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鄉瀏陽市柏加鎮是著名的“花木之鄉”,除了各種名花異草,這里的造型樹也美不勝收。
每一棵造型樹都是由原型樹經技師們的巧思造型而來。在改造原型樹時,技師會根據每棵樹的特點進行造型。然而,樹枝的取舍往往讓技師犯難。要是有個樹的模型在原型樹旁作參照,方便技師進行模擬操作,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我們取快遞時發現,拆快遞的工具往往插在泡沫板上,遠看還真像樹的樹干。于是,我們以此為靈感,嘗試設計造型樹模擬裝置。
一、制作過程
(一)方案一
將泡沫塊裁剪成樹干的模樣,在樹干表面用透明膠加固,以銅絲粘接紙片作為飄枝,用銅絲制作標記枝,用小紙片制作號碼牌并標上序號。將做好的飄枝、標記枝和號碼牌插在樹干上,模仿原型樹的形態。
然而,我們調整飄枝位置時容易導致樹干千瘡百孔,不僅影響美觀,而且用泡沫制成的樹干易斷,難以循環使用。
(二)方案二
在樹干上繞兩層毛線作為插枝層,加以固定。但這種樹干不能彎曲造型,且易損壞。
(三)方案三
用波紋管做成樹干,以鐵絲加固,纏繞足量的毛線和麻繩,在樹干上貼上軟尺以便測量長度。將樹干底部插入裝滿沙土的花盆,在樹干的插枝層插上飄枝、標記枝和號碼牌。改進后的模型仍不可彎曲造型,且易損壞,取下的飄枝難以插回原位。
(四)方案四
在方案三的基礎上,將一根尖棍的一端插入波紋管底端,另一端插入固定在花盆中、直徑與尖棍差不多的PVC管中,起到固定作用。再將做好的飄枝連同號碼牌一起插入插枝層,再插入標記枝,在花盆外套一層外殼,防止花盆中的沙土掉落。這樣,新型觀賞樹造型模擬裝置最終版就完成了。
二、試用效果
經測試,新型觀賞樹造型模擬裝置能較好地模擬原型樹的形態,可在不損傷原型樹的情況下,對原型樹進行反復研究、造型,省時省力,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三、創新點
(一)利用波紋管、由纖維植物構成的插枝層,使樹干可以任意彎曲,模擬原型樹樹干的形態。
(二)利用軟尺、號碼牌和標記枝,使新型觀賞樹造型模擬裝置上的標記枝與原型樹的樹枝一一對應,供技師反復調整,在不損傷原型樹的情況下,達到最佳的造型效果。
今后,我們還將進一步改進,使模型更接近原型樹的真實模樣;降低生產成本,普及原型樹造型改造;降低裝置組裝難度,使其更易被大眾接受。(指導老師:侯玉潔)
專家點評
毛澤愷、劉馨兒同學的新型觀賞樹造型模擬裝置,是一項具有原創性與實用性的作品。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種依據原型樹形狀與生長特點,融合多人審美智慧進行高效造型的方法。相關研究表明,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美化和綠化的需求日益增強,而造型樹以其獨特的觀賞性和藝術性,不僅能提升環境觀景質量,調節觀景氛圍,滿足現代人回歸自然、美化環境的需求?,還能調節人們的情緒狀態,緩解疲勞,促進身心健康,市場前景廣闊?。
兩位同學在學習之余,依據家鄉苗木生產發展的需求,找到這個課題并將其完成,值得同學們學習與借鑒:其一,以創新性解決問題為核心,不以“技術含量”少而不屑為之;其二,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出力,充分展現了其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