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奔騰不息,足音鏗鏘有力,2025年,新型電力系統大潮奔涌,“兩個標桿”建設縱深遞進,追“風”逐“日”的風光答卷如何在點亮綠色希冀的新征程上更加躍進出彩?透視“風光”再起的“開年大戲”,國網冀北張家口風光儲輸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然感到,這一年,這一群人,勢必將以更具創新精神和科技含量的成果,在平凡與不凡中“筆”走龍“蛇”、藍圖可期。
職責所在 攻堅向新
1月25日,壩上迎來大風降雪,氣溫驟降至零下33度。在孟家梁示范區F044風機運行現場,茫茫風雪中,剛剛打贏多套風機家族性缺陷消除、冀北首次調相機首檢等重大“攻堅戰”的設備檢修中心團隊個個都是滿臉霜花。
“這臺風機曾是國內最大陸上風機,受廠家重組、組件停服等制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我們歷經數月苦戰,逐節打通不同廠家設備間主控-機側-網側-送出鏈路,勝利實現并網運轉,用首臺(套)設備自主修復典型案例為即將展開的構網型風場建設獻上了一份厚重的‘奠基禮’”。風光儲輸公司設備檢修中心主任李明說,
把思想統一到上級對形勢的科學判斷上來、把行動落實到工作部署中去,遵照公司黨委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定位規劃,風光儲輸公司在持續打磨思考、也在反復交流碰撞中學懂弄通做實,成功將登高核心內容“風光儲技術升級與創新標桿示范工程”納入張承科技創新示范工程,進一步融入國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體系。
“2025年,我們將著力強化“科技創新+工程建設”雙軌推進定期會商機制,進一步做實做細工程建設、創新攻關和風險防控各項工作,持續產出有影響力的典型成果,全力以赴在最近地方、最優場景打造出最佳實踐”。風光儲輸公司董事、黨委書記張東暉的話振奮人心。
使命所在破題向前
風光儲輸公司2025年工作會議,在深入貫徹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兩會”精神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把握戰略主動、系統布局和標志成效,全力打造冀北新型電力系統“源”端典范,并就高標準、創造性落實上級部署作出一攬子安排。
會議落下帷幕的第二天,就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與新型技術裝備試驗實證,支撐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風光儲輸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電工所舉行會談,并達成進一步深化合作的良好共識。
作為新能源發展的“黃金搭檔”,儲能產業一直是業內關注的重要焦點,也是風光儲輸示范引領的重要組成。2015年1月1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風險評估規范》等15項企業標準正式印發。作為工程化應用支撐單位,風光儲輸公司已率先開展了國內新一代兆瓦級全釩液流電池、國產首套超級電容新型調頻系統測試,完成了國內首次鋰電池簇級安全熱失控試驗,獲得了行業內外廣泛關注。
在工程儲能電站,風光儲輸公司專項負責人史學偉介紹說,圍繞新型儲能、構網型控制等方向,聚焦全過程管理、標準細則等重點領域,風光儲輸公司加大專業團隊建設和成果培育,全面搭建高效智慧的新能源儲能場站管理模式和源端范式,形成了全要素指標體系。
“2025年,我們將緊盯國網公司新型儲能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要求,結合‘規模多樣共享’冀北儲能發展實際,依托37兆瓦儲能續建工程,科學考量氫儲、飛輪儲能和超級電容等新型儲能特色優勢,深化新型儲能實證測試平臺建設,將其鍛造成為推進風光儲輸發展的強勁動力和優質基礎,努力在國網公司賽馬考核中提升更多貢獻度。”風光儲輸公司總工程師龍凱華向我們進一步介紹說。
價值所在登高向上
堅持踐行最先進理念、示范最先進技術、引領最先進模式。難得的時與勢,不僅要求風光儲輸公司立足示范引領、技術創新,一以貫之做強“含綠量”、還要圍繞“應用數據、聚合資源、探索轉型”綜合考量,努力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做優“含金量”。
春發其時,萬象更新,行走在蛇年伊始的“風光戰場”,不論在項目踏勘工作現場、還是在調試驗證火熱一線;不論在科技提升平臺案前、還是在運行維護廊道區間,一股抓實干好、搶前抓早的工作熱潮撲面而來。
2月3日,農歷大年初六,也正值“立春”當日,雖仍處在春節假期,但風光儲輸公司財務部主任劉海旭正抓緊編制張承工程資金計劃方案,以便節后上班即可迅速展開商務談判。“公司要求要把抓實做好張承工程等重點任務作為試金石、磨刀石,堅決確保早出碩果,財務工作不能拖后腿,更不能有閃失”。隔壁辦公室,科技部主任才鴻飛也沒有閑著,他進一步介紹說,“我們的‘高效高可靠低壓交直流微電網示范應用’課題去年榮獲了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也得到了王成山院士等專家團隊認可,今年,我們將再接再厲,全力沖擊省部級一等獎,同時,也將高質量開展高慣量調相機國重項目研究攻關”。
“立”是開始,“春”是希望。“抓實做好冀北‘兩會’部署,瞄準從組織到創造,從內容到形式,從理念到實踐的更高標準,風光儲輸將堅持資源向‘重大示范’聚集,攻堅向‘登高轉型’發力,將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統一于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努力為爭創“兩個標桿”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張東暉堅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