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去萬寧。飛機上的云很神奇,飛機下的烏云也頗有一番風味,遙想地面上的人看見飛機劃過時亦會止步欣賞,我不由生出嘚瑟勁。我在云上瞧風景,窗邊的人在瞧飛機。兩邊都不知道遠方是誰,因為風景而聚,目光的交匯便會因為美好而永恒。
海南的天氣一向有些怪,大抵站在一個武漢人的角度,天氣嘛,就應該轟轟烈烈:夏天應該熱得開懷,要讓夕陽都化掉;冬天應該冷得凜冽,要把春芽都包裹在寒冰中接受殘酷的考驗。天晴就天晴,下雨就下雨。海南的天氣不是這樣。
從何說起呢?頭兩日,一日更比一日晴,但是晴中灑雨,太陽雨下得很吝嗇,只是下個意思,并不帶走某片云彩。但是若說這天勝在一個晴也不對,曬但有風。正因為海風常在,就把這片天空定了下來,以閑適為主旋律的音調吹拂著每個遠方來者的耳畔。
從石梅灣到海口的路上,云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奔跑,一到有灰蒙蒙天的地方,雨就從烏云中擠壓出來,急不可耐地鉆出來,打得車窗生疼生疼的。這讓我很詫異。因為車一直在云下穿梭,所以路途中晴雨交加,烏云白云在天空中大展身手,各展風采。從飛機上望出去,云又變成神秘莫測的七彩丹霞,它們在翻滾、在咆哮,在空中建立起一座座城堡,在交接的地方又像是巨石林立,叫人只要看了就會挪不開眼,呆呆地驚嘆住了。我以為:這不是抽象寫意的美,山水畫也是寫實的,云、霧、雨就在你面前,自然也是寫實的,所以這不是我主觀認為的美,而是絕對客觀存在的美,是神圣富有意義的!
啰啰唆唆寫了一堆,稿紙上是我凌亂的感受。但不管是烏云白云,都還有美好可言,而生活沒有理想中那么豐滿。
初到海邊,我在窗邊望向海天一色的亮光,海風輕柔地安撫著我。母親臨時定下旅行的時候大病未愈,我雖然熟悉這里,但又無時無刻不面對著這種對苦難的恐懼,我想復刻從前來時最快樂的日子,卻也忘記了苦難與歡樂總是并存的,哪有什么時光是完全快樂的呢?那一晚,時光流得很慢,晚霞走得很快,沒有來得及宴邀霞光它就匆匆離去。我所期望的沙灘海洋就在眼前,但又好像遙不可及,我不喜歡沒有自由地活著,但是現實可不是依照喜愛所定的。望著望著,眼睜睜看著黑夜吞沒了我能看見的最后一片沙灘。黑夜中的海浪白得透亮,我多么想去踩一朵浪花。
后面終于可以去看看海了。那么遼闊的海,海天相接的地方好似生長著一朵朵白云,我放心地讓海風灌進寬大的衣袖,讓光斑在我的皮膚上留下印記。正當往回走,不知是什么力量牽住了我,或許是海不愿意讓我離開。我撲倒在一塊巖石上,雙腿刻上了深深的印記,仔細一看有點像海浪的樣子,大抵是自然讓我永遠不要忘懷這段短暫的時光。對啊,不完美的日子才會讓人記得深刻!
后面的日子又是在遠遠地遙望,椰子樹、海浪、燈塔、遠處的島嶼……但是什么東西都像被蒙上了一層霧,灰蒙蒙的,不像在海螺中聽見海浪聲那么強烈了。海的滋味淡淡的,只有雨才那么有滋味。
雨是一剎那的,但是若一剎那剎不住車,就別管它了,隨它去吧!烏云最初也是白云,當你已經見過了最美的白云時,即便它變成烏云開始下雨也無妨了,因為你已經見過最絢麗的彩虹了。每個人都有最愛的白云——最愛的時光,如果能讓你回想起來還覺得暖心,回憶便有了具體的意義。
我起碼已經見過了海,早已不奢望其他,也不該奢望其他,因為這一切已經有了意義,就不需要關注其他的波濤。
(指導老師:李 勱)
清揚點評
在這篇描寫海島景色的文章中,作者描寫云下穿梭云霧雨的絕美,是極為打動人的。“這是絕對客觀存在的美”!美有無數種,每個人眼中的美也是不盡相同的,但大自然中的美,卻能征服每一個人。我們只要見到過,便不會忘記。隨著作者的描寫,小編想到的卻不是海島的風景,而是西北大新疆的風景——雨后初霽,陽光與雨霧間,大地綻放天光。每一種自然美都動人,值得我們去欣賞。就像文中所說“每個人都有最愛的時光”,只要你見過最絢麗的彩虹,一切便都有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