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報警電話,老李坐在路邊,點了一支煙,望著面前這片無垠的野草和林立的高壓線塔出神。他開始有些后悔,不該接這個活兒。
老李是個貨車駕駛員,他有一輛廂式貨車,掛靠在物流公司,專門給人拉貨。那天下午,老李在網上接到一個訂單,客戶肖先生要托運一箱機器零件。
這天早上,老李早早地來到約定地點裝貨。這箱貨沉甸甸的,用黑色塑料膠帶層層包裹著。肖先生指揮叉車師傅把貨物裝上車。老李在一旁看著,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法制節目,不禁有些擔心。
“搞這么嚴實,里面不會有毒品吧?”老李半開玩笑地問。肖先生哈哈大笑:“這么大一箱毒品,我不得發財了?你可真逗。”隨即又補充道:“這批貨物要避光保存,不是什么違規物品,你放一百個心!”
老李滿腹狐疑地盯著那個黑漆漆的箱子看了一會兒,心想這個客戶不像壞人,自己也沒那么倒霉,就幾個小時,不至于有大問題。他咽了咽口水,“哐”的一聲把門關上,二話不說開始往目的地趕。
中途休息時,老李下車上了趟廁所。他隱約聞到有股刺鼻的氣味,但環顧四周,只有野草和高壓線塔。老李立即懷疑是車里的貨物出了問題。他趕緊繞到車后,猛地打開車廂,還沒看清怎么回事,就被強烈的氣味熏得倒退了三步。
他捂住口鼻,站得遠遠的,定睛一看,車廂底板上好像淌了一攤水,還在吱吱冒著泡。而這攤水的源頭就是那箱黑乎乎的貨物。他心里“咯噔”一下,喃喃自語:“這下壞了!”
老李馬上給客戶打了電話。客戶讓他把貨物搬出來,但又支支吾吾地不說究竟裝的是啥。老李尋思,萬一這東西有毒,貿然進車廂搬貨,后果不堪設想。他不敢隨便靠近,跟公司報備完,思前想后,最終還是報了警。
派出所民警和消防救援隊扣押了車輛和貨物,又給老李做了筆錄。經過檢驗,老李運輸的是一桶危險化學品。由于老李所在的公司不具備運輸資質,公司被管理部門處以3萬元罰款。
老李要求肖先生出這筆錢,但肖先生不同意,他認為如果老李不報警,就不會被罰款。這樣的說辭把老李氣得夠嗆,如果不是肖先生再三保證貨物沒問題,他根本不會有這個麻煩。
協商陷入僵局,一拖就是3個月。由于罰款始終沒交,車輛一直被扣在停車場。這輛車是老李的生產工具,沒車就等于失業。老李實在等不了,只能交罰款取車,然后向法院起訴。
法院認為,雙方在網絡平臺達成的運輸協議約定,托運人禁止托運危化品。然而,并無證據證明肖先生在托運貨物時明確告知老李所運物品系危化品,所以是肖先生的違約導致老李的公司被行政機關處罰,肖先生應當賠償因其違約造成的損失。最終,法院判決肖先生賠償各項損失5萬余元。
雖然贏了官司,但老李一點兒也開心不起來。由于證據不足,法院只能酌情支持車輛停運損失,肖先生的賠償并不能完全彌補老李的損失。經過這次教訓,老李變得謹慎起來,裝貨的時候必須開箱檢查。他只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不敢粗心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