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5日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在介紹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這為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旨在提振市場信心,推動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宏觀經濟目標方面,從經濟增長目標來看,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既能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也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的支撐。通過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穩定市場預期,增強投資者對宏觀經濟基本面的信心。
從財政政策來看,2025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新增政府債務總規模達到11.86萬億元,比2024年增加2.9萬億元,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加大。同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通過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消費政策、優化消費環境等措施,并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兩重”建設等。這些措施將有力推動經濟增長,為資本市場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
從貨幣政策來看,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提振消費以及民營、小微企業等的支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資本市場相關政策目標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制度,加快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這些舉措旨在提升資本市場的穩定性和活力,增強市場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同時,“穩住樓市股市”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總體要求,顯示出政策層對穩定資產價格、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制度:提升市場效率和活躍度,增強市場對內外部沖擊的韌性,助力上市公司通過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盈利能力,引導更多資源向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領域聚集。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要支持科技創新: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鼓勵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加大對科技企業的融資支持等,為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動科技板塊成為市場的投資主線。
筆者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上述宏觀經濟目標以及涉及資本市場相關政策將有助于穩定宏觀經濟預期,提振資本市場信心。
一是穩定宏觀經濟預期:明確的經濟增長目標和積極的宏觀政策為市場提供了穩定的預期,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減少,從而增強投資意愿。
二是提升市場流動性: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增加的財政支出將釋放大量流動性,為資本市場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提高市場的活躍度和穩定性。
三是增強企業盈利預期:政策支持將有助于企業擴大生產、提升創新能力、降低融資成本,進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價值,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市場。
四是改善市場風險偏好:一系列積極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將提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使大家更愿意承擔一定的風險來獲取更高的投資回報,推動市場整體估值水平的提升。
一系列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將對資本市場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有助于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優化市場生態:通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建立長周期考核機制,避免短期行為,增強市場的穩定性,為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公募基金、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是資本市場最為重要的中長期資金來源,中長期資金的投資決策傾向于“價值投資”而非“價格投機”,這對于資本市場穩定運行和健康發展起到關鍵作用,有助于提升資本市場的整體質量和功能。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將改變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促進價值投資理念的深入人心,提高市場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快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更好的滿足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有助于提升中國金融市場的整體競爭力,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流入。截至2024年底,有866家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獲得了投資資格,外資通過QFII、滬深股通這兩個渠道共持有A股市值大約3萬億元,顯示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吸引力。
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制度,有助于引導資源向新興產業和關鍵領域聚集,提升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并購重組的活躍,將促進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例如,2024年上市公司實施分紅2.4萬億元、回購1476億元,均創歷史新高,顯示了企業盈利能力和市場價值的提升,增強了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
促進科技與產業創新:通過多項措施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如多標準結合“加快健全科技企業支持機制”,股債聯動滿足新質生產力企業融資需求,培育長期資本與耐心資本,完善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循環,支持工具創新等。加大政策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等,推動算力與大模型、消費科技融合、現代服務產業鏈等新質生產力賽道的發展,推動市場風格向成長性投資傾斜。同時,通過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向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投資布局力度,支持科技、綠色產業領域高效整合重組,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增強中國資產的全球吸引力:通過完善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優化投資生態,從政策層面解決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問題,有助于提升中國金融市場的整體競爭力和穩定性。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和經濟的持續復蘇,中國資產的估值有望得到提升,吸引更多的外資配置中國資產,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2月10日,國務院常委會審議通過《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中國上市公司。
總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穩定宏觀經濟預期、提升市場流動性、增強企業盈利預期和改善市場風險偏好等機制,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從多個方面對資本市場產生積極影響,推動資本市場的穩定、高效和可持續發展,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未來,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實施,資本市場有望在2025年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和市場變化,合理調整投資策略,以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同時,相關部門也應繼續加強政策協調和落實,確保政策效果的最大化,促進資本市場的持續繁榮。
(作者為高級經濟師,鄭州經貿學院經濟學院副院長、期貨產業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