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期間,天寒地凍,沈陽王家灣冰上運動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卻是一派火熱景象: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工程車輛來往穿梭,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項目建成后,這里將成為遼寧省承辦“第十五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的核心場館。
“以往要取得建設用地的許可,都是一份材料一份材料地進行審批,這份材料審過了,才能進行下一份。”沈陽王家灣專班建設規劃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項目建設前期,優化的審批流程為項目用地提供了精準高效的服務。他打了一個比方:“現在項目審批由過去的‘串聯’變成了‘并聯’,幾個類別同步推進,從備案審查、審批確權到登記發證,節省了很多時間。”
近年來,遼寧省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在全國率先開展建設用地審批“模塊化”管理改革,減層級、減節點、壓時限,上下并聯、容缺協同,項目審批周期由220多天壓縮至100天以內。這項改革大幅提升了重大項目用地效率,有力保障了重大項目落實落地。2024年年底,遼寧省“深化建設用地審批‘模塊化’管理”入選“中國改革2024年度特別案例”和“中國改革2024年度地方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劍指堵點難點深化改革
重大項目招引落地,對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提出了更優更快要求。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服務市場主體和項目建設,打造最優營商環境,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堅持讓服務走在審批前,精準研判用地報批中可能出現的堵點難點問題,不斷創新服務措施、改革管理機制。
據介紹,自2020年以來,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在用地預審、先行用地、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工作中提出了“模塊化”管理的概念。經過兩年多的實踐總結,自2022年5月起,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在全省開展用地審核“模塊化”管理,將用地審核報批內容劃分為用地基本情況、地類面積、權屬、規劃、耕地占補平衡等16個業務單元,分別制定每個單元的審核標準,每個模塊相對獨立。在審核過程中,各地自然資源部門先行受理符合條件的模塊,變審核材料“起點齊”為“終點齊”。
2022年7月,盤錦市順利完成京哈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模塊化”會簽會審,當地媒體歡呼,“為我市項目用地報批開啟了‘快速路’新模式,創造了項目用地保障的‘盤錦速度’”。
京哈高速綏中(冀遼界)—盤錦段全長238公里,是遼寧境內一條交通繁忙的高速公路,因時常發生交通堵塞,相關部門計劃對該路段進行改建,從原來的六車道擴建成雙向十車道。
盤錦市自然資源局在遼寧省自然資源廳指導下,提前擬定征地程序、“模塊化”會簽會審、方案評審等審批時間進度表,從接到用地申請開始便提前介入審核、編制方案,采取倒排征地組卷工作時間節點的方法,把后置程序提前,一環套一環、一步連一步,節省了審批時間。該項目用地報批從啟動征地程序到上報省級部門完成審查,僅耗時42個工作日,至少節省了20天時間。
“模塊化”管理確保用地審批及時高效,各重大項目紛紛跑出“加速度”。通過先行用地、簡化手續、容缺受理等措施,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為本溪至集安高速公路本溪至桓仁(遼吉界)段、遼河干流防洪工程等重點工程項目及時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為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要素保障。2024年,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審批建設用地3044公頃,有力保障了696個項目的用地需求。
圍繞便民利企優化服務
葫蘆島航錦錦西氯堿化工有限公司因堆積350萬噸皂化渣問題,被遼寧省政府掛牌督辦。而受資金短缺、耕地占補平衡指標不足等因素影響,該公司二期填埋場項目面臨用地、用林等前期手續辦理困難。為清除審批障礙、暢通企業發展,葫蘆島市自然資源局和龍港分局全力推進審批工作,在項目用地報批類型、用地節約集約、耕地保護、地質災害評估等多個方面,依托遼寧省自然資源廳提供的多次政策解讀和指導,審核通過多個報批模塊。近期,該項整改通過省級階段性驗收,解除掛牌督辦。
“‘模塊化’管理措施是站在企業和群眾角度制定的。”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模塊細分的工作模式,根本目的是疏通發展的堵點難點,便民利企。
經過實踐總結,遼寧省自然資源廳不斷將用地審核標準和審批流程做細、做實,努力做到質量與速度并行。
有關處室下沉式服務指導地方開展“模塊化”組卷工作,在建設單位確定用地紅線時第一時間介入,編制用地保障工作方案;在履行征地程序期間,指導市、縣政府組織申報材料并同步開展審核工作,大幅提升了審批效率和質量。
“縣、市、省逐級報批”是用地審批的標準流程。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在大力推行“模塊化”管理的同時,也對報批層級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三級改兩級。縣域項目用地由縣政府直報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審核;市域項目用地由市政府直報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審核;國務院審批項目用地則由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直報自然資源部審核。此外,項目用地申報時不再提交市級自然資源部門初審意見,而是直接在業務專網申報相關材料,以數據庫代替紙質圖件,無需提供標注用地范圍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及相關紙質圖件。
“審批時限大幅縮減,由平均227天壓減至70至100天。”沈陽市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處工作人員表示。從啟動征地程序到上報省級部門完成審查,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服務,審批程序全面瘦身,建設用地審查環節減少了59個,審批時限最多壓減69%,極大提升了用地審批效率。
遼寧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用地審批“模塊化”管理在未來工作開展中還將得到進一步完善,發揮更大效能,為遼寧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