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已經普遍到連3歲的孩子都知道。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但也帶來了不少問題。我們是時候思考如何正確使用手機了。本期,我們一起聊聊手機的那些事。
小伙伴們對對碰
“一觸即發”型
俊俊
說好了寫完作業就給我玩手機的,從不兌現,什么作業不認真不給玩,就是找借口,再也不相信爸媽了。
龍龍
我總是偷偷玩。最開始我還能控制,每次大概玩半小時,慢慢地,玩的時間就越來越長了。有時我為了玩手機,做作業就草草了事,要是爸媽知道了,我就完蛋了。
“戰爭頻發”型
多多
爸媽覺得我玩手機影響了學習,經常大發雷霆。因為手機,我們發生了很多次激烈的爭吵。手機也被摔得四分五裂。爸媽為什么就不相信我呢?我都是寫完作業后玩手機的,不會影響學習的。
魚哥
中考結束的那個暑假,我過了一把手機癮。可開學后,我開始不自覺地想玩手機,有時玩到很晚才睡,第二天上課就打瞌睡,有好幾次因為睡過頭上學遲到。媽媽很生氣,將手機沒收了。雖然手機被沒收了,但是我還是很想玩。媽媽現在都不怎么理我了,我非常后悔當初沒聽媽媽的話。
“和平友好”型
雯雯
平常我會用手機查資料,爸媽從不禁止我玩手機,有時還會給我推薦游戲,帶我一起玩。不過,我覺得游戲沒什么意思。
壯壯
每次玩手機都會約定好時間,我也很遵守約定,到時間就歸還。我家沒有因為手機產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平時在家寫完作業后,除了看手機,我還會拼拼積木,到小區里打籃球或是陪家人出去散步、聊天,生活很充實。所以,爸媽從不用擔心我因無聊而沉迷手機。
爸爸媽媽有話說
樂樂媽媽:大人都很難控制手機,何況是孩子。我們態度很堅決,我一直跟孩子說他不能玩手機,孩子還是比較聽話的,不過我們回到家也不會在他面前玩手機。
嘉嘉爸爸:我是不贊成完全不給手機的。就像治水,宜疏不宜堵。你不給他玩,他就不玩嗎?他周圍的同學都在玩,他不玩就跟同學說不到一塊兒,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我會讓他玩手機,不過我會注意度的把握,讓他學會自律。
鑫鑫爸爸:手機是工具,不是玩具。我覺得可以使用手機進行有益的學習活動,如觀看教育視頻、參與在線課程等,還可以支持孩子探索手機上的創造性應用,如攝影、音樂制作或編程等。
成長導師來支招
研究發現,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對大腦發育造成影響,并影響他們的記憶力和注意力,從而影響語言、運動、社會交往等多項能力的發展。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注意力進行深入思考,孩子的創造力也會變差。
如何正確使用手機,享受手機帶給我們的便利呢?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做:
1.合理使用手機。手機具備很多功能,我們可以將手機的功能分為“我需要的”和“我想要的”兩大類。比如:通信、辦公、學習等可以歸為“我需要的”功能,娛樂可以歸為“我想要的”功能。在使用手機時,當是“我需要的”功能時,完成任務后就果斷放下手機;當是“我想要的”功能時一定要注意時長和場合。比如,你可以坐在明亮的客廳里玩一局約20分鐘的游戲,但不能躺在被窩里玩一晚上的手機。
2.豐富日常生活。生活里不能只有寫作業或玩手機兩件事。我們需要拓展興趣愛好,豐富生活。琴棋書畫,唱跳運動,不求樣樣精通,只求讓生活更豐富多彩。豐富多彩的生活有利于我們體驗現實中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