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下文簡稱冠心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險因素,因此預防疾病、控制病情治療只是一個方面,守護心臟健康還需從基本的生活方式做起。
〇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冠心病的發病核心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負責為心臟供血的血管叫作冠狀動脈,為心肌細胞輸送充足的氧氣和營養。血液中的脂質,如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由于各種因素會在冠狀動脈內膜下逐漸堆積,形成粥樣斑塊。斑塊會使冠狀動脈管腔變窄,導致心肌缺血,如果斑塊破裂脫落形成血栓,可能堵塞冠狀動脈,引起心肌梗死。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些因素我們難以改變,如年齡、性別和遺傳。隨著年齡增長,血管逐漸失去彈性,血管內壁變得粗糙,血脂容易沉積,冠心病的發病風險增大,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就已經是冠心病的高發人群,目前還有年輕化的趨勢。冠心病的性別差異很明顯,女性絕經前,雌激素像在血管內形成“保護膜”對心血管系統有諸多好處,患冠心病的風險相對較低。但絕經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冠心病的發病風險會迅速追趕上男性。遺傳因素也會影響冠心病發病,遺傳基因可能導致一個人更容易出現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問題,為冠心病埋下隱患,如果家族中有冠心病患者,尤其是直系親屬,那么冠心病的發病風險比沒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高很多。
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可以改變的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堪稱冠心病的“幫兇”,高血壓導致血管壁承受過大壓力,內皮細胞受損,血液中的脂質更容易沉積在血管壁,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高血脂說明血液中的脂質超標,多余的脂質在血管壁堆積,形成粥樣斑塊,堵塞血管;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還會影響脂質代謝,容易形成血栓。
不良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誘因。吸煙是最常見的不良習慣,煙草燃燒釋放的有害物質會損傷血管內皮,使血管收縮,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栓形成。肥胖或超重,尤其是腹型肥胖,過多的脂肪堆積導致體內代謝紊亂,產生炎癥因子,影響血管健康。肥胖還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問題相伴,增加冠心病的發病風險。
缺乏運動,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減緩,脂肪容易堆積,心臟功能也會逐漸下降。長期精神壓力也會對心臟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不良情緒會使交感神經興奮,釋放腎上腺素等激素,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縮。
〇 冠心病的防治措施
1.健康飲食
控制鹽攝入量是重要一環,攝入過量鹽會使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每人每天鹽攝入量應不超過5克,需減少食用咸菜、腌制品,烹飪時少放鹽,留意醬油、雞精等調味品中的隱形鹽。需增加攝入膳食纖維,蔬菜、水果和全谷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可降低膽固醇水平、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脂肪吸收,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還能保護血管內皮細胞。脂質是人體必需營養素,但要選擇健康脂肪,如橄欖油、魚油,有助于心臟健康,同時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它們常見于加工、油炸食品。
2.適度運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有氧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提升代謝水平、促進脂質消耗,還有助于降低體重和血壓、改善血管彈性。運動習慣需長期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將運動時間分散在不同天。也需適當進行力量訓練,但要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
3.規律作息
作息不規律會打亂人體的生物鐘,導致內分泌失調,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的負擔。夜間是心臟的“修復時間”,不要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4.戒煙限酒
吸煙者應盡早戒煙,不吸煙者也需注意二手煙的危害。飲酒需適量,過量飲酒會損害心肌細胞、影響脂質代謝。
5.調整心態
學會緩解精神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中。可以通過聽音樂、旅游、與朋友聚會等方式放松身心。
6.控制體重和血壓、血脂、血糖
將體重保持在合理范圍,通過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實現,體重超標者應逐漸減重,避免不健康的減肥方式。定期測量血壓,將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血壓升高及時調整生活方式或遵醫囑服藥。定期進行血脂檢查,控制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指標,必要時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要降低血糖,并維持血糖平穩,注意預防低血糖。
〇 冠心病的藥物治療
冠心病病程長,平時可能沒有特別的癥狀,但需長期治療,避免發生心血管意外。手術治療方式是病情嚴重時的“不得已而為之”,藥物治療才是冠心病患者需要知曉和注意的。
1. 抗血小板藥物
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減少心肌梗死等嚴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阿司匹林需要長期服用,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以選擇氯吡格雷等其他抗血小板藥物。
2. 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主要用于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他汀類藥物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穩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降低斑塊破裂的風險。常見的他汀類藥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患者需要根據醫囑長期服用,并定期檢查肝功能和血脂水平。
3. 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可以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癥狀,從而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的發生風險。常用的β-受體阻滯劑有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劑量。
4. 硝酸酯類藥物
硝酸酯類藥物可以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緩解心絞痛癥狀,常用于冠心病急性發作期。常見的硝酸酯類藥物有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等。硝酸甘油通常在急性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服,可迅速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