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觀錦臺花園餐廳位于錦江區東御街55號人保大廈11樓,地處市中心天府廣場附近,鬧中取靜,中式園林風的庭院清幽雅致,營造出一種寧靜、舒適的就餐氛圍。餐廳共有11個包間,采用全透明的玻璃房設計,美景、美食完美交融。
“觀錦臺”的出品主打融合川菜,秘制一品纏絲肉、酸湯面筋魚頭煲、濃湯脆蝦米、山楂紅燒肉等均為點擊率極高的爆款。本月總廚黃才華為大家分享了幾款實用新品,其中,“一掌定乾坤”以蝦膠馬蹄肉餅為主料,借助熊掌模具打造出全新賣相,發菜蓋面,腰果作甲,澆入南瓜泥調制的金湯,色彩鮮明、顏值極高。“秘制醬椒蒸波龍”的創意來自風靡已久的“肉餅蒸膏蟹”,肉餡內調入菌粉,蒸熟散發著淡淡迷人菌香;將膏蟹換成波士頓龍蝦,頭尾挺翹,造型大氣;蝦肉圍邊,中間擺入現炒的青二荊條圈,鮮椒氣息濃郁,色調清新養眼,非常適合商務宴請。
黃才華在預處理食材時擅長“生腌”手法,將甲魚、娃娃魚等用于小炒菜的食材改刀成丁,加入拍碎的芹菜、香菜、洋蔥、胡蘿卜等蔬香料拌勻,再調底味腌制,既能充分去腥,又能使成菜帶上復合蔬香。特別是一款極為旺銷的改良版熗鍋小黃魚,改變了傳統熗鍋魚“先鹵再炸”的固有流程,先將小黃魚放各色蔬香料生腌一天,再炸至外酥里嫩,蓋上熗鍋料走菜,這是因為小黃魚個小、肉嫩,經不起“先鹵后炸”的磋磨,如此處理,魚肉完美去腥,又能保持形態完整不散碎。
黃才華
四川彭州人,1998年開始從廚,自2005年起先后擔任昆明鐵路賓館廚師長、成都潮皇閣酒樓川菜廚師長、遂寧湖韻賓館行政總廚、成都合一亭會所行政總廚、成都弗斯達酒店行政總廚,自2000年至今擔任成都觀錦臺花園餐廳行政總廚。
秘制醬椒蒸波龍
原料:波士頓龍蝦1只,豬前夾肉250克,二荊條辣椒100克。
調料:菌粉10克,雞精2克,味精2克,鹽2克,蔥姜末3克,料酒5克,蒜蓉10克,海南黃燈籠醬30克,湖南黃貢椒醬30克,蒸魚豉油10克。
制作:
1.豬前夾肉剁成餡,納盆后放菌粉、雞精、味精、鹽、蔥姜末、料酒攪打上勁,在盤中央圍成圓環狀,中間留出空白。
2.波士頓龍蝦宰殺后對半剖開、砍成小塊,將龍蝦塊切面朝上、蝦殼朝下,沿著“肉環”均勻擺放一圈。頭尾、蝦螯拉油備用。
3.鍋放底油燒熱,下蒜蓉、海南黃燈籠醬、湖南黃貢椒醬炒香,擺在龍蝦肉上,入蒸箱旺汽加熱6-7分鐘,取出淋入熱蒸魚豉油(用清水稀釋一下),擺上頭、尾、蝦螯。
4.鍋放底油燒熱,下二荊條辣椒圈輕炒一下,調入底味,出鍋盛在盤中央,撒上蔥綠絲,淋熱油激香即可。
龍蝦的鮮味在蒸制過程中得以充分保留,與秘制醬椒的復合滋味相互交織,形成一種獨特鮮香;肉餅的醇厚肉香則為菜品增添了厚重感,使得整道菜層次感更為豐富;中間點綴著輕炒斷生的二荊條辣椒,色澤碧綠,散發著青鮮氣息。
觀錦小炒娃娃魚
原料:2-3年生娃娃魚半條重約500克,仔姜丁10克,蒜丁10克,二荊條辣椒圈30克,美人椒圈30克,小米辣10克,鮮青花椒5克。
調料:泡椒20克,辣鮮露10克,雞精2克,味精2克,藤椒油2克,丁點兒牌椒麻雞汁5克,香油3克,白芝麻3克。
制作:
1.將娃娃魚斬成2厘米見方的丁,納盆后放入用刀拍裂的鮮二荊條辣椒30克、香菜30克、芹菜30克、洋蔥30克,調入鹽、味精、雞粉、蔥姜水、胡椒粉、料酒各適量拌勻腌約半小時,挑出蔬香腌料,薄薄拍一層生粉備用。
2.鍋放寬油燒至六成熱,下魚丁拉油至八九成熟,使其口感Q彈。
3.鍋留底油,放少許紅油、泡椒煸出香氣,下仔姜丁、蒜丁、二荊條辣椒圈、美人椒圈、小米辣圈、鮮青花椒煸炒出香,倒入拉過油的魚丁,調入辣鮮露、雞精、味精、藤椒油、椒麻雞汁翻勻,出鍋前撒芝麻、淋香油即可。
娃娃魚切丁后先生腌后拉油,口感Q彈、肉質細膩,加入三種辣椒圈爆炒,鮮椒氣息濃郁。
風味小煎甲魚
原料:黃甲魚1只重約1250克,青小米辣100克。
調料:美極鮮味汁15克,丁點椒麻雞汁5克,姜丁20克,蒜丁20克,干青花椒5克,雞粉3克,味精3克,藤椒油5克。
制作:
1.黃甲魚宰殺治凈,剁成2厘米見方的小丁,納盆后放入拍碎的芹菜、香菜、洋蔥、胡蘿卜、蔥段、姜片各約30克,調入料酒、雞精、味精、鹽各適量抓勻后腌制半小時。腌好的甲魚塊揀去腌料,入六成熱油炸至定型,撈出控油備用。青小米辣斜切成段備用。
2.鍋放生菜籽油燒熱,先下姜丁、蒜丁煸香,再依次放入干青花椒、甲魚丁、青小米辣段翻勻,調入美極鮮味汁、丁點椒麻雞汁、雞粉、味精快速翻炒出鍋氣,淋藤椒油出鍋裝盤,帶火上桌即可。
此菜突出青花椒的麻香和青小米辣的鮮椒氣息,調味時以美極鮮和椒麻雞汁為主味型,無須放鹽,咸菜色調清新,麻香突出。
一掌定乾坤
原料:基圍蝦250克,馬蹄100克,肥膘肉100克,泡好的發菜絲50克,南瓜泥25克。
調料:鹽5克,雞精5克,味精5克,益鮮素2克,胡椒粉1克,蔥姜水15克,雞油20克,豬油20克,濃湯200克。
制作:
1.基圍蝦去殼取肉剁碎,馬蹄、肥膘肉分別剁碎,將三者一起納盆,調入鹽、雞精、味精、胡椒粉、蔥姜水各適量攪打上勁,倒入熊掌模具內,抹平表面,覆膜入蒸箱加熱15分鐘,取出倒扣在盤內。
2.將發菜絲用溫水泡約15分鐘,擠干水分后蓋到“熊掌”上,前端點綴腰果作“趾甲”。
3.凈鍋上火,添入濃湯、南瓜泥,調入鹽、雞精、味精燒開熬勻,起鍋前放入雞油、豬油、益鮮素,勾薄芡后澆入盤中。
蝦膠馬蹄肉餅鮮美無比,金瓜濃湯色澤黃亮、富含維生素,發菜富含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咸菜的熊掌造型令人眼前一亮,極為吸睛。
怪味美蹄
批量預制:
1.將豬手燎凈余毛、沖洗干凈,對半剖開后入鍋,加寬水,放適量蔥姜、料酒焯透。
2.另起鍋放寬水,下入豬手,加蔥姜、香葉、八角、紅花椒、鹽各適量煮熟,撈出去掉主骨,砍成小塊放涼備用。
走菜流程:
1.取豬手塊250克裝盤。
2.盆內放東古一品鮮醬油10克、恒順香醋10克、家樂麻辣鮮露8克、白糖5克、小米椒末3克、香菜末2克、花椒面1克、雞精、味精、白芝麻、純凈水各少許調勻,走菜前再加入姜蓉、蒜蓉各1 5克攪勻,制成怪味汁,均勻澆淋在豬手上,頂端堆放香蔥花50克,稍加點綴即可走菜。
這款秘制怪味料集多種味道于一體,咸、甜、麻、辣、酸、鮮、香等味道相互交融又彼此平衡,使豬手的味覺層次異常豐富。
富貴三鮮燴裙邊
原料:發好的裙邊250克,方竹筍50克,蟹味菇30克,杏鮑菇30克,青紅椒各20克。
調料:豬油50克,雞油50克,泡姜30克,酸菜20克,野山椒30克,黃燈籠辣椒醬30克,丁點兒牌酸菜醬30克,生蒜蓉15克,毛湯750克,南瓜泥50克,雞精5克,味精5克、白糖3克。
制作:
1.發好的裙邊下入添有蔥姜、料酒的寬水鍋中焯水備用。方竹筍、杏鮑菇改刀成片,蟹味菇去蒂備用。青紅椒去掉兩端,修成長段拉油備用。
2.凈鍋上火,放豬油、雞油燒熱,下泡姜、酸菜、野山椒、黃燈籠辣椒醬、丁點兒牌酸菜醬、生蒜蓉炒香,添入毛湯燒開后熬5分鐘,過濾凈料渣,加入南瓜泥、雞精、味精、白糖燒開備用。
3.將焯水的裙邊、改刀的菌菇和竹筍下入酸湯中煨入滋味,盛入盤中,點綴拉過油的青紅椒段,帶火上桌即可。
自制酸湯酸辣濃郁,其味道能夠很好地中和裙邊殘余的腥味和油膩感,搭配筍片、菌菇同煮,口感層次豐富,可食性更強。
熗鍋小黃色
原料:小黃魚4條(每條重約150克),熟花生碎60克,小香蔥末10克。
調料:特粗海椒面250克,花椒面10克,孜然粉5克,雞精20克,味精15克,鹽5克,香油5克,花椒油5克,芝麻2克。
制作:
1.小黃魚宰殺治凈,納盆后放拍碎的芹菜、香菜、洋蔥、胡蘿卜、蔥段、姜片各約30克,調入料酒、雞精、味精、鹽各適量抓勻后冷藏腌制l天備用。
2.取腌好的小黃魚入六成熱油炸至外酥里嫩,撈出控油擺盤。
3.凈鍋上火,放雞油、豬油共約400克燒熱,下特粗海椒面小火慢慢煸炸出香,加入花椒面、孜然粉、雞精、味精、鹽炒香,出鍋前撒入芝麻,淋入香油、花椒油,鋪在小黃魚上。
4.頂端撒一排熟花生碎,點綴小香蔥末即可走菜。待客人將魚吃完后,端上一盤煮熟的抄手,拌入盤內的熗鍋料食用。
傳統版熗鍋魚多用鱸魚、草魚制作,先鹵再炸,然后蓋上熗鍋料。但小黃魚個頭較小、肉質細嫩,如果提前鹵制,魚肉極易散碎、不成形,因此黃大廚改為先腌后炸,魚身形態完整,且外酥內嫩,口感更佳。
腐竹牛尾
原料:生牛尾500克,鮮腐竹200克,二荊條辣椒50克,蔥段、姜片、蒜子各30克,芹菜段50克,香菜段50克,青紅美人椒段各20克。
調料:咖喱膏15克,花生醬5克,芝麻醬5克,黃豆醬油10克,李錦記排骨醬5克,李錦記柱侯醬5克,李錦記海鮮醬5克,辣鮮露3克,雞精3克,味精3克,菜籽油、雞油各30克。
制作:
1.生牛尾鋸成塊,在流水下沖約1小時,鍋加寬水,放適量蔥姜、料酒,下牛尾焯透,撈出控凈備用。鮮腐竹改刀成段,先拉油再沖水備用。
2.鍋上火放菜籽油、雞油燒熱,下二荊條辣椒段、蔥段、姜片、蒜子、芹菜段、香菜段煸香,下牛尾塊一起煸炒至表面微黃,下入咖喱膏、花生醬、芝麻醬、黃豆醬油、李錦記排骨醬、柱侯醬、海鮮醬稍微翻炒一下,添二湯沒過原料,調入辣鮮露、雞精、味精,倒入高壓鍋中,上汽后壓半小時。
3.高壓鍋放汽后開蓋挑出料頭,連湯帶料倒入炒鍋內,加入腐竹段、青紅椒段同燒2分鐘,勾芡后倒入保溫盛器中,帶火走菜即可。
牛尾富含膠原蛋白,燒透后肉質軟糯、膠質滿滿;腐竹的獨特豆香在燒制過程中融入湯汁、滲入牛尾,兩種口感碰撞、互補,豐富了就餐體驗。
水煮蘿卜小海鮮
原料:花蛤100克,大蝦5個,墨魚仔4個,濰縣蘿卜200克。
調料:姜末3克,蔥末3克,毛湯750克,鹽3克,味精3克,雞汁3克,雞油20克,豬油20克。
制作:
1.將濰縣蘿卜去皮改刀成二粗絲。三種小海鮮分別焯水至斷生。
2.鍋上火放雞油、豬油燒熱,下姜末、蔥末煸出香氣,添入毛湯750克,調入鹽、味精、雞汁,放入蘿卜絲煨至軟粑,再下三種小海鮮燒開后即可出鍋裝盤。
水煮的方式保留了小海鮮的原汁原味,濰縣蘿卜的特殊辛辣氣息在水煮過程中融入湯汁,與小海鮮的鮮味相互碰撞,形成鮮辣交織的獨特口味,咸鮮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