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決斷”的本質,是定價錨從預期轉向現實的切換窗口。進入4月,市場會基于微觀企業盈利和宏觀政策基調對股價進行修正。在經濟弱復蘇的背景下,需挖掘結構性的景氣線索,尋找確定性機會。
東吳證券近期研報指出,分大類板塊來看,一季度景氣邊際改善主要集中在以下方向:
1)上游資源品:有色金屬、小金屬及部分化工品種
一季度有色金屬基于漲價邏輯,景氣凸顯。貴金屬方面,美國關稅政策搖擺疊加2月通脹、消費等經濟數據進一步放緩,市場對美聯儲降息及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均有升溫,提振金銀價格。工業金屬方面,銅鋁走勢延續強勢。截至3月21日,銅價年內已上漲接近10%,上漲動力主要來自國內外供給端收縮風險、新能源、AI算力等需求增加以及關稅政策短期催化庫存向美國轉移,推動價格上漲。鋁價也呈現穩中有升態勢,需求邊際改善明顯,庫存持續去化,伴隨旺季到來基本面改善。(見圖一、二)
小金屬景氣度顯著回升,主要受供給擾動和出口限制雙重因素驅動。國內方面,稀土、鎢、銻等戰略金屬的出口管制政策有望放大供需缺口;海外方面,剛果(金)2月暫停鈷出口及Bisie錫礦停產對供給端產生較大影響,提振市場價格。
有機硅、硫磺、蛋氨酸等部分化工品種供需格局向好,價格上行。年初以來,硫酸價格漲勢迅猛,鈦白粉及磷化工產業鏈價格受成本支撐力度增強;有機硅在終端需求改善與行業擴產趨勢放緩的雙重作用下,價格呈底部回升趨勢;蛋氨酸方面,隨著新興市場需求增長疊加海外產能退出,國內現貨價格穩中有升。


2)中游制造:光伏產業鏈、工程機械
搶裝驅動下,需求有望集中釋放,推動光伏產業鏈漲價。今年年初,政策驅動下光伏行業迎來搶裝潮。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2月國內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7%,延續了近年來穩步擴張的態勢。下游需求激增疊加企業前期降低排產、庫存收緊,產業鏈價格迎來反彈,其中組件價格春節后持續攀升。據infolink統計,截至3月12日當周,N型TOPCon組件和分布式TOPCon組件較節前分別上漲4.4%和5.8%。硅料、硅片及電池片環節部分型號價格也同步上調。量價齊升有望推動板塊業績在一季度集中釋放,但仍要關注搶裝潮后需求能否持續。
工程機械挖機迎來國內外需求共振,景氣有望超預期改善。內銷方面,扣除春節影響后,1-2月國內挖機累計銷量同比增長51.4%,遠超年初市場預期。挖機內需好轉主要原因:1)設備更新政策對挖機銷量有刺激效用;2)更新替換周期對需求有明顯拉動。外需方面,2月挖機出口近8000臺,同比增速達12.7%,1-2月累計出口增速為7.4%。新興市場持續維持高景氣、歐美市場需求回暖,挖機外銷有望持續改善。中長期來看,隨著國內外需求迎來共振,行業β將持續向上。

新一輪國補擴容,景氣擴散至更多品類。1-2月社零數據顯示,國補品類仍然有良好表現,補貼刺激鈍化尚不明顯,擴容品類彈性更佳。具體來看,限額以上品類實現高增長的是通訊器材(+26.2%)、文化辦公用品(+21.8%)、家具(+11.7%)、電器(+10.9%),均是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受益品種,其中以手機(屬于通訊器材)和電腦(屬于文化辦公用品)為代表的電子產品接替家電成為了高彈性品種。(見表一)
可選消費迎來復蘇,主要品類增速改善。可選消費的幾個主要品類并沒有政策支撐,更能反映真實需求。紡服、化妝品、金銀珠寶的增速較去年12月實現改善,表明后續消費復蘇或有持續性。
4)金融地產:非銀、地產后端、建材水泥
金融板塊中,一季度非銀景氣較優,保險“開門紅”,券商則受益于市場成交活躍。1-2月太保壽險及新華保險累計保費收入分別同比增長9.1%、29%,負債端改善;投資端看,長債利率快速上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提升至3月21日的1.84%,較年初上行22bp,利好增量固收投資收益表現。同時券商有望受益于市場活躍度提升。近兩個月,股票市場周度日均成交額維持在1.5萬億以上水平,有望對估值水平形成進一步催化。
地產服務板塊景氣相對優于開發端。年初新房銷售依然低迷,但二手房市場結構性回暖趨勢初現。2月份全國新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下降5.1%,較12月當月同比下滑4.6pct,整體仍偏承壓;一線城市二手房價企穩,提示地產景氣有結構性回溫,疊加政策刺激下后端房地產服務板塊或較前端開發有相對優勢。
建筑建材方面,水泥需求回升,價格延續上漲態勢。年初以來,水泥需求端基建領域逐步發力,春節后需求進一步復蘇,供給端部分大廠熟料線停窯且庫存偏低,推動價格上行。
5)TMT:消費電子、存儲芯片
消費電子延續復蘇。消費電子相關品類納入國補范圍,今年一季度正式實施,加速庫存去化;同時新品持續推出,以華為折疊屏手機、AI手機為代表的新品迭代也有望拉動終端需求。據Counterpoint報告,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10%,突破8000萬部,需求放量給產業鏈業績帶來彈性。
存儲芯片供需格局迎來改善。供給側,2024年末全球存儲廠商減產去庫;需求側,一方面云廠商資本開支指引較為積極,AIDC基建進入擴張期,企業級存儲產品如HBM、eSSD、DDR5等需求旺盛;另一方面AI手機、PC、穿戴設備等產品存儲容量持續提升,拉動邊緣側算力需求。隨著供需格局的改善,部分存儲產品已經迎來漲價,海外大廠紛紛宣布將在4月提價、漲幅可觀,板塊有望量價齊升。
從市場預期的視角來看,通過觀察每周全A各行業業績預測獲得上修公司數量的占比,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板塊景氣邊際變化情況。
東吳證券對全A上市公司2月21日以來每周2025年預測凈利潤近1周變化率進行了統計,截至3月21日,根據2025年預測凈利潤近1周變化率情況,業績預期改善較為明顯的行業主要包括有色金屬、交通運輸、建筑材料、房地產等。(見表二)
東吳證券指出,總體來看,在“四月決斷”窗口臨近時,市場波動可能加劇,資金博弈表現出階段性和分散化特征,市場短期仍以結構性行情為主。當前科技主題如人形機器人和AI算力在春季躁動期間表現強勢,但近期開始回調;業績超額兌現的公司雖享有增速溢價,卻無法避免資金博弈引發的行情波動。相比之下,基本面扎實的績優公司在4月更有望跑出超額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