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嗎?
蝙蝠
倒掛入睡
蝙蝠睡覺時,會將后肢勾在巖壁或樹枝上,頭部朝下,倒掛入睡。一有風吹草動,蝙蝠便能迅速起飛。冬眠時,倒掛的睡姿可減少身體與冰冷巖壁的接觸面積,有利于保持體溫。此外,樹懶也喜歡倒掛在樹枝上睡覺。
貓頭鷹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貓頭鷹采用半腦睡眠模式,即兩個大腦半球輪流休息,因此貓頭鷹睡覺時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即便在熟睡時,它們依然能用睜著的那只眼睛監測周圍的情況—發現天敵或獵物。擁有類似睡眠模式的動物還有海豚、軍艦鳥等。海豚能邊游泳邊睡覺,軍艦鳥可以在長途飛行中讓一半大腦進入睡眠狀態。
長頸鹿
睡眠難
為了躲避天敵,長頸鹿平均每天只睡半個小時。它們通常站著睡覺,將腦袋靠在樹枝上打盹兒,以免脖子過于疲勞。只有在感到絕對安全時,長頸鹿才會以一種奇特的姿勢進入深度睡眠——兩條前腿和一條后腿蜷縮在肚子下面,另一條后腿則伸向一邊,脖子彎向身后,腦袋枕在身體上。這種睡姿既能隱藏自己,又能在緊急情況下一躍而起,飛速逃跑。
鸚鵡魚
自制“睡衣”
鸚鵡魚在睡覺前,會像蠶吐絲一樣分泌黏液,織成一張半透明的膜,將自己包裹在內,仿佛穿上了一件睡衣。這層薄膜能夠掩蓋鸚鵡魚的氣味,以防被海鰻捕食,還能阻隔寄生蟲進入體內。睡醒以后,它們再咬破“睡衣\",從里面鉆出來。
海獺
攜手入睡
海獺的睡姿特別可愛,它們會仰臥著漂浮在水面上, 用海草來固定住自己,以免睡著后被海浪沖走。海獺寶寶會睡在媽媽的肚子上。為了防止睡覺時與同伴漂散,它們還會手挽著手睡在一起。
火烈鳥
單腿站立
火烈鳥睡覺時總是保持單腿站立。這看似高難度的睡姿對它們來說其實更省力,因為它們腿上的關節能互相 “鎖死”,肌肉幾乎不用發力就能維持平衡,減少能量消耗。此外,腿部很細的火烈鳥比較怕冷,單腿站立時可以把另一條腿縮起來,藏進羽毛里,有助于保暖。
穿山甲
球狀睡姿
穿山甲睡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將頭部蜷縮在胸腹前,粗大的尾巴緊緊裹在外面。這種睡姿可以保護柔軟的胸腹部,以防捕食者偷襲。
章魚
在睡眠中變色
章魚在睡覺時會改變身體的顏色。這些顏色變化揭示出章魚有兩種交替出現的睡眠狀態:安靜睡眠 和活躍睡眠。處于安靜睡眠時,章魚靜止不動,皮膚蒼白;而在活躍睡眠期間,它們會通過膨脹或收縮體內的色素細胞,不斷改變皮膚的顏色—目前科學家還不確定章魚變色時是否在做夢。
(本文內容及圖片版權的使用權屬于重慶奇想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經授權,《科學大眾》為本文在江蘇省的唯一發布單位。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