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發布兩年之際,在社交網絡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關心“有沒有人用AI成功變現”。
2024年12月,AI創作者林晨(網名:土豆人)剛打完一場官司,關于他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權的事。
結果是好的,林晨被判勝訴。現在,他自我定位為“數字藝術家”,各大奢侈品牌、高端車企、新消費品牌都是他的合作伙伴。在新媒體發布圖片時,他會打上自己名字(Tudouman)的水印,并附上“AIGCArtist”(AIGC藝術家)的前綴。
但回看一年多前,在廣告公司待了7年的林晨第一次使用Midjourney等AI畫圖工具,從前廣告人、設計師需要花費一周甚至半個月畫的視覺圖,AI可能只需幾秒即可生成。這時他忍不住想:“那我以前熬的夜都算啥呢?”因為判斷技術會一直前進,林晨選擇從傳統廣告業辭職,加入AI創作者行列。
一年多前選擇轉型AI的綜藝導演陳坤,首先也是基于這樣的相信。妻子在互聯網大廠工作,他因此率先嘗試了眾多AI工具。20多年的從業經驗讓他敏感地察覺,AI生圖有著比傳統影視更高效的產出效率和低成本。一個細節讓他尤其印象深刻。
在電影《長城》的首映禮結束后,他曾向張藝謀導演發問,為什么不將“饕餮”做得更有智慧,類似“異形”?張藝謀告訴他:“因為現有的預算不支持。
這一回答讓陳坤意識到,特效的成本之高昂對電影從業者來說壓力很大,哪怕是大名鼎鼎的導演也不例外。
諸如Midjourney、Pika和可靈AI等AI平臺相繼出現,讓陳坤感到驚喜。他認為,AI生成CG特效是AI影視最大的優勢,預計可以將原成本壓至十分之一。于是,2023年下半年,陳坤決意轉型成一名AI影視創作者。
讓林晨與陳坤等人都甘愿拋下過去,投身于AI賽道,還另有一個大的時代背景發生:平臺對AI內容和技術的扶持。
早在2024年1月,抖音宣布與博納影業合作,成立了AIGC工作室,共同制作AI短劇。同年9月,另一個短視頻巨頭快手也啟動了“可靈AI”電影共創計劃,聯合李少紅、賈樟柯等9位知名導演,推出9部AIGC電影短片,內容完全由AI生成。
2022年年末,離開廣告公司后,林晨很快開始摸索AI工具,將AI生成的作品相繼發布在社交平臺上。
與過往在熙攘的寫字樓工位中間上班不同,他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工作伙伴也變得更簡單且智能:5臺裝有英偉達4090顯卡的電腦。
憑借AI天馬行空的創作,加上林晨的創意與美術功底,半年間,林晨逐漸在AIGC賽道找到了自己的風格,一種結合中式美學的“烏托邦般的夢境創作”。
2023年年初,他創作了一系列麥當勞的AIGC作品,例如,青銅器漢堡、傳世寶玉薯條、青花瓷可樂等。這系列作品讓他獲得了火爆的關注度。甚至連麥當勞官方都提出與他建立合作,進行聯合宣發。
與林晨相同,注意到AI生圖的大趨勢后,2023年年初,有設計基礎的大三學生ZayG也投身其中,運用AI工具畫圖、做音樂。他的社交媒體后臺陸續收到了可口可樂、聯想電腦和字節跳動等品牌方的AI平面設計需求。
另一位傳統廣告人阿米也在2023年年初開始學習AI軟件。2024年2月,他第一次在社交媒體上發布AIGC短片,一個暗黑懸疑系列的短片《潘多拉的紅燈籠》。與上述AI創作者相似,緊接著,阿米因為作品接到了來自品牌方的廣告需求,掙到了轉型AI的第一桶金。
“靠AI實現收入增長肯定是有的,每個月從幾萬塊到十萬塊左右。”阿米非常坦誠地說。
除了與廣告品牌方、政府等合作,ZayG表示,在AIGC領域的另一種普遍的掙錢方式是售賣AI模型,業內人士稱之為“煉丹”。他解釋,在AI畫圖軟件中,創作者的風格通常會被做成一個模型。很多“煉丹人士”會利用StableDiffusion訓練模型,再提供給他人繼續使用,根據模型使用次數收費。“(被)使用量大的創作者,一個月可以有幾千元的收入。”ZayG說。
更快的賺錢路子,還來自那些販賣信息差的人。AI屬于信息差較大、學習有門檻的領域,因此,在這一行,很多先掙到錢的人是邊販賣焦慮,邊賣知識、課程和信息差的。
2024年,AI看上去帶給了許多普通人機會。
近日,一位名叫陳云飛的大廠員工,因為女朋友拍照的需求,通過AI編程軟件CursorAI自制了一款App,名為“小貓補光燈”。11月,這款僅花1小時自制的App,進入了蘋果AppStore前20名應用,12月推出的Pro版成功登頂付費App榜單第一。
據媒體報道,這位離職后一直當數字游民的青年,在過去一年多來通過AI編程,獨立開發了4款App,成為第一批靠AI年入百萬的年輕人。與此同時,他借助AI開辟了一條全新的賽道——為了擁有版權,成立了一家公司。他既是老板,也是自媒體博主、開發者、求職平臺簽約講師和企業咨詢顧問。
陳坤在2024年推出了他的首部AI短劇《山海奇鏡之劈波斬浪》,以中國神話《山海經》為主題,獲得了5000萬的播放量。
陳坤介紹,這一短劇團隊僅10人,由導演、編劇、后期制作、配音配樂、AI生成組等構成。短劇獲得不錯反響后,陳坤即刻將10人的影視工作室原地轉型為“AI原生影視公司”。他相信傳統影視在AI技術加持下的魔力,也相信一個IP形成后的長期復利。在他看來,越是在AI內容創作大爆發的時代,精品AIGC影片和IP的價值越大。
毫無疑問,隨著AIGC的市場份額增大,內卷是一定會發生的。但換一種角度,AI藝術圈還有一個說法,叫“超級創作者”,特指一個人懂很多東西,擁有跨行業的能力。
相較于一年前創作中花時間等待AI生成大量圖片,林晨現在讓自己成為創作的主體,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后期制作與調整上。2023年8月,因為業務量太大,他成立了工作室,招了一位助理。至于工作室的法務等職位,都由AI承擔。
上述AI創業者形成的共識是:IP的價值在AIGC時代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一行變得更卷了,但都沒有影響到我,因為大家可以越來越便宜,但我是越來越貴的。”
林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