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巴士
在比亞迪,豬兒蟲般的云巴
肚量驚人,持續吞進:專員
文員、倉管員還有調機員……
不斷吐出:焊工、鉗工
沖壓工以及維修工……
短而肥的車身,分流古怪的方言
舒適的座椅,承接胖胖瘦瘦的欲念
臉上的愉悅如彩霞,通達的
幸福,在換乘的站臺上流轉
他們的理想從未變節,一直仰仗
云巴在廠房、宿舍以及食堂
之間切換,將生活與工作的間距
縮短又拉長
摘蟠桃
綠樹提著燈籠,引誘我摘取
高處的金黃。包漿的甜蜜
為我的口舌剔除苦膽
每一株都出生低微,如養母般
開枝散葉,那些鼓吹分裂的風
此刻被密匝匝的樹墻瓦解
人留歡聲,世外的幽勝
源于此刻的拿起和放下,源于
香氣的裊娜與綿延
踏青
天空清遠。高枝織就的花網
試圖過濾飛鳥的對白
此刻,季風捎來的口信
惆悵又溫軟
小雨初歇。路旁的櫻花樹
著粉黛、穿紅裙、披白紗……
每一株都是我轉世的姐妹
許多虛構的秘密
正向這個三月敞開
嵐靄、草甸、蜂蝶都來
爭當旅伴。我們潛入這片
斑斕的花海,像歡快的嘆詞
把整個春天贊遍
踩街
從農事中抽出筋骨,把身段
裝進竹扎的火獅、毛驢和旱船
舞者的腳步像烙鐵
熨熱三街六巷
鑼鼓要用威風敲打,毛驢
要用倔強趕
火獅要用靈魂舞,要拿捏好
輕重緩急,每個環節都藏著玄機
好時光披紅掛綠,踩街者
漾開一條流動的河。大頭娃有學識
高樓舉著的旗子,在日光下
不斷飄動
喜劇急于收梢,像一場好夢
還沒做夠。倒掛的燈籠
作壁上觀,旋轉的傘花
被花鼓燈唱詞灌醉
古裝女模
測光、布景、掌燈
助理支好唯心的三腳架,一再
朝她的粉面舉起反光板,大背包
還裝著精良的武器
簪花和耳飾明艷,身上的華服
年代不詳,鏡頭數次將她置于靶心
接受反復掃射,美的捕手
不厭其煩地按下快門
仿佛來自晚清、宋朝
或更早的大唐。她們營造搶眼的
美人照,時刻提防游人搶鏡
讓這些仿古的劇情穿幫
煉丹湖畔
群峰托住近在眼前的玉戈
滿池碧翠正接受教義的研磨
也接受高堤大壩的馴養
曲徑串聯的翡翠樓、水天居和煉丹臺
生產空山的美學,來自良藥坪的風
摟緊迎客松跳舞,引發云海的多動癥
雪花已發酵,順流而下的羊脂玉簾
有排簫般的姿容,那些清冷的聲線
在石縫間持續燃燒
也在持續變薄
劉應姣,毛南族,貴州平塘人,現居安徽合肥。中國作協會員。有作品發表于《詩刊》《民族文學》《作品》《清明》等。著有散文集《低處的燈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