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223班的春天》故事
俊豪和他的伙伴們組成了樂于助人、團結同學的正義小隊,平日里和文化館的義工秦浩一起熱心于非遺傳承活動。他們想要幫助好朋友小馬實現他們家祖傳的非遺手藝“鋸碗”的推廣和發揚,讓馬爸爸能夠支持小馬傳承手藝,化解馬家祖孫三代之間的隔閡。于是孩子們決定在學校里舉辦一場“鋸碗”的展覽活動,沒想到此次活動反響平平,并沒有達到大家預期的效果,反而還招來了雅琪和安然的冷嘲熱諷。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通過這次活動他們終于和獨來獨往的江云結下了友誼。
展覽之后,正巧趕上轟轟烈烈的非遺嘉年華活動,他們決心迎難而上,一定要實現目標。在籌備過程中,他們遭遇了種種意外和挫折。如勸說鐵畫奶奶參展屢屢碰壁、活動場地遭遇惡劣天氣摧毀、小馬的參賽作品最后關頭損壞、原本團結一心的伙伴們面臨誤解和分離……挑戰雖然接踵而來,但善良勇敢的孩子們最后都機智巧妙地將其一一化解。秦浩也在這個過程當中,克服了自己長期以來為之自卑的心理障礙。大家都在困境中成長為更優秀的自己。
最終嘉年華活動順利舉辦,秦浩在活動中偶遇大學時代暗戀的小潔,兩人再續前緣。小馬的作品一舉奪冠,也終于打動了父親的心,達成了溫馨動人的和解。孩子們的誤會消除了,重新凝聚在一起,戰無不勝的正義小隊又回來了。而鐵畫奶奶也被這一切所感化,被時代變革所帶來的新思想所感染,決定打開心扉,融入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將工作室打造為面向大眾的學習體驗工坊。
故事中所有的磕磕絆絆,最后迎來的都是燦爛的希望。
創作背景
在影視領域迅速商業化的時代背景下,國產少兒電影日漸式微,投入大,風險高,經濟效益的產生充滿了不確定,因此少兒電影逐漸邊緣化,大量的國外少兒題材動畫片充斥和占領了中國少年的影像生活。華譽影業創辦十年以來,專業從事少兒影視劇、欄目劇的拍攝制作及播出,十年來累積了近萬名熱愛影視表演,并參與過華譽欄目劇作品的小演員。華譽影業深感有責任有使命,幫助其中極具天賦和潛質的孩子們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更專業的展示空間,在這個背景下《223班的春天》電影項目應運而生。
主創人員在尋找影片創作原點時,不約而同提出將中華文化傳承作為影片核心靈魂,以非遺作為創作主線,以懸念推動劇情發展,逐漸展現充滿溫情的中華文化獨有的魅力,弘揚眾多在這個時代不為人知但“溫良恭儉讓”的普通人。

目前影片已進入籌拍階段,預計今年暑假開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