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
2024年12月,《咬文嚼字》編輯部評選出“2024年十大流行語”,下面是對其中一個流行語“松弛感”的闡釋:
“松弛”既可指不緊張,也可指不嚴格。如今的“松弛感”一般指面對壓力時從容應對、善待自己,不慌張、不焦慮的心理狀態。
請以“松弛感”為話題,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文體自定(詩歌除外);②內容健康積極;③有真情實感;④不要套寫、抄襲;⑤不少于600字。
這道作文題材料源于“2024年十大流行語”,貼合時代脈搏。“松弛感”這一話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可以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在壓力環境下調整心態,找到適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培養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從而健康成長。
作文的話題是“松弛感”,需要圍繞這一關鍵詞展開寫作。材料闡釋了“松弛感”的主要內涵,即面對壓力時從容應對、善待自己,不慌張、不焦慮的心理狀態。這就要求在寫作過程中,要緊扣這一心理狀態進行描述,分析或闡述其意義與價值等。
具體立意可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
1.學習壓力與松弛感:初中學習壓力較大,可以探討如何在繁重的學業中找到平衡,保持松弛感。例如,通過合理安排時間、參與課外活動等方式緩解壓力。
2.人際關系與松弛感:初中是社交技能發展的關鍵時期,可以分析如何在與同學、老師、父母的互動中保持松弛感,處理沖突和壓力,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
3.自我認知與松弛感:探討初中生如何通過自我認知和自我接納來培養松弛感,包括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接受失敗和挑戰,以及如何通過自我激勵保持積極態度。
題目要求文體自選,但寫作時注意要符合相應文體的規范。若選擇記敘文,可講述自己在初中學習或生活中面對壓力事件時,從緊張到逐漸學會運用“松弛感”應對的真實經歷,通過生動的情節和細節描寫,讓讀者感同身受。議論文則可圍繞“松弛感”對初中生成長的重要性展開論述,提出論點后,從學習效率、心理健康、人際關系等方面列舉論據進行論證,邏輯清晰地闡述“松弛感”的價值。散文則可以結合自然景象、生活片段,自由地抒發對“松弛感”的感悟與贊美,營造出一種舒緩而富有詩意的氛圍。
總之,這道作文題旨在引導學生關注自身心理狀態,思考如何在壓力環境下保持積極從容的狀態,學生需準確把握“松弛感”的內涵,結合自身的思考和感悟進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