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情來自哪里?來自外部世界,不是來自你自身。所謂的三觀是什么?就是信號處理。你的處理程序如果功能很強大,你可以把噪聲降到最低,噪聲就是世俗的、腐朽的、無聊的信息。激情來自大千世界給你的驚喜、好奇、愉悅、刺激、挑戰。我們自身不可能有源源不斷的能量,因為我們自身的能量只能從我們的記憶數據庫中調出來。所以人一直在路上,每天接觸新生事物,能量怎么可能衰竭。年輕人永遠不要躺平,躺平就是等死。你只要在行走,無所謂成功和失敗,因為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失敗,都是你的感受,你非常自由,這都是你決定的。這件事人家不喜歡,你喜歡,人家覺得你挺傻的,但你挺快樂的,這就夠了。
(摘自《時尚先生》2024年第13期)
老街區的市場多么好逛,我買了“紅衣香蒜”“黃肉土豆”,其實就是蒜頭和土豆,但我是沖著它們的前綴買的。我經常在菜市場欣賞廣州的民間語文。形容水果就有七八種說法:甜到流,甜到漏糖,甜到起沙,紅過鐘楚紅,甜過楊鈺瑩……
還看到墻上某處寫:××機構,轉個靚彎就到。
靚彎,一個轉彎,民間的詩人啊,你知道一個轉彎,和它相關的直角、斜線,都是需要形容詞的。
(珊珊薦)

整個春天,直至夏天,都是生命力獨享風流的季節。長風沛雨,艷陽明月,那時田野被喜悅鋪滿,天地間充斥著生的豪情,風里夢里也全是不屈不撓的欲望。
那時候靈魂被置于一旁,就像秋天尚且遙遠,思念還未成熟。那時候視覺呈一條直線,無暇旁顧。
春天的美麗也正在于此。在于純真和勇敢,在于未通世故。
設若枝丫折斷,春天唯努力生長。設若花朵凋殘,春天唯含苞再放。設若暴雪狂風,但只要春天來了,天地間總會飄蕩起焦渴的呼喊。
(林冬冬摘自《記憶與印象》,湖南文藝出版社,題目為編者自擬,原標題《比如搖滾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