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當天要憋尿讓很多人頗感困擾,尿液不僅是人體的代謝產物,還是人體健康的“密碼”,通過尿液的顏色、氣味和成分等,可以獲得關于身體狀況的重要線索。尿液檢查是醫學檢查中的基本項目,能夠幫助醫生診斷多種疾病,維護個人健康不可忽視對尿液的了解和關注。
▲ 尿液檢查的關注點
尿液檢查的主要目的是評估腎臟功能,檢測泌尿系統疾病,以及篩查其他全身性疾病。通過對尿液成分進行分析,醫生可以了解患者的代謝狀況、水電解質平衡、酸堿平衡以及是否存在感染、炎癥、出血或腎臟損傷等異常情況。
(1)尿常規檢查:包括尿液的顏色、透明度、氣味、尿比重、酸堿度,以及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等。
(2)尿液化學檢查:測定尿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質、膽紅素、尿膽原、酮體、亞硝酸鹽、維生素C等成分的含量。
(3)尿液微生物學檢查:檢查尿液中的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確定是否存在感染,并明確病原菌的種類和藥物敏感性。
(4)尿液特殊檢查:如尿沉渣分析、尿蛋白電泳、尿酶測定等,用于進一步評估腎臟功能或診斷特定疾病。
▲ 患者需配合完成尿液檢查
1.了解檢查要求
在檢查前,向醫生咨詢尿液檢查的具體要求,包括采集時間、樣本量、是否需要特殊準備等。常規需避免服用維生素C、鐵劑、抗生素等刺激性藥物,避免影響檢查結果。
2.正確采集尿液
(1)選擇時機:通常建議采集清晨第一次排出的尿液,此時尿液較為濃縮,并且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小。餐后尿需留取進餐后2小時的尿液。如果需要收集24小時尿液進行檢查,需要從第一天早晨開始,將24小時內所有尿液收集在容器內。
(2)清潔外陰:在采集尿液前,先清潔外陰部,尤其是女性患者,避免在月經期收集尿液,避免混入雜質或細菌。
(3)使用專用容器:使用醫院提供的專用尿液采集容器,確保容器干凈、無菌。
(4)采集中段尿:在采集排尿過程中,先排出一部分尿液,然后接取中段尿液至容器中,避免混入初段和末段尿液。
(5)確保樣本量:根據醫生的要求,確保采集的尿液樣本量足夠,通常不少于10毫升。
3.及時送檢
(1)標記樣本:在完成尿液采集后,務必在容器上標記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檢查日期等信息,方便實驗室技術人員準確識別。
(2)盡快送檢:采集完尿液后,盡快將樣本送至實驗室進行檢測,避免樣本變質或污染。如果無法立即送檢,應將樣本存放在陰涼處或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保存。
4.遵循特殊要求
(1)飲食控制: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要求患者在檢查前控制飲食,如避免攝入過多蛋白質或維生素C等,減少對尿液成分的影響。
(2)避免劇烈運動:劇烈運動可能導致尿液成分發生變化,因此在檢查前盡量避免劇烈運動。
(3)告知用藥情況:如果患者在服用某些藥物,尤其是可能影響尿液成分的藥物,應提前告知醫生,讓醫生能對檢查結果進行準確解讀。
5.關注檢查結果
(1)等待結果:尿液送檢后,耐心等待實驗室的檢查結果。醫院通常會以發放報告單的方式提供檢查結果。
(2)咨詢醫生:如果檢查結果出現異常或患者有任何疑問,應及時咨詢醫生,了解異常結果的原因和可能的后續檢查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