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改善瀝青路面路用耐久性能,延長其使用年限,選取納米SiO 2 、玄武巖纖維(BF)2種改性劑對SMA-13瀝青混合料進行復合改性并開展相關性能試驗。在瀝青、SiO 2 、玄武巖纖維等原材料的基礎上制備SiO 2 -BF復合改性瀝青,通過瀝青三大指標試驗評價SiO 2 、玄武巖纖維對道路石油瀝青性能的的影響;通過高低溫及水穩定性能試驗評價SMA-13、SMA-13(7%BF)、SMA-13(7%BF+2%SiO 2 )3種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試驗結果表明,BF、SiO 2 的摻入會改善道路石油瀝青的高溫性能,但會降低其抗塑性變形能力;7%BF、7%BF+2%SiO 2 的摻入均能改善SMA-13瀝青混合料的高低溫及抗水損害能力。
關鍵詞:納米材料;玄武巖纖維;礦料級配;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中圖分類號:TQ522.6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5922(2025)03-0063-04
Study on the properties of nano-SiO 2 /basalt fiber compositemodified SMA-13 asphalt mixtureHUANG Jianshe 1 ,LI Juntao 2 ,LI Wenkai 3 ,SHAO Jinggan 3
(1. Henan Hongsheng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Ltd.,Ltd,Zhoukou 466299,China;
2. Henan Yutong Shengding Engineering Testing Co.,Ltd.,Zhoukou 466299,China;
3. Henan Jiaoyu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Group Co.,Ltd.,Zhengzhou 450046,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asphalt pavement and prolong its service life,two modifiers,nano SiO 2 and basalt fiber (BF),were selected to modify SMA-13 asphalt mixture and carry out related performancetest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f asphalt,SiO 2 ,basalt fiber and other raw materials,SiO 2 -BF composite modifiedasphalt was prepared,and the effects of SiO 2 and basalt fiber on the properties of road petroleum asphalt were evalu?ated by three index tests of asphalt. The road performance of SMA-13,SMA-13(7%BF)and SMA-13(7%BF+2%SiO 2 )was evaluated by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and water stability tests.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BF and SiO 2 could improve the high-temperature performance of road petroleum asphalt,but reduce its anti-plas?tic deformation ability. The addition of 7%BF,7%BF+2%SiO 2 could improve th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and wa?ter damage resistance of SMA-13 asphalt mixture.
Key words:nano material;basalt fiber;aggregate gradation;asphalt mixture;pavement performance
瀝青路面作為道路工程中最常用的路面結構層,具有施工技術成熟、行車舒適性好、后期養護成本低等優點而被廣泛推廣 [1] 。但隨著交通量的增加,尤其重軸載車輛的增加及后期管養不到位,瀝青路面往往在通車運營5~8年就會陸續進入大中修階段 [2-3] 。相關學者進行了大量研究,如將Al 2 O 3 材料摻入到橡膠瀝青混合料當中并開展相關性能試驗發現,Al 2 O 3 材料的摻入能夠改善瀝青路面的高溫抗車轍及抗水損害能力 [4] 。選取不同類型的纖維并開展纖維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發現,合理的纖維摻量能夠改善瀝青路面的低溫抗開裂能力 [5] 。將玄武巖礦物纖維摻入到瀝青混合料當中并開展相關性能研究發現,當合理的纖維摻量下,瀝青混合料低溫及抗水損害性能得到顯著提升 [6] 。目前關于納米SiO 2 材料及玄武巖礦物纖維復合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研究較少,選取SMA-13礦料級配類型開展SiO 2 -BF復合改性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評價SiO 2 -BF復合改性劑對SMA-13瀝青混合料相關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為SiO 2 -BF復合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1 原材料
1.1 瀝青
瀝青的品質對瀝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及使用年限至關重要,試驗選用的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由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生產,其主要技術指標測定結果見表1。
1.2 玄武巖纖維
試驗選用的玄武巖纖維(BF)由炬石玄纖科技(安陽)有限公司生產,型號為6 mm-21 μm,主要技術指標測定結果見表2。
1.3 納米材料
試驗選用SiO 2 納米材料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改性,由東莞福寧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主要技術指標測定結果見表3。
2 復合改性瀝青
2.1 復合改性瀝青制備
為保證玄武巖纖維及SiO 2 能夠在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中均勻分散,選用高速剪切攪拌方法分階段制備SiO 2 -BF復合改性瀝青。復合改性瀝青的制備過程如下:①稱取一定質量的 SiO 2 改性劑放入120 ℃的烘箱內備用;②將一定質量的70號瀝青放入150 ℃的烘箱內烘至流動狀態,然后將SiO 2 改性劑摻入瀝青當中,邊加入邊攪拌,待SiO 2 完全加入后再人工攪拌10 min,直至瀝青中無白色粉末狀顆粒存在,再用高速剪切機以5 000 r/min的轉速剪切20 min;③將瀝青質量7%的BF人工緩慢加入SiO 2 改性瀝青當中,并用玻璃棒攪拌均勻;④以1 500 r/min的轉速對 SiO 2 -BF 復 合 改 性 瀝 青 剪 切 10 min,最后將SiO 2 -BF復合改性瀝青放入150℃的烘箱內靜置30min制得復合改性瀝青。
2.2 瀝青三大指標試驗
結合課題組前期大量試驗結果,SiO 2 -BF復合改性瀝青中玄武巖纖維摻量為7%(占瀝青質量)、納米SiO 2 的摻量分別為0%、1%、2%、3%、4%(占瀝青質量),參照 JTG E20—2011 試驗規程中的規定對SiO 2 -BF復合改性瀝青開展三大指標試驗,其中延度試驗溫度為15 ℃,試驗結果見圖1。
由圖1可知,BF摻量相同時,隨著SiO 2 摻量的增加針入度及延度試驗結果均降低,軟化點試驗結果升高,表明BF、SiO 2 的摻入會改善70號瀝青的高溫性摻量超過2%時,針入度及延度試驗結果降低幅度和軟化點試驗結果升高幅度均變緩,因此SiO 2 的摻量應控制在合理的范圍。
3 配合比設計及路用性能
3.1 配合比設計
選取SMA-13間斷級配對復合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性能研究,粗集料分別為10~15 mm、5~10 mm、3~5 mm玄武巖碎石,細集料為0~3 mm的機制砂,填料為石灰巖磨細的礦粉,SMA-13級配設計結果見表4。
結合課題組前期研究成果,選取玄武巖纖維摻量為7%(占瀝青質量),SiO 2 摻量為2%(占瀝青質量)對復合改性SMA-13瀝青混合料進行研究,其馬歇爾試驗結果見表5。
3.2 路用性能
3.2.1 高溫穩定性
在“溫室效應”作用下,近年來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逐漸增加,尤其40 ℃以上的極炎熱天氣時有發生,車轍、泛油等路面病害的出現是瀝青路面高溫穩定性差的表現形式[7-10] 。選用車轍試驗進行SiO 2 -BF復合改性SMA-13瀝青混合料高溫抗車轍能力研究,試驗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7%BF、7%BF+2%SiO 2 摻入SMA-13瀝青混合料動穩定度試驗結果較普通SMA-13瀝青混合料分別提高52.9%、100.8%,表明BF、SiO 2 2種改性劑的摻入均能改善SMA-13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抗車轍能力。
3.2.2 低溫抗裂性
低溫環境下,瀝青抗塑性變形能力降低,表現出脆性增強,韌性降低,在車輛軸載及溫縮應力作用下,瀝青路面會因低溫性能不足而發生開裂 [11-15] 。選用低溫彎曲試驗進行SiO 2 -BF復合改性SMA-13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研究,試驗結果見圖3。
由圖3可知,7%BF、7%BF+2%SiO 2 摻入SMA-13瀝青混合料彎曲破壞應變試驗結果較普通SMA-13瀝青混合料分別提高12.9%、20.7%,表明BF、SiO 2 2種改性劑的摻入均能改善SMA-13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抗開裂能力。
3.2.3 水穩定性
瀝青在氧化作用、雨水沖刷及紫外線等外界環境長期綜合作用下會逐漸老化,南方多雨地區,水損害是瀝青路面最常見的病害形式之一 [16-20] 。選取浸水馬歇爾及凍融劈裂試驗進行SiO 2 -BF復合改性SMA-13瀝青混合料水穩定性研究,試驗結果分別見圖4、圖5。
由圖4、圖5可知,7%BF、7%BF+2%SiO 2 摻入,SMA-13瀝青混合料浸水馬歇爾殘留穩定度試驗結果較普通SMA-13瀝青混合料分別提高4.2%、9.8%,凍融劈裂殘留強度比試驗結果分別提高 11.0%、14.3%,表明 BF、SiO 2 2 種改性劑的摻入均能改善SMA-13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能。
4 結語
(1)7%纖維及SiO 2 的摻入,瀝青針入度及延度試驗結果均降低,軟化點試驗結果升高;SiO 2 的摻量超過2%時,瀝青三大指標試驗結果降低及增加幅度變緩,SiO 2 摻量應控制在合理范圍;
(2)7%BF、7%BF+2%SiO 2 摻入SMA-13瀝青混合料高溫抗車轍、低溫抗開裂及抗水損害的性能均得到改善,其中7%BF+2%SiO 2 復合改性SMA-13瀝青混合料性能最優。
【參考文獻】
[1] 王樂東. 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16.
[2] 文月皎. 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增強機理及路用性能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2017.
[3] 郭學東,李濟鱸,孫明志,等. 季凍區瀝青混合料疲勞壽命的組成及變化特性[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8,18 (16):271-277.
[4] AL-MANSOB R A,ISMAIL A,RAHMAT R A O K,et al.The performance of Epoxidised Natural Rubber modifiedasphalt using nano-alumina as additive [J]. Construction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7,155(35):680-687.
[5] 傅珍,王博雅,李杰,等. 基于纖維加筋性能的纖維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法[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8,35 (5):122-126.
[6] 程永春,余地,譚國金,等. 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的凍融損傷演化規律[J].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9,40(3):518-524.
[7] 李俊峰,李文凱,李正強,等. 玄武巖纖維排水高黏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22,39(9):1-8.
[8] 魏婷婷,顧坤,李文凱.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底渣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19(2):61-69.
[9] 馮松鍇,楊廣軍. 碳納米SBS復合改性瀝青路用性能研究[J]. 粘接,2023,50(4):62-66.
[10] 包惠明,王青松. PPA/TPU復合改性瀝青及其混合料制備與性能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23,45 (5):64-71.
[11] 高林麗,李文凱,王新嚴,等.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 粘接,2022,49(9):44-49.
[12] 鎖利軍. 納米 SiO 2 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2022,53(5):5199-5204.
[13] 張四恒,黃運軍,邵景干,等. 朱春鳳. 礦料級配與瀝青對薄層罩面路用性能的影響[J].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19(3):59-68.
[14] 龔貴林,劉宗斌. 納米材料改性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對比研究[J]. 粘接,2023,50(6):56-59.
[15] 白翔宇,呂娜. OMMT/ZnO 納米復合 SBS、SBR 聚合物改性瀝青與混合料性能研究[J]. 公路,2021,66(10):308-314.
[16] 孔令紳,李文凱. 不同纖維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 河南科學,2020,380(5):791-796.
[17] 劉濤. 醋酸鈉融雪劑對納米ZnO改性瀝青混合料性能評價分析[J]. 粘接,2023,50(2):69-72.
[18] 馬峰,彭沖,傅珍,等. PPA/LSBR復合改性瀝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2023,54(1):1001-1006.
[19] 張海峰. 高性能橡塑復合 ESMA 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 公路,2023,68(3):349-353.
[20] 胡文娟. 水泥改性乳化瀝青混合環保路面材料的性能試驗[J]. 粘接,2023,50(6):60-63.
(責任編輯:平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