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被稱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因其咀嚼效率高、舒適美觀、不損傷鄰牙、穩固牢靠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缺牙人士的青睞。完成種植牙手術恢復功能后,有些患者就“忘記了”口腔衛生的重要性,不良的口腔環境也會給種植牙帶來一系列問題。要想保持種植牙的長期穩定,還需持續進行有效的口腔護理。
▲ 種植牙也會生病
1.牙齦炎、牙周炎:種植牙術后傷口愈合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患者口腔衛生狀況不佳,口腔中經常有食物殘渣,容易滋生細菌,引起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感染,患者出現口腔腫脹、疼痛、出血等癥狀,影響種植牙的穩定性,可能導致種植體松動、脫落等問題。
2.種植體周圍炎:這是種植牙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如果患者不注意口腔衛生,種植體周圍組織容易出現疼痛、紅腫、溢膿等炎癥反應。種植體周圍炎不僅降低患者口腔的舒適度,而且不利于種植體的穩固性。
3.種植體周圍骨質吸收:種植體與周圍骨質的結合情況直接影響種植牙的成功與否。如果患者口腔衛生不佳,種植體周圍骨質受細菌和炎癥的長期刺激加速吸收,導致種植體穩固性下降,可能出現種植牙移位、松動、脫落等情況。
4.種植牙使用壽命縮短:種植牙是高度仿真牙齒修復技術,不是天然牙齒,其使用壽命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口腔衛生狀況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當患者口腔衛生狀況不佳時,種植牙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縮短種植牙使用壽命。
▲ 種植后口腔衛生護理
1.早晚刷牙:每天早晚刷牙各1次,選用軟毛牙刷和質地溫和的牙膏,減少對種植牙的刺激;刷牙時控制好力度,避免對種植牙造成損傷;刷牙時注意清潔種植體周圍區域,保持種植體周圍衛生。
2.飯后漱口:進食后用漱口水漱口,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需要注意,種植牙術后24小時內不得漱口,避免出現血凝塊脫落現象。
3.牙縫清理:使用牙線或牙間隙刷清理牙齒縫隙間的食物殘渣,重點清理種植體與鄰牙之間的區域,避免口腔內滋生細菌。
4.定期洗牙:口腔內細菌滋生會形成牙菌斑,如果清理不及時,會轉化為牙結石。建議定期到口腔診所或醫院洗牙,去除牙垢和牙結石,保持口腔清潔。
▲ 好習慣保護種植牙
1.合理飲食:種植牙術后初期,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小米粥、雞蛋羹等,避免進食質地偏硬的食物,如骨頭、堅果等,減少硬物對種植體穩固性的影響;恢復正常飲食后,盡量減少進食辛辣、過冷、過熱的食物,如雪糕、冰水、火鍋、麻辣燙、熱粥等,避免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
2.忌煙酒:吸煙和飲酒會對種植體長期穩定和口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尼古丁會降低口腔免疫力,刺激種植牙,使種植牙變黃甚至發生松動;飲酒后口腔內的酸性增強,使種植牙的表面軟化,加速種植牙磨損。
3.定期復診:遵醫囑定期口腔科復診,一般在種植牙術后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時進行復診,之后建議每半年或1年復診1次,便于掌握種植牙的穩固性、種植牙的磨損情況以及種植體周圍的健康狀況。
4.專業維護:按照醫生建議定期維護種植牙,如調整咬合關系、更換磨損牙冠等,確保種植牙的功能和美觀性,延長種植牙的使用壽命。
影響種植牙壽命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條件、口腔醫生的技術、種植牙的材質等,但無論如何,都需要重視口腔的衛生護理,像對待真牙一樣保護種植牙,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其價值,延長其使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