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為心畫,字如其人,許勝建的書法作品風格脫俗、自然,點畫之間,盡顯他獨有的藝術語言和真善美的人格形象,書品和人品達到了和諧統(tǒng)一。
許勝建自幼酷愛書法,多年來遍搜法書經典,研究歷代名家名作,以古帖名碑為范例,百臨不厭,用較高的標準激勵自己不懈努力。他博采眾長、古為今用,實現了量變與質變,最終厚積薄發(fā),書藝日益精進,在書法上有了較深的造詣,形成了獨特的書法風格。他還始終把德藝雙馨作為書法工作者的人格之本、事業(yè)之基,對書法藝術追求精益求精,對待工作認真嚴謹,事功如書功,人品如藝品。許勝建常說,書法不僅是一門技能,更對陶冶思想情操、修身養(yǎng)性具有重要意義。古人云:“書者,心之跡也。”認為書法能“達其性情,形其哀樂”。
許勝建的書法真、草、隸、篆四體俱工,尤善漢隸。他的隸書從《張遷碑》《禮器碑》入手,寫《張遷碑》筆畫嚴謹豐腴不失碑味,風神樸厚而有韻致、典雅而有古意;寫《禮器碑》端莊工穩(wěn),筆畫瘦勁剛健,風神富麗典雅。其隸書作品線條流暢俊逸,書體清雅秀健,有自己獨特的形式語言,堪稱“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許勝建寫行書追求黃道周之奇逸,并展現了他的氣節(jié),這與他發(fā)自內心的追求頗為暗合。其行書筆法嫻熟、圓潤流暢,行筆轉折剛勁有力、體勢自然圓活、風骨自然勁健、書風雄健奔放。他法章草,以增其古,習顏魯公增其基,習嶧山增其性,“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朝臨暮寫,鐵硯磨穿,故能把書法寫得平中蘊奇,從中仿佛聽到了高山流水、萬籟清音。所謂意氣遒麗,如飛鴻舞鶴,令人稱道。
許勝建是德藝雙修的書法家,他提倡“學書先做人,書品即人品”的書學觀,認為要想寫好字,先要做好人。“書品人品”的統(tǒng)一,是書法家孜孜追求的最高境界。他認為,德與藝是相互交融的,只有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才會產生人格美、藝術美;只有品德好的藝術家,才會催生出好作品。正如清代劉熙載所說:“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古人云:“字如其人,心正筆正。”許勝建的書法作品格調高雅、個性鮮明、神高意遠,充滿著詩意、靈性和時代的氣息,蘊藏著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體現著真善美與正能量,讓人產生情感和價值觀的共鳴。你讀之、品之、賞之、思之,就像在聽一位學養(yǎng)深厚的長者的娓娓敘談……這就是書法藝術的魅力所在。“書法既是涂鴉與宣泄,還是文字與技藝,也是學養(yǎng)與修為,更是心境與信仰。它是個人生命的印記,也是整個時代的記錄。真正的書法藝術,不只是視覺的藝術,也是心靈的對白。說到底,書法即人——字如其人,書為心畫。”許勝建如是說。
許勝建平時為人低調,不事張揚浮夸,他刻苦研習書法幾十年,創(chuàng)作了大量貼近生活、富于時代特色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他對生活、對生命的深刻感悟,也體現了他對藝術虔誠、執(zhí)著的追求。幾十年的習書歷程,他在穩(wěn)重中不乏自信,也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19年12月20—24日,許勝建在河南大學美術學院舉辦了“以古為鏡——許勝建書法作品展”,共展出40余件作品,書法字體包括隸書、行書、篆書、楷書等,內容涵蓋立身、修德、勸學、古典詩詞歌賦等,使廣大師生在享受書法盛宴的同時,品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一件完美的作品,首先打動人的是精神,這是一種永恒的、長久的內在力量。許勝建對于自己的作品和已取得的成就,常反思、常沉潛、常自我否定。他對于書法有著一種虔誠的態(tài)度、執(zhí)著的追求、深刻的思想、平和的心境和高尚的人格修為。我想,這就是成為大書法家必備的品格與氣質吧!
許勝建,1965年4月出生,河南封丘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第六屆隸書委員會委員,王大昌茶道書畫院院長,民盟中央書畫院開封分院副院長。其書法作品先后入展首屆全國隸書展、第四屆全國楹聯(lián)書法作品展、第五屆全國楹聯(lián)書法作品展、第八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第五屆全國正書書法大展、第三屆全國隸書展(獲最高獎優(yōu)秀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