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一個寂靜的午后,我闖進了彩色的世界。
從小就喜歡畫畫,然而,工作后繪畫的時間變得寥寥無幾,但對繪畫那份熱愛與情懷依舊未減。不管走到哪里,一旦偶遇有街頭繪畫者,我都會駐足很久。尤其是對人物寫真,我更是情有獨鐘。遺憾的是,我目前僅限于使用黑色鉛筆進行創作,從HB、2B到6B的各種硬度鉛筆是我手中的主要工具,而我的創意則更多地體現在運用手指或者棉簽進行細膩的輔助描繪上。
那天午睡剛醒,拿起手機無所事事,一網名叫“小魚兒”的在社區群里喊:“有沒有朋友想學彩鉛繪畫的?”這一聲呼喚仿佛一股清風,吹散了我午后的慵懶與朦朧,引領我進入了彩鉛的魔幻世界。
第一天老師展示了上一期學員的畫本,讓我們驚嘆連連!大家心中都浮現出同一個疑問:我們也能畫出來嗎?
為了激發我們的興趣,老師首先安排我們用鉛筆畫一個三維立體的梯子。可別小看這個梯子,涂涂抹抹,一個多小時才完成,雖然畫面臟兮兮的,好歹能看出立體的效果。這小小的梯子,在我們的筆下延伸到井里,仿佛有著巨大的魔力,吸引我們探尋未知的世界。
隨后從花卉、卡通人物、動物到水果,我們開始接觸有顏色的繪畫。每個人心中理想不同,這也預示著我們未來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有所差異。我們老師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擁有高超的繪畫技藝,完全可以憑借賣畫為生。但他從小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傳道授業的老師,希望“桃李滿天下”。大學畢業后由于種種原因他未能如愿,現在有了點積蓄,決定開設繪畫班。
我很榮幸成為他的第二批學員。那時他還沒有什么教學經驗,靦腆害羞。當畫到實物蘋果的時候,全體學員首次集體“失手”。但老師耐心地引導我們重新畫,第二次蘋果的模樣終于在我們的畫布上初現。經過8個月努力,當我再次畫蘋果時,技藝有了質的飛躍。
趁興趣正濃,我報名參加了中級班。隨著課程的深入,實物繪畫的難度逐漸增大,學員們的情緒開始出現了波動,顯然,我們都遇到了繪畫的瓶頸期。
這天下課,老師請我們聚餐,大家都喝了點酒,話逐漸多起來。鄭老師說:“我從小就癡迷畫畫,從上初二開始,每逢寒假、暑假,爸媽就把我送到北京去學畫。小小年紀,跟一群即將參加藝考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堅持學畫。在北京的畫室有一面墻,誰畫得好,就把誰的作品掛上去。”鄭老師說到這里,我在想“他肯定期待有一天他的畫也能掛到墻上。”但老師接下來的話讓我如飲醍醐:“我想有一天,那一面墻都掛滿我的畫!”那一刻我閉上眼睛,掩飾震碎的瞳孔。接著他又緩緩地說:“最后一次去北京,我真的做到了。”
那滿滿一墻的畫,讓我從此大徹大悟。
彩鉛跟油畫的畫法很接近,沒有試色過程,需要直接在畫上調色。我們用的彩鉛共150支,對應150種色號即顏色,為了能精準把控顏色,我堅持每天繪畫不低于2小時,因為我心中也有一面墻,我要將我的畫掛滿那面墻。慢慢地,150支彩鉛,我根本不需要記色號,隨手就能選出最適合的配色。最初用兩周時間才能完成的農夫山泉瓶子,字跡歪歪扭扭,到后來僅用三天時間就能畫好,在彩鉛繪畫方面終于有些許進步。
不久,不善言辭的鄭老師在群里咨詢,怎么購買網上教學器材。他想在網上講免費公開課,用繪畫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這是一個90后大男孩的情懷。老師要免費直播,同學們積極幫助宣傳,全國各地來直播間學習的人很多,從十幾人、幾十人到幾百人。
我們也要開始學最難畫的人像了。人物繪畫,“三庭五眼”的道理說來簡單,但人物是多變的,畫其形難,畫其神更難。盡管如此,不學完人物繪畫,就等同于學業半途而廢。于是我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傾盡所能地鼓勵和引導,最終有六人愿意與我并肩前行,一同踏入“人像繪畫大師”班的深造之旅。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專注于人物繪畫,進展得異常順利。
如今七年過去了,繪畫班早已結業。因畫結緣的我們,雖然各自都有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也有朋友離開了這座城市,但我們六人每天還守在網絡世界,擠在一個小小的群中,講講囧事,分享一下竊喜,集體團練一幅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用意猶未盡的色彩,肆意地點亮生活,筆隨心動,溫暖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