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畢贛拍科幻
導演:畢贛
編劇:畢贛
主演:易烊千璽 舒淇 董子健 郝蕾 趙又廷
李鴻其 夏夢
類型:劇情/科幻/懸疑/驚悚
故事
影片講述了仿生人在時空漫游中復活的故事。
題材稀缺
能否扳回一城
在剛剛過去的2月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狂野時代》發布首張劇照,更新了故事梗概,釋放了不少信息。2068年,一個女人在腦部手術后醒來,發現自己是這個滿目瘡痍的世界上唯一生還者,除了一個半人半機器的仿生人。每個夜晚,就像山魯佐德一樣,她為他編織一個故事,隱喻性地講述了中國近一個世紀的孤獨。在故事的結尾,她必須做出選擇:回到現實世界,還是與仿生人一起留下,她已經開始對他產生真實的情感。可以確定的是,《狂野時代》融合了科幻、超現實及懸疑等元素,是畢贛的又一次大膽嘗試。
《狂野時代》具有鮮明的畢贛色彩。他之前的作品都以情感和記憶為主題,通過長鏡頭與實驗性的敘事結構,探索現實與夢境的模糊邊界。2016年,在貴州氤氳的霧氣里,畢贛用影像搭建起一座虛實相生的記憶劇場,導演首作《路邊野餐》斬獲了諸多國內外獎項。《地球最后的夜晚》亦是類似結構,可惜“形式大于內容”。來到《狂野時代》,畢贛是否會在碎片化結構中嵌入更明確的情感動機,如《路邊野餐》中尋找妻子的執念,由此增加影片情感推動力,令觀眾更具代入感。
看似延續熟悉的敘事風格,但《狂野時代》于畢贛而言,是一個充滿冒險的計劃。觀眾能否接受他拍科幻,還有很大的問號。從《狂野時代》的故事來看,畢贛或許可以從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經典科幻片《銀翼殺手》中獲得靈感。《銀翼殺手》改編自菲利普·K·迪克所著的科幻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講述了與人類具有完全相同智能和感覺的女復制人和人類警察之間的故事。在人物設置上,兩部電影主角性別互換,都是有關仿生人與人類。畢贛若能像執導《銀翼殺手2049》的丹尼斯·維倫紐瓦一樣,用自己的風格“吸收”并“消化”經典科幻電影,不失為一種聰明辦法。
雖然不知畢贛怎么拍科幻,但在AI、機器人跑步走進普通人生活的當下,《狂野時代》是目前電影市場稀缺的題材。他以仿生人視角講故事,無疑是一次順勢而為的機會。只是玩夢境、軟科幻,以及可能存在受眾與市場錯位等問題,畢贛都要一一解決。
易烊千璽、舒淇
談不談“戀愛”
看著《狂野時代》在豆瓣上的類型標注為劇情、科幻、懸疑、驚悚,舒淇粉絲、易烊千璽粉絲和普通觀眾乍看之下,都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對舒淇粉絲來說,與青年演員有情感戲的經歷,稱不上愉悅回憶,《上海堡壘》至今仍是前車之鑒。對易烊千璽粉絲來說,24歲年齡差的“姐弟戀”,挑戰難度極高。比如《山河故人》中張艾嘉與董子健之間的愛情戲,引發了不少爭議。對普通觀眾來說,他倆盡管演技在線,但缺CP感。
根據故事梗概,舒淇飾演的“一個女人”,和易烊千璽飾演的仿生人之間有“情感”,但是否為愛情并未確定。有趣的是,片方將公布的首張劇照命名為“來吧,甜蜜的死亡”(“Come, Sweet Death”),靈感來源于巴赫作品集的478號作品。這首音樂作品也是《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的插曲,其中填寫的日文歌詞頗具名氣,寓意“不愿再與人心接觸、不愿再喜歡任何人、不愿再傷害任何人、希望回歸無有。”《狂野時代》引用它,是否暗示兩位主角的復雜心境。
無論舒淇和易烊千璽在《狂野時代》中以何種關系示人,他們的演技都是值得信任的。2019年,他們曾合作出演過刁亦男執導的短片《痛打自己的告密者》,當時二人的對手戲相當驚艷。至于他們談不談戀愛,或許不必過于糾結。不過,商業明星組合出現在相對小眾的軟科幻劇情片,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影片關注度;另一方面,可能會造成《狂野時代》的受眾再次錯位,重蹈《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覆轍,觀眾再買單的概率有多大?
觀眾期待
榆木腦袋:易烊千璽在新生代演員里,算是非常會選劇本的,演技也不錯。他與舒淇這個組合,值得我貢獻一張電影票。
AI這么說
問:請一句話評價畢贛拍科幻片。
DeepSeek:畢贛若拍科幻片,怕是把宇宙的深邃都揉碎了,釀成一壇詩意的電子酒——用膠片濾鏡稀釋硬核科幻的燒腦濃度,倒也不失東方美學的另類解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