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探索宇宙一直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科技的日新月異,從宏偉的空間站、衛星的建造,到每一個精密的零部件、軟件的支持,航天探索的每一步成就都凝聚著無數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與智慧。
然而,你們不要以為這些尖端技術僅限于遙遠的太空。實際上,當它們落回地球,便搖身一變,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期,讓我們共同探索那些已經悄然進入千家萬戶的航天科技成果吧!
來自太空的“服裝設計師”
同學們,你們是否穿過氣墊式運動鞋呢?你們知道氣墊鞋的創作靈感是源于航天技術嗎?當時,科學家為了創造防撞抗壓的優質宇航服,而創新研發了把耐壓軟材料加熱軟化,在放入模具的同時吹入高壓氣體的工藝。人們將該技術引入到鞋身設計中,氣墊運動鞋由此誕生。
現代多功能的太陽鏡也有相似的經歷。太陽鏡結合了航天員頭盔及護目鏡的防紫外線技術、偏光技術、防霧技術,并利用了抗沖擊、輕質材料,最終“成長”為集多功能于一體的太陽鏡。
來自太空的“美食好滋味”
相信同學們都很熟悉泡面吧!干脆的面餅澆上滾燙的熱水,再加入“蔬菜包”,幾分鐘后,一碗香噴噴的湯面就完成了!我悄悄告訴你們:方便的泡面,里面蘊含著航天高科技,你們猜用了什么科技呢?

沒錯,就是冷凍脫水蔬菜技術,應用于泡面標配的蔬菜包中。脫水蔬菜因載人航天任務而發明。航天員在太空執行任務時需駐留很長一段時間。為維持身體的營養,便發明了冷凍脫水蔬菜技術。這項技術能去除蔬菜的全部水分、降低蔬菜重量,以便于長期儲存及攜帶。最令人驚喜的是,脫水蔬菜還能保留98%的營養成分。
另外,我們常喝的速溶咖啡、奶粉,其生產過程中應用了航天技術——噴霧干燥技術。
來自太空的“生活好幫手”
同學們,你們有睡過用記憶海綿制成的床墊嗎?記憶海綿是一種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它能在受到壓力和體溫的作用下變形,當壓力消失后,就能緩慢恢復到原始狀態,因此大家戲稱這種海綿“有記憶”。記憶海綿還有一個昵稱——太空海綿。那時因為很早以前,它在太空中被應用。但它在太空的“身份”是宇航員的座椅材料。當記憶海綿“返回”地球后,被改造應用為我們常用的床墊、枕頭、坐墊、靠墊。
煙霧探測器的出現,能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安全充當“保衛者”。它“誕生”的原因是為了探測航天器內部的火災情況。后來,它“回到”地球后,走進我們的家中,成為了生活的好幫手!
來自太空的“交通指揮員”
過去迷路時,我們靠問人來指引方向。如今,我們只需“詢問”手機即可。手機為何如此全能?其實,真正有大功勞的是衛星導航技術及通訊技術。這些技術因航天探索而誕生,并在生活中得以廣泛地應用,幫助我們定位、規劃交通路線、檢測路況等。
此外,車用潤滑油產品技術也源于航天潤滑油技術,在極端溫度下都能保持性能;無人駕駛技術借鑒了航天技術中的自主導航機控制系統,安全氣囊也源于太空探索的安全保護……航天技術為我們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沒想到,眾多現代應用竟都源自航天科技的探索。航天技術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得益于人類敢于探索太空。未來期待更多極具價值的航空科技材料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