民族精神象征。我們在帳篷的設計中也還原了這個元素。我們特別保留了傳統氈房的天窗結構,使用電動氣泵充氣,采用透明TPU、網格布和牛津布材質疊合成多層門窗,并在篷布上加入反光條帶,將游牧曠野風與未來科技感相互交融。該設計獲得2024年美國繆斯獎旅行產品設計類別及戶外家具設計類別的金獎。
情緒觸點:吉爾吉斯天窗元素喚醒游牧文化鄉愁,透明TPU材質營造“星空穹頂”浪漫體驗。
設計邏輯:電動氣泵3分鐘完成充氣,反光條帶提升夜間安全性,多層材質疊合(牛津布+網格布)平衡透氣與保溫。
旭日始旦
這是一款家用網絡電視機上盒。山水自古就有好運來臨的美好寓意,在人們的家居裝飾和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設計師從中國風水設計學進行創新,希望將有序的、寧靜的感覺賦予產品本身,讓產品如自然山水融入室內環境,使得用戶獲得吉祥助運生旺之氣。
旭日始旦名字取自《詩經》“緇緇鳴雁,旭日始旦”,由山巒形態的電視盒和契合山巒曲線的遙控器兩部分構成,一體化造型美觀且易于收納。電視盒和遙控器有著多種顏色可供用戶自由搭配,以創造出獨特而時尚的室內設計和家居配飾。該設計獲得2024年金點設計獎標章。
情緒觸點:通過文化認同、自然與寧靜的氛圍、個性化與時尚感,以及情感與空間的融合,成功觸動了用戶的情感需求。
設計邏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注重一體化與收納便利性,提供色彩與個性化選擇,營造情感與空間的互動,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機甲師電動自行車
傳統摩托車對駕駛年齡和技能的限制問題,為新手提供了易于上手的騎行體驗。它不僅在外觀上突破傳統,擁有酷炫的外形和獨特的賽博風儀表,還在性能上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系統和出色的驅動性能,確保了在多種騎行場景下的卓越表現。與其他同類型產品相比,機甲師電動自行車的獨到之處在于其獨特的設計美學和強大的功能配置。它不僅滿足了年輕人對科技感和個性化外觀的追求,還通過高品質石墨烯電池和智能防盜系統,提供了更長的續航能力和更高的安全性。溜背式鞍座設計確保了騎行的舒適性,無論是趴著騎還是坐著騎,都能提供良好的體驗。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BDA)提名獎。
情緒觸點:賽博朋克美學激發年輕人對科技未來的憧憬,石墨烯電池安全感與智能防盜系統建立信任感。
設計邏輯:通過視覺沖擊(分色涂裝、流線造型)與性能保障(續航/安全)滿足Z世代“酷炫實用主義”。
外骨骼戶外電源背包
該款外骨骼多功能模塊化電源背包,設計初衷根據戶外人群的用戶畫像分為三大類人群,戶外徒步爬山者、戶外無人機飛手以及攝影愛好者、戶外主播。背包的外骨骼為自研的300瓦時可拆卸電源提供了可到的掛點,針對戶外用電,尤其是高耗電的設備,無人機、相機、手機等需要用電的設備供電。同時外骨骼也為此款背包獨創的免手持360度可伸縮自拍桿提供了穩定的支點,背包兩側均可安裝,實現快速三腳架,免手持自拍,以及照明等功能,這樣能讓戶外的三大類人群,在拍照和照明的同時徹底釋放雙手,使用登山杖及攀爬。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BDA)提名獎。
情緒觸點:模塊化設計賦予用戶“自主掌控感”,免手持自拍系統降低操作焦慮。
設計邏輯:以人體工學外骨骼框架構建“第二皮膚”信任感,多功能掛點滿足戶外人群“一包多用”的效率需求。
皮皮熊電動輪椅W3
皮皮熊W3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為老人和看護者帶來了舒適安全的乘坐體驗、簡單易學的操控系統和輕松愉快的推行感受。它采用了獨特的“X”形聯動折疊機構,能實現免彎腰一步折疊;折疊后尺寸緊湊,方便收納和外出攜帶。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金蘆葦工業設計大賽(GIDA)金獎。
撒野戶外組合氛圍燈系列
一款5000mAh柱裝電源以及兩款氛圍燈組成,并且配備可折疊的三腳架設計,能夠滿足用戶不同的使用場景。兩款燈均能提供三檔亮度照明,以及方便收納的鋁合金燈罩設計,ipx4防水,鋁合金材質,續航拉滿,讓用戶真正能夠在戶外肆意撒野。在外觀設計上,兩款燈仍然沿用洛斐撒野系列復古的設計基因,以及軍事化的cmf設計,讓整體看起來更加粗獷和耐用。撒野系列燈具是專為戶外活動設計的多場景照明設備,通過共用一款電源底座,更換上方功能部件,提供多樣的玩法和樂趣。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BDA)提名獎。
情緒觸點:通過自由與冒險精神、安全感與可靠性、多功能性與便捷性、復古與軍事化風格的審美認同,以及社交與分享的樂趣,成功觸動了用戶的情感需求。
設計邏輯:將多場景適應性、模塊化與靈活性、耐用性與可靠性、復古與軍事化風格的融合,以及用戶體驗的優化相結合,不僅滿足了戶外活動的多樣化需求,還通過情感化的設計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動物系列
設計師巧妙地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剪影”,將“海獅戲水”“大象站立”“猩猩走姿”等生動形象融入產品的造型語言中。Zoo系列的靈活性也是其一大亮點。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選擇側靠著坐或者正著坐,極大地提高了使用的舒適度和自由度。同時,產品還配備了選配的小桌板,方便用戶在辦公時使用,以及動物的身體滿足用戶的一個臨時置物的功能,使得辦公場景變得更加高效和便捷。Zoo系列以其富有生命力、趣味化的設計,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創新,為現代辦公場景帶來了全新的視覺和體驗。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BDA)提名獎。
情緒觸點:通過文化認同、趣味性、自由與舒適感、高效與便捷感,以及審美與創新感,成功觸動了用戶的情感需求。
設計邏輯:將文化與設計、功能與靈活性、實用性與審美性、情感與空間互動、創新與傳統相結合,不僅提升了產品的使用價值,還為現代辦公場景帶來了全新的視覺和體驗。
0號球
這是一款專為運動康復設計的按摩球,通過高頻的震動和熱敷有效緩解運動后的肌肉疼痛。產品整體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案,手柄模塊的接入讓用戶輕松敲擊自身的背部和腿部肌肉,熱敷模塊的接入有效幫助用戶排解酸痛;獨特而精美的紋理設計,讓按摩體驗擁有多層次的放松體驗。采用了模塊化的設計思路,讓用戶能夠獨立完成背部和腿部的肌肉放松;主體采用了球形的設計,讓人能夠在各個角度都輕松使用;主體紋理采用125°的尖角,讓用戶有了多層次的放松體驗。
情緒觸點:高頻震動與熱敷功能緩解肌肉疼痛,尖角紋理設計提供多層次觸覺反饋。
設計邏輯:球形主體適配多角度使用場景,模塊化手柄與熱敷組件實現個性化康復需求。
小飛8號機器人
小飛8號是一款通過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來提升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教育產品。利用友好界面和互動游戲,培養兒童編程技能。設計注重安全、易用,并融入當代教育體系。集智能技術于一身,造型科幻,實現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結合。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金蘆葦工業設計大賽(GIDA)優秀設計獎。
情緒觸點:通過激發兒童的好奇心、探索欲、成就感、安全感和創造力,成功觸動了兒童和家長的情感需求。
設計邏輯:以教育目標為導向,圍繞向兒童傳授編程概念和培養多種能力,構建模塊化編程、互動游戲等功能,并設置漸進式學習路徑。注重用戶體驗,采用圖形化界面提升易用性,從材料和結構保障安全性。融合先進技術與教育理念,借助實時反饋和智能技術,將編程教育融入游戲,契合寓教于樂理念,科幻外觀也彰顯與現代科技的融合。
KAMI晃晃香氛
Kami晃晃香氛是ANTOU的理想生活樣貌,回應了對美好物件與工藝的熱愛以及生活中寧靜時刻的向往。靈感源自傳統折紙工藝、圖案、材質與心靈沉靜的感受,我們設計了這款動態平衡,結合不同的感官放松,香氛座輕柔地旋轉搖曳,將平靜與和諧散發到空氣中。
設計結合了空間噴霧和平衡擴香座。整體由精致的金屬部件組成,優雅地支撐著受摺紙工藝和傳統圖案所啟發的紙扇擴香。重量經精細地計算分配,使紙扇擴香成為自平衡的動態物件。將香氛噴灑于紙扇上并讓其吸收,當微風輕拂時,紙扇柔和、療愈地輕盈搖擺旋轉,將氣味徐徐地散播到周圍環境。紙扇有多種設計可依喜好替換,香氛氣味不混雜,使用者可探索更多不同的氛圍組合。該設計獲得2024年金點設計獎標章。
情緒觸點:由文化共鳴、動態療愈、掌控與探索構成的五感聯動療愈儀式。
設計邏輯:非電驅動(依賴自然風力)與非線性交互(隨機旋轉軌跡),刻意制造“不可控性”,反叛智能設備的精準操控邏輯。用戶在觀察香氛座無常運動的過程中,被迫從“效率至上”的思維模式抽離,進入道家所謂“坐忘”狀態——這正是其情緒價值的終極指向:用不確定性的美學,治愈現代人對確定性的強迫癥依賴。
浮世志日票紙香
浮世志(EarthlyRecords)是香港首間專注于紙香生活的品牌,于2024年推出其主打產品——日票紙香。此產品以紙張制成,具有獨特的香氣,并且可以在其表面書寫。日票紙香燃燒時釋放香氣,未燃燒時則可放置于衣柜、梳妝臺、抽屜等處,散發微妙香氣,增添生活儀式感。
日票紙香的設計靈感來自現代人對便攜性、可持續性和多功能性的需求。小巧便攜的紙香盒既方便使用,又便于存放,成為出行和旅游的理想伴侶。環保香包能收入剩余紙香,推動可持續發展,契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產品設計獨特,結合書寫與燃燒功能,并附帶純音樂專輯,營造全方位的感官體驗,讓使用者在放松、冥想和緩解壓力中享受五感空間美學。其精致的凸版印刷和留白設計,讓使用者可以書寫個人時刻,致敬時間與生命,強調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設計師。
相較于市場上的傳統香氣產品,日票紙香注重人際交流與內在對話,打破傳統香氣產品的局限,成為自我對話和日常分享的橋梁。它不僅吸引了文具手賬愛好者,更促進深層次的情感交流和個人反思,提升整體生活質量。這種創新設計不僅在美學上追求完美,更在商業、文化和社會層面帶來積極影響。該設計獲得2024年金點設計獎標章。
情緒觸點:燃燒香氣與書寫功能結合,構建“時間儀式感”;純音樂專輯觸發五感聯動。
設計邏輯:凸版印刷留白設計隱喻“生命留痕”,環保香包滿足用戶道德優越感。
公共空間設計類:場景化情感場域的構建
核心情緒價值:空間敘事觸發歸屬感,生態設計治愈都市焦慮
吉隆坡文良港SKYBLOX公寓
位于吉隆坡甲洞的SkyBlox住宅項目極具開創性,它將創新設計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相結合,重新定義了城市生活。SkyBlox以其獨特的黃色懸臂式預制裝配式建筑(PPVC)為特色,320間定制的套房可容納500多名居民,實現了現代與自然的獨特融合。
SkyBlox的核心在于通過“回歸自然”的理念,致力于促進與自然環境的深度連接。這種方式模糊了室內外空間的界限,公共區域的裸磚墻增添了質樸的魅力與溫暖,與周圍景觀相得益彰。這些公共空間經過精心設計,融入了綠植和自然光線,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以及與自然的情感聯系。
“充滿活力的社區生活”是SkyBlox的一個核心方面,旨在豐富居民的體驗并鼓勵社交互動。其擁有充滿活力的色彩搭配以及像“天空之盒”亭子這樣的突出特色,為居民營造出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環境。公共區域的交叉通風和充足的自然采光打造出宜人的公共空間,中央庭院則是社區的核心所在。
創新的建筑技術,如預制裝配式建筑(PPVC),彰顯了SkyBlox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這種方式減少了浪費,并將現場施工活動降至最低,符合聯合國制定的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此外,墻壁標識兼具導向和美化功能,為項目的功能性和視覺吸引力增色不少。該設計獲得2024年金點設計獎標章。
情緒觸點:裸磚墻與垂直綠墻喚醒原始自然記憶,中央庭院構建“社區歸屬感”。
設計邏輯:PPVC模塊化技術保障施工效率,BIM采光優化強化“陽光療愈”體驗。
西灣-前海灣慢行公共空間
西灣-前海灣慢行公共空間項目位于沿江高速橋下,全長約6公里,總面積約44萬平方米,是打通全市“山海連城”規劃體系的關鍵節點,主要建設包括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平均每公里設置一處特色主題節點,配套建設有運動健身、科普教育等設施。作為深圳首個橋下慢行公共空間,以“親近自然、全齡友好、美好串聯”為設計原則,RITO為其打造了品牌視覺系統、環境導視系統和IP體系,將原本的灰色空間營造成生機勃勃的城市友好共享空間,重塑城市風貌,串聯美好生活。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金蘆葦工業設計大賽(GIDA)優秀設計獎。
情緒觸點:“山海連城”視覺系統激活城市漫游的探索欲,全齡友好設施緩解都市孤獨感。
設計邏輯:橋下灰空間轉化為“第三場所”,卡通IP導視牌增強親子互動趣味。
啟動區光影橋
“光影橋”人形橋坐落于啟動區核心,是中央綠谷南北核心帶的一個閃耀的“東方明珠、兒童友好打卡地”。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金蘆葦工業設計大賽(GIDA)提名獎。
情緒觸點:通過自然與建筑的融合、舒適與寧靜的體驗、文化認同與歸屬感、情感激發與互動性,成功觸動了使用者的多重情感需求。
設計邏輯:將功能與美學、生態與人文、情感與空間、技術與藝術、細節與整體相結合,不僅滿足了交通需求,還提升了城市的整體美感和文化價值。
TUBERACK通用設計自行車架組
TUBERACK通用設計自行車架組,結合自行車停放、都市座椅、路圍和樹圍功能,有效率地解決自行車停車需求和提供行人休息空間。面對中國臺灣的狹小人行道,車架可依照不同街區、路型的需求,單向使用或者雙向停車使用,也可以用一高一低的停車方式,增加停車數量。
在2022年臺北市都更處OPENGREEN社區營造計劃與民生社區富錦里社區的支持下以“都市設計”為基礎的協調性對話,TUBERACK最終在社區巷弄內的人行道路界面空間得以落實。TUBERACK替換一個汽車停車格,換來了八個自行車停車位、額外摩托車停車位、輪椅停留空間和植栽綠化空間。TUBERACK作為車道和人行道之間的安全屏障,為行人和自行車騎士提供臨時休息點,也為居民、小孩創造游憩安全小空間。
TUBERACK采用通用設計的設計理念,也就是(各種人都)通通可以用的概念去重新翻轉街道。通用設計的七大原則:公平使用、彈性使用、簡易及直覺使用、明顯信息、錯誤容許、省力性、適當尺寸及空間供使用,分別在這個案子得到完美的呈現。該設計獲得2024年金點設計獎標章。
情緒觸點:通用設計(輪椅停留區+兒童安全空間)傳遞社會包容性,管狀結構隱喻“城市血脈”流動感。
設計邏輯:模塊化鋼管組合適配狹窄人行道,植栽槽與座椅一體化設計實現“停車即休憩”,替換汽車位提升綠色出行榮譽感。
城市自行車停放方案
Bicicletta自行車停車位是一種時尚現代的解決方案,專為城市環境中停放自行車而設計,兼具風格與功能性。該自行車架由鍍鋅管狀鋼制成,采用低調的曲線設計,能夠完美融入任何環境,同時可為最多兩輛自行車提供安全的停放空間。鎖具可直接固定在管上,為騎行者提供了一種集成且用戶友好的解決方案。憑借其極簡主義的美學設計和堅固耐用的構造,該產品是城市和郊區的理想選擇,確保自行車停放既實用又美觀。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BDA)提名獎。
情緒觸點:通過其現代感、安全感、環境融合性和對騎行文化的認同,成功觸動了用戶的情感需求。
設計邏輯:將功能性與美觀性相結合,采用耐用的材料,注重用戶友好性,適應不同環境,并提供多功能性。
傳達設計類:符號化情感的儀式傳遞
核心情緒價值:文化符號的現代表達,儀式感與互動性的融合
蔗箱有禮——甘蔗渣紙漿模塑禮盒
蔗箱有禮,是一種甘蔗渣紙漿模塑禮盒。用有限的設計,提供無限的可持續包裝可能性。目標是創建一種更環保、更高效、更有趣的產品禮盒包裝。用有限的設計,提供無限的可持續包裝可能性。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金蘆葦工業設計大賽(GIDA)提名獎。
情緒觸點:通過環保材料、互動性設計、創新體驗和數據驅動的標準化結構,成功觸動了消費者對環保、趣味性和美學的多重需求。
設計邏輯:通過單一材料和最少模具的高效利用、多功能性設計、視覺與生態的結合,以及全產業鏈創新,形成了可持續包裝產業生態閉環。
看見綠色——為快遞包裝“綠色化”發展而設計
這是一款解決環保問題的直運快遞箱,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紙箱堆積如山,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和能源緊缺的形勢,從設計的角度,將環保包裝由隱性綠色走向顯性,引導消費者感知到自己對環保作出的貢獻,并樂意參與其中。產品結構突出包裝主體可循環重復使用,只需更換插卡配件,配件可利用紙板中主體外的多余區域進行利用最大化。利用單一、可降解、可再生的一紙成形撕拉結構設計,讓直運坑盒無膠化,無需膠黏,節能環保。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BDA)產品佳作獎。
情緒觸點:綠色設計理念,成功觸動了消費者對環保的共鳴,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感和責任感。
設計邏輯:產品通過可循環利用、單一材料、去膠化、環保貢獻可視化以及碳交易平臺的構建,實現了功能與美學的結合,為快遞包裝的“綠色化”發展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
《SANKAKUVOLUME2:RAMEN》
《sankaku》是一本來自日本的獨立印刷刊物,致力于頌揚人文與工藝。在我們關于拉面的第二輯中,我們將這種常見的碳水化合物與湯的組合放在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下進行探索,同時聚焦于食用拉面時的具體體驗。
“我們如何讓這本書展現拉面的特色?”這個問題貫穿了我們的設計過程。起初,我們的想法較為傳統,比如在封面上壓印拉面圖案,或者使用在質地和顏色上類似拉面面條的紙張。我們甚至嘗試用手持制面器,用紙黏土制作“面條”。
但這些想法在美學上都不盡如人意,而且以我們的預算也難以實現。為了模擬真實的拉面,我們最終采用真空成型的方法制作真正的方便面磚:將塑料片加熱至可塑狀態,然后用真空設備將其塑造成面條的形狀。最初,我們只打算使用成型后的塑料模具,但后來發現,保留里面的面條能將這種普通食品變成一件具有審美價值的物品。
為了有效地將拉面封在書中,我們采用了布拉德裝訂法,這樣可以單獨制作封面,同時模擬精裝書的質感。為了與拉面相搭配,我們選擇了厚重的棕色卡紙——這是對方便面大規模生產特性的一種微妙呼應——并搭配燙金印刷的文字,增添一絲奢華感。就像拉面本身一樣,這本書在內容和設計上都必須兼顧高雅文化與日常生活,這一點至關重要。
最終,我們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本里面真的有拉面的拉面主題書籍。通過在不同尋常的情境中使用日常材料,我們的書成為一件藝術品,挑戰了人們的認知,拓展了書籍的定義邊界。該設計獲得2024年金點設計獎標章。
“鮮葉說TEAMAJOR”品牌視覺與包裝設計
“鮮葉說TeaMajor”是一個專注于探索中國優質原葉茶品牌,成立于2022年。希望借由“茶”分享來自山野的恩惠,通過一杯茶,更多人走近山野,重識人與人和人與自我的親密關系。以鮮葉說為美好的引領,一場和山野的奇遇,就此展開。
“鮮葉說TeaMajor”中“Tea”顧名思義為“茶葉、鮮葉”的意思,“Major”寓意為“自然大調”。“TeaMajor”將山野之美用“音律”的意象來表達,圖形LOGO設計的靈感便源自此。圖形LOGO蘊含著兩層寓意,它是一個擴音器的形狀,來表示“來自山野之聲”的概念,同時也代表著通往山野的路,寓意品牌的精神主張“回歸山野”。
每一片鮮葉都孕育著層層遞進的香氣與韻味。茶,這個大自然的產物就像美妙的音律,流暢的音符譜寫自然的湖光山色與人文故事。因此,我們將宣傳語定義為“NatureSpeaks自然發聲”,讓茶自然地表達自然之美。
基于品牌核心價值觀“與人分享,也為自己留白”的表達,我們創造了四個視覺圖形元素豐富品牌視覺系統。隨心沖泡,擯棄繁雜的傳統泡茶工序,同時希望能夠用一杯茶的時間分享生活,也偶爾停下來與內心對話。在自然中,在喧囂的都市生活中,開啟生活的奇遇之旅。該設計獲得2024年金點設計獎標章。
斯莫格SMALLRIG遮光斗包裝
遮光斗包裝是一款通過環保材質與設計解決了可回收和重復利用成為種植盒和收納盒的產品包裝。結構采用單張瓦楞紙張作為原材料,無需額外的輔助材料,實現了零浪費。設計初衷更多為了讓廣大用戶群體共情于環保問題,提高環保意識。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金蘆葦工業設計大賽(GIDA)提名獎。
情緒觸點:通過環保理念、傳統工藝、多用途設計和用戶參與感等多方面的情緒觸點,成功引發了用戶的情感共鳴。
設計邏輯:貫穿了環保、功能、文化與用戶體驗的優化,不僅實現了產品的保護和展示功能,還傳遞了品牌的價值觀。
MANGOMANTOUROLL芒果饅頭卷
芒果饅頭卷是玉井望明社區的心意之作,設計靈感源自望明社區的英文縮寫Wamp;M,象征社區的溫暖活力。包裝選用了社區長者的畫作和地方元素,傳遞地方情感和生命的美好。產品包括愛文芒果干和情人果干,融入了地方風味。
印刷方面,選用七色廣色域技術,提升了設計層次和視覺效果,突顯產品的高質量。設計強調農村創生,結合文化、藝術和農業,吸引游客體驗社區的寧靜幸福,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芒果饅頭卷不僅是一款產品,更是社區故事的詩意總匯,代表對地方的深厚情感和創意。
與其他產品相比,芒果饅頭卷深挖地方文化,融入設計和包裝中,提升了識別度和文化價值,傳達社區的獨特魅力。商業上,獨特設計和優質產品吸引消費者,促進社區經濟發展。文化上,體現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創新,為地方文化傳承和發展做出貢獻。該設計獲得2024年金點設計獎標章。
情緒觸點:長者手繪包裝喚醒“鄉土人情”記憶,七色廣色域印刷強化“果物豐收”視覺愉悅。
設計邏輯:Wamp;M社區符號(波浪紋+芒果籽點陣)構建在地化識別系統,內盒分區設計(果干+故事卡)實現“產品即文化媒介”。
“神圣幾何的祝福”利是封
神圣幾何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數學和幾何學體系,它深信宇宙和自然界存在著一種超越人類智慧所能理解的幾何結構,這種結構承載著智慧和祝福的能量。
以此為靈感,我們設計了一系列利是封,同時融合了西式的神圣幾何符號和中式的吉祥寓意元素。這些符號包括十二角星、梅塔特隆立方體、生命之樹、梅爾卡巴、生命種子、生命之花和生命之卵等,每個符號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和祝福。
例如生命之花象征著生命的起源,寓意著無窮無盡的創造力與生命力;而十二角星則象征著星辰的光輝,以太陽和橘子的形態設計,寓意著希望和吉祥;以梅塔特隆立方體延伸成蓮藕的形態,寓意著“年年都有”,未來一年都好運連連,連年有余。該設計獲得2024年金點設計獎標章。
情緒觸點:生命之花符號融合“連年有余”吉祥寓意,燙金工藝強化節日儀式感。
設計邏輯:梅塔特隆立方體抽象為蓮藕形態規避宗教敏感,十二角星疊印柑橘圖案隱喻“旭日東升”,實現跨文化祝福共鳴。
概念設計類:未來情感實驗
核心價值:以技術倫理探索可持續社會的情緒范式
綠洲幕墻——雕塑性無能源降溫模塊
“綠洲幕墻”是一款模塊化、雕塑化的裝飾立面解決方案,結合自然與科技,為城市建筑提供無能源的降溫方式。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設計這一系統,旨在減少對傳統空調的依賴,并通過更綠色的方式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設計靈感來源于非洲傳統的澤爾罐,利用水的蒸發冷卻原理,采用多孔硅陶瓷材料,開發出既環保又高效的降溫方法。綠洲幕墻不僅通過自然蒸發降溫,還結合了立體農業模塊,利用植物的蒸騰、蒸發和光合作用,進一步增強降溫效果,增加城市綠化和維護生態平衡。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越來越好”國際設計大賽(BDA)提名獎。
情緒觸點:硅陶瓷蒸發降溫觸發“沙漠綠洲”聯想,立體農業模塊構建城市療愈景觀。
設計邏輯:仿生學材料與植物蒸騰效應形成“呼吸式”立面,緩解熱島焦慮。
BONTON/生活方式
BonTon致力于通過創新的產品服務,有效解決一次性食品包裝所引發的污染與浪費難題。這項服務通過對家庭內部場景的巧妙干預,強化了可再填充(或“可回收”)系統。其核心在于配備可重復使用的容器,這些容器能夠輕松安置于設計優雅的食品儲藏室中,無需借助墻面裝置,極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BonTon的食品儲藏室提供三種不同版本,不僅能容納各類配件與工具,還具備為電池供電設備充電的功能,滿足了多樣化的家庭使用需求。通過深入研究、持續創新和精心設計,BonTon旨在打造一種全新的體驗,以此鼓勵人們采用“良好的生態永續方式”。
該項目著眼于促進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包括生產、分銷、服務、易用性、處置和再利用。在分銷環節,此系統既適用于線上購物,也能滿足傳統購物場景,盡可能減少甚至在大規模零售貿易中徹底消除一次性包裝的使用。項目致力于創造高效的服務系統,以及兼具美觀優雅外觀和直觀易用特性的產品。
BonTon將普通的食品儲藏室轉變為完全創新的新型家具。其簡約的美學設計、多樣化的版本選擇以及可定制的尺寸,使產品具備極高的通用性,能夠無縫融入任何類型的家居環境。BonTon食品儲藏室為家居環境增色添彩,卻并非以張揚的姿態占據主導,而是實現了美學、創新與功能的完美融合。
BonTon不僅僅關乎禮儀規范,它更是一種思想、項目與生活道德準則的體現。良好的禮儀引導人們遵循仁慈與尊重的原則生活,而BonTon試圖將與可回收理念相關的“良好禮儀”引入家庭,打造一個美觀且易于使用的專屬空間,為使用者激發全新的感受,讓生活變得愉悅且可持續。
BonTon所配備的可重復使用容器,每個容器可重復使用約300次以上,具有諸多顯著優勢,如節省資源和原材料、減少污染、降低能源消耗等。即使不能完全取代一次性食品包裝,這些可重復使用容器在提升生活質量、保障健康以及促進個人與集體福祉方面,也將為人類和環境帶來巨大的益處。該設計獲得2024年度金蘆葦工業設計大賽(GIDA)提名獎。
情緒觸點:可重復使用容器(300次循環)傳遞“家庭環保儀式感”,充電格柵滿足現代收納焦慮。
設計邏輯:標準化接口適配商超補貨系統,碳積分可視化屏構建道德激勵閉環,磁吸快裝結構實現“墻面零改造”。
\"BRASSFOREST\"家具系列
“BrassForest”家具系列的靈感來源于森林的迷人氛圍,通過復雜的設計元素捕捉自然之美。該系列的名稱反映了對木材紋理和種類多樣性的深深敬意,這種多樣性體現在模仿這些紋理的材料融合中。該系列的核心是使用黃銅和紋理玻璃,它們共同營造出一種獨特而如童話般的外觀。精致的黃銅枝條環繞著玻璃,散發出柔和的漫射光芒,仿佛是陽光透過森林樹冠灑下的光輝。家具的表面裝飾著這些黃銅枝條,形成了一個框架,不僅增加了美學價值,還通過整合照明元素提升了功能性。
情緒觸點:表面裝飾增加美學價值,整合照明元素提升功能性,滿足用戶對美觀和實用的雙重需求,在使用過程中提升對產品的喜愛和對生活品質的滿足感。
設計邏輯:使用黃銅和紋理玻璃營造童話般外觀,讓用戶仿佛置身森林,獲得心靈的寧靜和愉悅。
/結語/
從以上案例中不難看出,當代情緒價值設計已超越“功能附加情感”的初級階段,進化為系統化情感工程。其核心在于以科學方法解碼情感黑箱,以技術手段實現精準觸達,以倫理思維守護人性溫度。未來的設計競爭,將是“誰更懂人心的戰爭”。未來情緒價值設計趨勢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方向:模塊化設計:從功能堆砌轉向“情感可配置”(如蔗箱有禮的4重DIY系統);跨感官敘事:五感聯動成為高階情緒載體(如Kami晃晃香氛的視覺-嗅覺-動覺融合);道德顯性化:可持續設計從隱性責任轉為顯性榮譽感(如SmallRig包裝的碳足跡可視化);弱勢群體關懷:老齡化、殘障需求驅動設計倫理升級的尊嚴設計(如W3輪椅的“無感助行”理念)。
未來設計將更注重人本科技——技術服務于情感需求,更強調“意義共創”,正如《sankaku》拉面書通過真空成型工藝將食物轉化為藝術裝置,設計正從“解決問題”邁向“創造意義”,成為文化記憶的載體。這一趨勢預示著設計領域將從功能性競爭轉向情感價值深挖,連接傳統與現代、個體與社群,最終實現技術與人文的深度融合。未來設計已超越功能主義,成為治愈現代性焦慮的文化良方——這或許正是“情緒價值”命題的終極答案:用設計喚醒未被言說的情感需求,讓器物成為承載意義的生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