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節將至,每到這個時候,人們總是逐漸忙碌起來準備各種年貨。裝飾家里的“福”字、春聯;帶著美好寓意的年桔、年花;餐桌必備的煎堆、糖環,每一樣都為新年增添一份特別的節日氣氛。
在廣州,人們是去哪里采買年貨的呢?說到這,就不能不提廣州幾條極具特色的“年貨街”,人們能在這些大街小巷里“一站式”采買年貨,輕松置辦春節期間的一切吃穿用度。
行走在“年貨街”里,你不僅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叫賣聲,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還能感受到廣州人對傳統節日的尊重、重視和熱愛,體會地地道道的廣府年味。本期,讓我們一起隨“廣青融媒”紅領巾小記者,探尋廣州特色“年貨街”。
名副其實的廣州“花街”

嶺南花卉市場設有鋪面438間、攤位1900多個,中心花市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這里花卉品種齊全,是全國花卉的主要集散地。
小記者探營
廣州市白云區廣大附中實驗小學 張芯瑤
指導老師:黃寶青
說起廣州,可享有“花城”之美譽!買年花是廣州人過春節的“頭等大事”。我來到嶺南花卉市場,一進去,只見眼前一片五彩斑斕——粉似霞的杜鵑、紅似火的冬青、紫色的蝴蝶蘭、七彩的三角梅……陣陣花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這里還臨近廣州花卉研究中心,有很多特別的花卉,以紅掌為例,就有紫色的、翡翠綠色的、巧克力色的等罕見品種。一家店鋪的老板告訴我,很多學校都會組織學生來研學,同學們常常會問一些有趣的問題,比如能不能培養出比樓房還高的紅掌?老板總會耐心地告訴大家,很多花只要用心去養,都能長得很好,哪怕是嬌貴的蝴蝶蘭,只要注意溫差和澆水次數,它的花期也可以有6個月長。
廣州人種花、賞花、愛花的歷史已逾千年,買年花更是充滿粵韻的民俗傳統。在探營期間,我了解了很多關于年花的知識,也選購了一盆喜歡的年花,我希望過一個充滿花香,充滿美好和祝福的吉祥之年!
廣州最有“味道”的古街

一德路被譽為廣州最接地氣的“年貨一條街”,海味、糖果、餅干……各式年貨應有盡有。2000年,這里被定為廣州市特色商業街。
小記者探營
廣州市海珠區知信小學 郭姿妍
指導老師:鐘瓊
鮑參燕翅,有!芝麻綠豆,都有!一德路是廣州人口中大名鼎鼎的“海味街”,由于這里緊貼著珠江邊,便于貨物交易,所以也是著名的商貿古街。
春節快到了,一德路上也熱鬧了起來。店主們把滿滿當當的貨品挪到店門口以吸引客人,店內更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我認真觀察了一番,這里售賣的年貨可真不少,從海味干貨,到傳統食品,再到糖巧餅干,各種品類應有盡有。
我陪著父母走進一家海味干貨店,看到有外國客人也在采買。店主陳先生向我們介紹,一德路體現著廣州最本質的“包容之度”,現在不僅廣州人在這里經商買賣,許多外地朋友也前來學習、創業,甚至外國客人來廣州旅行時,也會來買一些手信。
走在一德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沉浸在濃濃的節日氛圍里,深刻體會到廣州這座城市的生活氣息,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更是精神文化的傳承與展現。
這里“中國紅”連成片

德寶交易市場緊鄰一德路,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發展起來的文具及飾品批發集散地。每逢春節,這里都會掛起連片“中國紅”,售賣“福”字、燈籠、春聯等裝飾品。
小記者探營
廣州市黃埔區會元學校 王茗依
指導老師:蔡淇苑
沿著一德路一直往東走,便是德寶交易市場了。走進其中,一片“中國紅”映入眼簾,紅色的“?!弊?、紅色的掛件、紅色的春聯……到處洋溢著喜慶洋洋的氣氛。這里一樓集中售賣過年裝飾品,二樓、三樓、四樓則售賣工藝品。
德寶交易市場的物品不僅質量好,也很便宜,店主們接待顧客也熱情、和善。我采訪了其中一名店主,他說:“我在這里開店已經12年了,生意一直不錯。每逢春節前夕,賣得最好的商品一定是‘?!郑@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符號,寄托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p>
我跟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從一樓逛到四樓,又從四樓逛到一樓,東看看、西瞅瞅,一路不亦樂乎,最終滿載而歸。貼“?!弊?、寫春聯是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案!弊值?,年就到,同學們不妨來德寶交易市場挑選喜歡的“?!弊趾痛郝摚谛碌囊荒旰图胰艘黄稹伴_門迎?!卑桑?/p>
衣香鬢影中的年貨盛景

十三行商圈主要由新中國大廈和紅遍天大廈構成,這里是廣州歷史最悠久的服裝批發集散地,每天進出貨物數千噸,人流量達數十萬人次,服裝遠銷海內外。
小記者探營
廣州市白云區廣大附中實驗小學 張生生
指導老師:張成勇
備年貨就像春節這場傳統慶典的歡樂前奏,在眾多的年貨采購地中,十三行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十三行,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商業街區,曾經是廣州對外貿易的重要窗口。如今,它成為了人們置辦新年衣服的熱門去處。這里,一間間店鋪緊密相連,店內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衣服,仿佛是一個巨大的時尚衣櫥。
我走進一家頗具規模的服裝店,店主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伯伯,我好奇地問他:“您在這兒開店多久啦?”“我在十三行開店快二十年啦,見證了無數顧客在這里挑選到滿意的衣服。你看,紅色就是大家在春節最喜歡的顏色。我感覺自己的店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特別有意義。”店主說。
在十三行逛了一圈后,我感受到了濃郁的年味。這里的衣服不僅僅是商品,更是承載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憧憬。它們像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傳遞著親情與友情,讓人們在新的一年里以嶄新的形象迎接未來。
油角飄香年味濃

海珠區同福路一帶的巷子里藏著很多食品店,專門售賣油角、煎堆等傳統小吃。每逢春節前夕“開油鑊”,廣州街坊總是如約而至,來品嘗這份獨特的年味。
小記者探營
廣州市南沙區金隆小學 曹浚偉
指導老師:黎莉娜
年味離不開“炸”這個字。在廣州,想要感受最地道的年味,同福路一帶是個好去處,這里的食品店售賣的油角、蛋散、糖環、煎堆、酥角、笑口棗和豆沙角,每一口都是傳統手藝的精華。
我采訪了英記食店的店家李婆婆,她告訴我,油角又叫“角仔”,是廣州人過年必不可少的賀年食品,歷史悠久。油角里面裝滿了花生碎、芝麻等餡料,下油炸過后像金色的荷包,寓意“恭喜發財”。英記食店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一直傳承著最正宗的制作工藝。這里還不時會有外國游客來探店,人人嘗過油角后都會豎起大拇指。在采訪時,一位英記食店的熟客陳爺爺告訴我,他在這里購買傳統小吃幾十年了,這些熟悉的味道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認為這些傳統小吃是最能代表廣州的特色名片。
通過這次采訪,我覺得每一種傳統小吃背后都有無數的故事和繁復的制作工藝,人們不僅是在品嘗美食,更是在傳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