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嫦娥”“玉兔”“祝融”等名字,同學們是否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中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然而,細細品味,我們會發現這些名字還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主角。中國航天科技的“代號”有何寓意呢?本期,讓我們一起來探秘航天科技與傳統文藝“組CP”的故事,感受動人的“中國式浪漫”。
“長征”路漫漫,“神舟”赴星河
相信同學們對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都耳熟能詳,但同學們知道“神舟”一名的由來嗎?“神舟”一詞出自司馬遷《史記》中的“中國名曰赤縣神州”。“神州”指的是中國,而“州”與“舟”同音,“舟”有“船”的釋義。飛船名為“神舟”,則蘊含將宇航員穩當地送至“天宮”的寓意。
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需要由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長征”一名取自毛澤東的《七律·長征》,寓意中國航天事業能繼承萬里長征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難,不懼任何艱難險阻。截至2024年12月5日,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進行550次發射!
“天宮”高閣上,逐夢尋蒼穹
當神舟系列載人飛船“上天”后,航天員就能來到中國人在太空的“家”——天宮空間站。“天宮”是中國人自主創建的空間站,由天和核心艙、夢天實驗艙、問天實驗艙、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和天舟系列貨運飛船五個模塊構成。
天和核心艙是“天宮”的智慧大腦,其它飛行器都會與它組合。航天員“上天”后會長期駐留于此。夢天實驗艙與問天實驗艙,顧名思義就是進行各種科學研究的場所。天舟系列貨運飛船是“太空快遞員”,主要負責運送物資。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天宮又名“紫微宮”,是天帝居住的宮殿。《后漢書》中有記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天宮”的命名,一方面寓意對未知太空的探索,另一方面也有讓航天員在太空生活舒適之意。
同學們,猜猜“悟空”是什么航天器的名字?
“悟空號”是中國研制發射的首顆空間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號”一名取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里齊大大圣孫悟空的名字。書中記載,孫悟空具有一雙“火眼金睛”。取名“悟空號”寓意探測衛星也能用它的“火眼金睛”準確識別太空中暗物質的蹤影。另外,“悟空”一詞的解析,具有領悟、探索太空之意。
“嫦娥”奔月去,“玉兔”常相伴
古有嫦娥為“愛情”奔月,今有“嫦娥”為探索奔月。“嫦娥”系列人造衛星是中國研發的月球探測器,其名正是取自家喻戶曉的中國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有嫦娥,那就應該有玉兔。玉兔在中國神話故事中是居住在月宮里,負責搗藥的仙兔。“玉兔號”月球車是月面巡視器,可對月球表面開展探測任務。玉兔純潔、敏捷的形象與月球車的構造與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更有意思的是,神話故事中曾記載嫦娥居住在廣寒宮,因此“嫦娥”系列人造衛星降落在月球的區域,被稱為“廣寒宮”。
“鵲橋”來牽線,地月來相會
鵲橋是中國神話故事中,鳥神受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感動而派喜鵲搭成的橋。如今,“鵲橋”成為地球與月亮溝通的橋梁。“鵲橋”是中國首顆、也是世界首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當“嫦娥四號”前往月球時,“鵲橋”作為地月通訊和數據中轉站,會將處于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數據實時傳回地球,負責保障地月之間的通信。
同學們,猜一猜探索太陽的航天器會以什么神話人物來命名?
“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羲和號”是中國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其名源自古代神話中太陽女神羲和的典故,象征中國對太陽探索的開始。
“天問”致未來,“祝融”探真理
很快,中國的太空探索之旅便前往其它行星。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后續行星任務將依次編號。
“天問”一名源于屈原創作的長詩《天問》,該名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在首次火星探索之旅中,中國還為“天問一號”探測器配備了“祝融號”火星車。重達240公斤的“祝融號”火星車是中國第一個能在其它行星上運行的巡視器,可在火星表面開展各項科研探測任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祝融被尊為火神。“祝融號”一名,寄托了點燃中國星際探測火種的美好寓意。
中國航天器的命名靈感,無論是源自古典詩詞的瑰寶,還是脫胎于神話故事的傳說,這些文學作品無不蘊含著大眾對探索未知世界、了解浩瀚星空的向往,體現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浪漫。
過去,科學技術尚未成熟,人們將愿望寄托在文學作品中。如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拓展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邊界,于是,大家將前人的那份美好憧憬,通過命名的方式,寄托在航天器中。中國航天事業今日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不僅僅屬于當代的我們,更是與前輩們不懈奮斗、持之以恒的辛勤付出緊密相連,不可分割。這就是中國航天的“中國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