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僅可以幫助企業提升自身的運營管理效率,更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管理目標。所以對于企業而言,其需要認識到內部控制存在的意義和必要性,本文就圍繞這一話題進行論述,在總結目前多數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總結出具體的改進和優化措施,以期能夠為優化內部控制的實施提供一定的建議和思考。
無論任何行業、任何企業都應該高度關注內部管理控制工作的開展,結合自身的實際運營特點,打造與企業運營管理模式高度契合的內控體系,目的在于更好地認知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暴露出的隱患和風險,在優化內部管理流程的同時,保證企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內部控制對企業運營管理的重要性闡釋
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 高質量的內部管理控制可以幫助企業合理分配內部資源、科學分配內部機構,推動各個崗位在履責履職的情況下,推進重大事項的決策進程,確保各個層級的管理人員能夠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決策。
不少企業在實際運營管理過程中涉及銷售、研發和采購方面的業務,關聯的風險隨著業務的拓展也會不斷擴大,內部控制的順利實施,有助于企業及時識別和判斷出這些風險要素,積極幫助企業在后續做出正確的決策。
內部控制能夠輔助企業產出正確和真實的報告 很多企業實際從事的業務關乎民生,向外提供財務報告需要經過內部管理層審核以及第三方審計機構的檢驗,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企業出具報告的真實性自然關系到企業決策的合理性,也會對企業后續的發展和運營產生積極的影響。
因此,即便是從規避和控制風險的角度出發,企業也需要做好內部管理控制工作,明確不同崗位的職責范圍,保證財務報告呈現的科學性與真實性。
重視內控工作,有助于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讓企業高速發展 發展戰略可以被簡單理解為企業長期發展的目標,但是在具體執行和推進戰略的過程中,企業很有可能由于自身戰略貫徹的措施不夠完善、戰略不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導致其最終流于形式、難有價值。
而在整體指導方案和建議的影響下,企業需要定期對戰略方案進行動態化的評估與研究,及時對戰略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這是內部控制能夠達成的目標和效果,有助于提升企業應對風險的防范能力,更可以顯著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專業人才儲備不足 部分企業本身的發展水平較低,需要不斷提升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自身高新技術人才的儲備不足,促使其難以實現這一目標;一些企業因為缺少高質量的人才,缺少在此方面的培養投入,導致現有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難以支撐企業戰略的實現,也為內部管理控制工作的順利推進造成阻力。
企業沒有做到全員參與內控管理,內部控制制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部分企業雖然開始了內部管理控制建設,但是投資者本身對內控的有效性缺乏關注,內控規范的制定和落實充滿形式主義色彩;部分企業內控理念較為薄弱,高度集權的管理特征促使管理層在進行單獨決策的過程中,也需要獨自承擔風險,而廣大員工卻可以置之風險之外;分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專業性不足,導致內部管理控制觀念不夠深入,實際發現問題以及對相關制度貫徹落實能力有所不足,影響到內部管理控制的效率。
企業信息系統建設不到位,沒有辦法及時傳遞各項信息 部分企業在內部運營管理的過程中,表現出部門信息溝通不及時、不到位,信息技術應用不合理、信息系統維護缺位的現實情況,導致企業內部運行效率明顯降低,甚至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問題。
另外,如果企業當中的信息傳遞不到位、不及時,很有可能引起企業戰略執行不一致的問題,導致管理層無法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企業內部信息傾斜不合理。
企業當中缺少完備的監督控制體系 一些企業對內并沒有構建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對各個部門的職能履行情況缺少必要的監管,甚至于已有的審計部門也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和功能。
部分監督機構出于利益所需,沒有辦法對所有的策略執行進行監督,影響到企業內部監督管理的有效性;企業當中各種監督管理職能所執行的標準有所不同,導致其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因為無法統一而影響交流效果。
對財務的管理控制不到位、不規范 財務是企業運營管理的重要支撐以及保障,任何企業的運營管理活動都需要資金的支持,但是很多企業目前存在著財務管理控制不規范、不到位的情況,主要表現在:
部分企業對于資金的使用缺乏系統的規劃和管控,部分項目甚至會因為資金不足無法順利開展和推進,最終給企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部分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產出周期長、轉化壓力大,所以出于利益和發展所需,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產品研發和創新維度,導致產品和服務的同質化十分嚴重,財務管理工作拘泥傳統,難有突破。
對企業文化的培訓不夠重視 部分企業內部控制人員更加熟悉業務、財務領域的知識,對經營管理的專業領域比較陌生,法律意識不足,會影響到內部管理控制功能以及價值的最終實現;一些會計人員本身持有的思維缺少獨立性,也無法做到居安思危,而任何財務信息的產生、信息的共享與失效,都會影響到財務報告產出的準確度、真實性,也會影響到戰略決策的生成;企業文化本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優秀傳統,是對一家企業經營理念的最好詮釋,但是在一些企業當中,因為會計工作者和管理人員本身缺少法律素養以及文化內涵,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都有著明顯的不足,自然會制約內控、會計管理等一系列企業功能和價值的最終實現。
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優化之道
制定科學且合理的人力資源計劃,注重人才培養和隊伍組建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持,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計劃,可以幫助企業完成人才的儲備工作,同時實現對人力成本的有效管控。
企業需要提升內部工作人員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通過針對不同的崗位開展差異性的培訓,實施必要的獎懲激勵機制,調動其在實際開展工作過程中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及時了解企業在人才方面的需求,通過選擇靈活的招聘方式,確保企業人才數量的穩定和持久,也確保企業擁有滿足發展中所需的人才儲備,推動企業戰略目標最終可以實現。
提升企業內部全員內控意識 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自然需要企業內部全體工作人員的高度配合,提升全體工作人員的內控意識十分必要。
企業需要組織內部工作人員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學習,積極對內宣傳內部控制工作的必要性,優化所有工作人員的意識形態;企業需要對內部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做出正確的引導,鼓勵其積極掌握專業的技術和知識,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的業務能力和水平,確保內部所有工作人員都能了解戰略和內部控制之間的聯系,提高企業運作的整體效益。
優化信息管理,做好交流溝通 隨著我國互聯網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產業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其對于推進行業發展會產生極為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但是信息技術本就是一把“雙刃劍”,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企業需要落實內部管理控制,做好風險防范。
于企業而言,其需要對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進行跟蹤,做好應用測試,對相關數據做到及時匯總、及時備份,避免出現信息泄漏;企業也可以借助網絡媒體、社交論壇以及電子郵件,促進部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推動彼此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及時傳遞。
加強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有效監督和管控 企業對內需要完善內部控制和監督機制的建立,形成長效的內部監督和控制體系,避免薄弱的監督管理給企業造成一系列不利的影響。
企業需要持久和長期進行監督管控,加強對會計業務的記錄控制,規避臨時設置監督管理機構——這一情況;企業需要嚴格貫徹落實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基本原則,同一項經濟活動的若干個步驟需要委托給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崗位去完成;加強企業對于各種審批流程和權限的管控,同時對各個層次管理人員的職權進行規范,規避任何濫用職權的行為,推動企業內部各項政策的有效落地、順利執行。
加強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以及產品服務的有效研究 管理層針對企業的支出情況需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審批,防止出現超支,更要對預算結果進行精確的評估,有效解決預算偏差方面的問題;企業需要構建完備的預算管理體系,落實崗位責任制,在授權使用預算方面,通過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的方式,全面、正規地管理企業預算;嚴格遵守新會計準則,對內設置資金業務回撥機制,通過定期盤點和清查資金,加強財會監督責任的履行,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益;注重研發成果的轉化及關鍵研發環節的控制,確保在遇到相關問題的第一時間就能解決問題,推動企業實現穩定發展。
重視企業文化的培育,提升內控人員的工作能力 企業需要積極為廣大工作人員創造優良的工作環境,積極通過舉辦多樣化的活動,提高內部工作人員的凝聚力。
調整和改變企業被動執行內部管理控制制度的情況,提高廣大工作人員通過激勵措施而主動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企業需要積極總結內部文化、提取核心價值,圍繞文化生成專屬于企業的規章、制度,提升員工對企業的認可度和歸屬感;管理者需要以身作則,認真貫徹落實企業當中的各項內部管理控制制度,予以其明確的獎懲約束,不斷贏得基層工作人員的信任和支持。
企業需要高度重視內部管理控制工作的開展,在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基礎上,增強全體工作人員的內控意識,及時規避內控工作暴露出的不足。與此同時,企業還需要關注內部創新研發工作的開啟,同時加強人力資源以及資金管理,為社會產出更有影響力、更加安全的服務和產品,讓企業最終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