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浸種和增溫播種影響赤皮青岡種子萌發特征及相關內含物含量和酶活性變化的生理機制,為提高其發芽率和整齊度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成熟的赤皮青岡種子為試驗材料,設置2種播種溫度和4個浸種時長的兩因素析因設計實驗,播種后定期觀測種子發芽情況,并隨機選取種子測定其內含物含量和酶活性。[結果]不同浸種水平下增溫播種的赤皮青岡種子初始萌發時間提前,長時間浸種加增溫播種能有效提高種子平均發芽速度,縮短平均發芽時間,提高種子發芽率。赤皮青岡種子萌發過程中內含物含量和酶活性在不同浸種和播種溫度處理下變化規律基本一致,淀粉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趨勢,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氨基酸含量和CAT、POD、PPO活性總體呈波動下降趨勢,SOD活性則保持動態平衡。浸種處理對赤皮青岡種子萌發過程中內含物含量和酶活性無顯著影響,增溫播種能有效將POD活性到達峰值時間提前,且浸種時間越長到達峰值時間越早,同時淀粉水解速率更快,氨基酸波動變小消耗變大,促使種子更易于打破休眠,更快萌發。4月種子集中萌發期,可溶性糖含量越高萌發整齊勢越差,氨基酸含量和PPO活性越高初始發芽時間越早且發芽持續時間越短,此外PPO活性越高發芽勢越大。[結論]長時間浸種配合增溫播種能有效加快發芽速度,提高發芽率和整齊性。赤皮青岡種子在苗床加小拱棚增溫播種條件下,浸種48 h種子初始發芽時間最早(82 d),發芽率最高(71.00%),萌發指數最大,萌發能力最強。
關鍵詞:赤皮青岡;種子萌發;浸種;增溫;內含物;酶活性
中圖分類號:S792.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1498(2025)01-0106-10
種子萌發過程受溫度、水分、光照以及種子內部營養物質、酶活性和生長激素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解除種子休眠常用的方法有光照處理、溫度處理、浸種處理、硬實處理、無機化學藥物處理和激素處理等。溫度是種子休眠變化的主要調節因素,種子萌發過程巾,溫度的高低會影響對各種生理生化反應起關鍵作用的酶的活性,溫度過低時,較低的酶活性不足以催化各種代謝反應的有效進行,溫度過高則會導致酶變性失活。板栗、榛子、橡實等有種皮機械障礙的種子,溫度處理并不能有效改善種子萌發的問題,除了人工損傷種皮等低效處理方法外,浸種可以讓種子加速吸收水分,種皮膨脹軟化,更加便捷的打破種皮機械障礙。同時,浸種處理可以增強種子水解酶活性,胚乳貯藏的不溶性物質也逐漸轉變為可溶性物質,達到有利于種子萌發的狀態,從而使播種后發芽率提高,出苗快且整齊。種子萌發過程中伴隨著呼吸代謝、貯藏物質代謝及轉化等一系列復雜而有序的生理變化,探討參與這些生理活動的內含物和酶活性的變化,有助于更好認識種子萌發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