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有惡化為肺癌的風險”讓很多人害怕在自己的體檢報告上看見“肺結節”幾個字,如果出現了,患者不僅有了“肺結節”,還有了難解的“心結”。其實,肺結節是肺部常見的一種病理現象,不等于癌癥,讀者們大可不必讓肺上的結節又成了心理的負擔。
● 肺部影像報告中的“結節”是什么
肺結節,指肺組織出現的小的、圓形的或橢圓形的病灶,結節直徑通常小于3厘米。結節不都是惡性的,也有一些結節是良性的,根據結節的密度,通常將其分為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
(1)實性結節:結節內部完全是軟組織密度,不含有氣體或液體。
(2)部分實性結節:結節內部既包含軟組織成分,也包含氣體或液體。
(3)磨玻璃結節:結節在肺部影像學檢查中表現為密度稍高的云霧狀淡薄影,類似磨砂玻璃。
● 可能導致肺結節的原因
(1)肺部炎癥:當肺組織受到細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體感染時,會發生炎癥反應,導致肺組織受損。炎癥消退后,受損的肺組織可能形成結節,作為損傷愈合的一種表現。
(2)舊傷或瘢痕:肺組織曾經受過損傷或感染,愈合后形成瘢痕組織。這些瘢痕在影像學檢查中可能呈現為結節狀,是報告中出現“肺結節”診斷的常見原因之一。
(3)良性腫瘤:肺部良性腫瘤,如肺錯構瘤、硬化性血管瘤等,可表現為肺結節。良性腫瘤通常生長緩慢,不會浸潤周圍組織,定期隨訪,非必要無需處理。
(4)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尤其是肺癌,是導致肺結節的重要原因。早期肺癌以肺結節的形式出現,這些結節通常具有一些特殊的影像學特征,如邊緣不規則、密度不均等。
● 科學對待、理性面對肺結節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戒煙:煙草燃燒后釋放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肺組織,吸煙是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戒煙可以顯著降低肺癌的發生風險。
(2)均衡飲食: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堅果等。
(3)適度運動: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慢跑等,有助于增強免疫力,改善心肺功能。
(4)遠離被污染的環境: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如工業區、繁忙的街道等。
2.積極治療
肺結節不要貿然切除,手術對肺組織也是一種傷害。定期隨訪,如果經過評估,結節被診斷為惡性或具有高風險,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 對肺結節常見誤解的澄清
誤區1:肺結節就是肺癌
大多數肺結節都是良性的,只有少數結節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表現,發現肺結節后不要立即想到肺癌,先完善檢查明確性質。
誤區2:肺結節必須立即切除
對于無法確定性質的肺結節,醫生通常建議定期復查,而不是立即切除。良性結節切除后可能引發肺部并發癥,部分早期肺癌的進展緩慢,甚至可能終身不發病,切除并非最佳選擇。
誤區3:肺結節無法預防
肺結節的形成有一定的隨機性,但并非完全無法預防。通過戒煙、均衡飲食、適度運動等健康生活的方式,可以降低肺結節形成的風險。
肺結節只是一種常見的醫學現象,不應成為我們的“心結”,焦慮情緒反而不利于肺部健康。如果發現肺結節,避免過度恐懼,理性面對,積極配合醫生的建議,就可以守護肺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