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姐:
你好!2025年春節,DeepSeek火熱來襲,掀起了AI應用革命。作為一名入職兩年的新人,我看了很多文章,希望提升自己職業技能以外的能力,應對AI時代職場的變化。臺灣《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說:“感知力強的人在未來更具有優勢?!绷志?,什么是感知力?如何提升自己的感知力?你對應對AI時代的變化有什么心得?
檸檬魚
檸檬魚:
你好!你的思考很有前瞻性,AI正在迅速發展,它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改變職場生態,不少人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其實,我們完全不需要擔心AI,畢竟在感知力這個層面,人類絕對是“遙遙領先”。所以,發展感知力,在AI時代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感知力強的人在未來會更具有優勢。
感知力是指個體通過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接收外界信息,并對其進行整合、理解和反應的能力。它不僅包含對物理刺激的覺察,還涉及對情緒、氛圍、人際關系等抽象信息的敏感度和解讀能力。感知力是人類與外界互動的基礎,直接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決策和創造。感知力強的人,會“預知”和判斷出很多即將發生的事,而感知力弱的人,卻常常感覺非常麻木。由其可知, AI很難有和人類一樣的“五感”,它具備的只是信息整合和知識的更新迭代,它可以代替人腦的某些功能,卻永遠無法代替人類的感覺。
感知力不僅是“接收信息”,更是“與世界深度對話”的能力。通過訓練,它可以成為理解自我、他人和環境的強大工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包括兩個方面:
1.對外部世界的感知——感知力強的人能迅速察覺職場變化、行業趨勢、人際關系的微妙動態。比如,有些人能提前發現公司里可能要裁員的跡象,而有些人等到正式通知才意識到問題。
2.對內在世界的覺察——能及時覺察自己的情緒、想法和身體反應,并且理解它們的意義。比如,當你感到焦慮時,你能覺察到自己的身體狀態,也能感受到焦慮的情緒和隨之而來的想法。
如何提升感知力呢?這里推薦幾個小練習:
1.刻意觀察:你可以先從描述環境細節(如一片葉子的紋理、房間的聲音)開始練習,仔細觀察,有哪些平時忽視的細節?由此增加感官認知能力,然后推廣到觀察周圍的人,慢慢地你會發現觀察力提高了。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多留意別人的表情、語氣、肢體動作,或者環境中的小變化。
2.正念覺察:每天花幾分鐘專注當下,感受身體的反應、感受呼吸。問問自己:今天什么事情讓我情緒有波動?身體感覺如何?這樣的練習可以幫助你更敏銳地察覺自己的狀態,也能提高對他人情緒的感知力。
3.減少信息噪音:感知力不是被信息填滿,而是篩選重要信息,平時盡量減少刷無效信息的時間,多閱讀有深度的內容,讓思維更清晰。
4.多嘗試新體驗:例如學習一項新技能,去陌生的地方旅行,甚至換個不同的路線上班,這些都會激活大腦,讓你對世界的感知更敏銳。
我對于AI時代的到來,還是充滿了好奇的,談談我的看法:
1.別怕AI,學著和它合作——AI能處理重復性工作,但只有人才有創造力和同理心。
2.培養批判性思維——AI可以提供數據,但如何解讀數據、如何做決策,仍然是人的工作。
3.保持好奇心,持續學習。
最后我想說,AI會改變世界,但絕不會取代真正有感知力、有思考力的人。希望你在AI時代,不僅能適應變化,更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獨特價值!
祝好!
你的朋友:南林君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
南林君,國際正念減壓(MBSR)受訓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生命完整療愈師、國家高級兒童情商師、南京崇正書院前執行院長,著有《靜待花開——從中等生到港大才女》《生命完整療愈》《靜待花開——好媽媽學會陪伴》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