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11月16日,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開始長征,歷時10個月,轉戰近萬里,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紅25軍能順利長征,離不開隱蔽戰線的一位幕后英雄,他就是紅色特工謝甫生。
紅色特工檔案
姓名:謝甫生
民族:漢族
出生地:湖北省大悟縣
出生時間:1902年8月
入黨時間:1927年
秘密任務
1902年,謝甫生出生在湖北省大悟縣。1921年,他進入武漢中學讀書。求學期間,他在董必武、陳潭秋等共產黨人的教育影響下,研讀革命書刊,接受革命思想。
1927年,謝甫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又進入中央特科,長期開展情報聯絡工作。
1932年底,當時正在西安進行地下工作的謝甫生,突然接到上海臨時中央發來的密函,讓他放下手頭的工作,趕緊到上海接受新的任務。
密函里沒有提到任務的具體內容,謝甫生沒有耽擱,立刻趕往上海。
20世紀30年代的武漢街頭
到達上海后,謝甫生見到了受周恩來委托來見他的南漢宸。南漢宸開門見山地告訴謝甫生,國民黨正在調集大軍,準備對鄂豫皖蘇區發起大規模的圍剿。為了破壞敵人的圍剿計劃,中央決定讓他去武漢工作。謝甫生二話沒說,立即接受了任務。
南漢宸告訴謝甫生,有個叫劉景武的人在國民黨的鄂豫皖三省“剿共”總司令部里擔任上校參謀,同時兼參謀長曹浩森的機要秘書。曹浩森非常信任劉景武,很多機密文件都由他上傳下達,而且命令也多由他起草。
1925年大革命的時候,謝甫生曾經在馮玉祥部的西北軍校工作,當時和這個劉景武關系不錯。所以,謝甫生想在劉景武那里尋找突破口。
謝甫生回憶起當年自己和劉景武在軍校時的情景。當時的劉景武為人正派,還受過劉伯承和鄧小平的教育,對共產黨很有好感,思想也比較進步,經常創作革命題材的宣傳作品。但是,兩人已經有六七年沒聯系了,謝甫生也不知道劉景武的思想在此期間是否發生了變化。
1933年1月初,謝甫生從上海來到武漢。此時的武漢正處于白色恐怖中,大街小巷都有軍警憲特,動輒就抓人。
謝甫生按照南漢宸給的地址,直奔一家距離劉景武家不遠的茶館,然后撥通了劉家的電話。不一會兒,劉景武匆匆來了。
兩人握手寒暄后,劉景武小聲問謝甫生:“你現在還是共產黨?”
謝甫生斬釘截鐵地說:“我這輩子,共產黨是當定了!”
劉景武立刻緊張起來,問道:“那你來找我干什么?”
謝甫生說,想請劉景武在總司令部幫他謀一個差事。這可嚇壞了劉景武,他趕緊說自己幫不了謝甫生的忙。
為了緩和氣氛,謝甫生很快轉移了話題,說自己現在生計沒著落,請劉景武幫幫忙。劉景武想了想,便邀請他到自己家里住一陣子。
于是,謝甫生以親戚的名義住在劉家。為了不給劉景武添麻煩,他深居簡出,耐心地等待著機會。
一段時間的相處后,劉景武的心防漸漸放下。謝甫生試探著重提舊事,說當年大革命時期大家一起高呼革命口號,勢要打倒軍閥和列強,又痛斥國民黨右派背叛孫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葬送了革命的大好形勢。
對此,劉景武點頭稱是。謝甫生趁勢進一步向他介紹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綱領,以及蘇區和紅軍的斗爭形勢。通過不斷地對劉景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劉景武終于被打動了。劉景武承諾會在自己職責范圍內為謝甫生提供便利,幫他獲取情報。
劉景武作為參謀長的機要秘書,曹浩森每次受命制訂“圍剿”作戰計劃時,都會指定劉景武負責起草,然后自己稍加改動,再送到蔣介石那里。
憑借這層關系,有時作戰計劃還沒到蔣介石的手里,謝甫生就已經先看過了。
此后的兩年時間里,謝甫生先后從劉景武處獲取了蔣介石將對中央蘇區、湘贛、湘鄂西、鄂豫皖等蘇區進行第4次、第5次“圍剿”的作戰計劃。
在國民黨還在做“圍剿”的前期準備時,中共中央就已經掌握了敵人將要投入“圍剿”的兵力、部隊番號、攻擊位置、轉移方案等詳細軍情。
一波三折
1934年6月,國民黨在武漢的“剿共”總司令部召開了一次高度保密的軍事會議,這次會議由蔣介石親自主持,出席會議的有高級智囊楊永泰和數十名高階軍官。
經過會議討論,國民黨決定將在鄂豫皖地區分出6個“駐剿區”和1個“護路區”,以約60個團的兵力進行“駐剿”,以11個團組成幾支追擊部隊,對紅25軍進行一場地毯式的“大圍剿”。
但蔣介石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些計劃經過機要秘書劉景武之手以后,很快就到了謝甫生手里。
行駛在長江上的英國客輪
這個行動計劃關系到蘇區的生死存亡和紅25軍全軍的安危。謝甫生不敢怠慢,立即熬夜謄寫了一份,然后匆匆奔向碼頭,準備親自乘船去上海向中央報告情況。
到碼頭時,天已經大亮了。當時,經營武漢和上海間航線的輪船公司有3家,分別是招商局下屬的輪船公司、日資的日清輪船公司和英國的太古輪船公司。
謝甫生當天穿著一身西服,戴著西式禮帽,手里拎著一只小皮箱,裝出一副闊人的派頭,在漢口的江漢關碼頭登上了英國的客輪。上午7時30分,客輪準點發船,直駛上海。
當船抵達九江時,謝甫生發現有便衣特務上船。盡管他努力使自己看上去淡定自若,但狡猾的特務還是注意到了他。
這個特務坐在謝甫生附近的一張桌子邊,不斷地打量他。謝甫生一邊淡定地看報紙,一邊思索如何甩掉特務。
謝甫生知道,英國的輪船享有治外法權,所以,國民黨軍警憲特是不能在船上抓人的,要等船到碼頭,和船長交涉后,才能上船抓人。這對謝甫生來說是個機會。
當船到南京碼頭時,盯著謝甫生的那個特務匆匆下了船。謝甫生明白,特務是去通風報信了。
當輪船駛近鎮江碼頭時,他遠遠看去,碼頭上果然軍警林立,那個特務也在其中。謝甫生立即回艙換上簡裝,然后重新登上了甲板。
當時,鎮江碼頭和其他碼頭的情況不太一樣,船只并不直接??吭诎哆?,而是停在江心,乘客必須坐小艇上下船。
謝甫生心生一計,在后甲板招手.讓接運日本客船乘客的小艇靠過來。他跳上小艇,順利地登上了日本客輪,向著上海駛去,成功地甩掉了特務,化險為夷。
開國少將
在上海,黨中央接到了謝甫生送來的“圍剿”情報,立即派人送到蘇區的紅25軍領導處。靠著這份情報,紅25軍從敵人包圍圈的薄弱點沖了出去,開始進行長征,并最終抵達陜北,與陜北紅軍順利會師。
蔣介石發現自己的“圍剿”計劃全盤落空,不禁捶胸頓足,把下屬大罵了一頓,斥責他們辦事不力。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謝甫生任海軍政治部保衛部部長、海軍檢察院檢察長等職務,是令人敬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1958年,謝甫生離開軍隊,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蒙古人民共和國大使。1964年,謝甫生擔任湖北省政協副主席。
1985年9月3日,謝甫生在北京病逝,享年83歲。
(本文資料整理自《中國共產黨通志:人物志》、中共黨史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