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瓦
泥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站在村莊的最高處。
村莊從來沒有想過,泥土會成為村莊最堅硬的一員。
取土,制坯,晾干,火煉,涅槃,并非滄海桑田,并非順其自然,而是一種修行。瓦和水有些相似,至柔亦至剛。經過漫長的修行,匍匐的泥土挺立房頂,柔軟的泥土成了村莊的忠誠衛士。
脫胎換骨的泥土,行滿功成的泥土,有了一個不卑不亢的名字——瓦。獨體結構,又整體結構。特立獨行,又一往無前。每一片瓦都負重致遠,每一片瓦都是馳騁沙場的將軍。
瓦特、達瓦、沙瓦、卡瓦,那些名字帶瓦的人,通透豁達,山高水長。瓦崗寨、瓦屋山、瓦池河、瓦子鋪,那些名字帶瓦的地方,虎踞龍盤,鐘靈毓秀。
瓦的使命是堅守。生而為瓦,唯有堅強。
一馬當先,頂天立地,是瓦的別二選擇。
象 征
一本無字書。瓦,村莊當之無愧的象征。
瓦,樸實無華的象征,親切自然的象征,冬暖夏涼的象征,古樸寧靜的象征,素雅沉穩的象征。
瓦,村莊的象征,家園的象征,親情的象征,童年的象征。
對于高過屋檐的梨樹來說,每一片瓦,都是孤寂的象征。
月下云上,風中雨里,瓦都是孤寂的象征。
作為房屋不可或缺的防御元素,從西周不急不緩走來的瓦,從淺丘不聲不響走來的瓦,更是天地間孤勇者的象征。
瓦上父親
站在朝門口,看到六間搖搖欲墜的瓦房,禁不住黯然神傷。
姐姐和我的出生,是父親的弄瓦之喜。瓦房,是我和姐姐的童年樂園。
每次離開雙朝門,我總要在村口,頻頻回眸。我不知道,哪一片瓦會記得我的小名和大名,哪一片瓦會記得我的任性和安靜。
瓦房,父親的驕傲。親手建造一個地方,為父母妻兒遮風擋雨,就是一個鄉村男人最大的本事。
當過石匠,沒有當過瓦匠,不影響父親上房撿瓦。抽過葉子煙,喝過老白干,喝過老鷹茶,不影響父親上房撿瓦。穿過的確良白襯衣,穿過純棉白汗衫,也不影響父親上房撿瓦。
彎著腰在瓦上走來走去,是一件特別酷的事情。瓦上的父親,何止是不怒自威的父親,何止是帶領村民修公路致富的村長,簡直就是一個馳騁沙場氣吞山河的王者。
瓦上的父親,就是一片瓦。一片走村串戶的瓦,一片能說會道的瓦。一片百折不撓,會擺傳奇龍門陣的瓦。
瓦故事
五行屬土的瓦,有故事。面瓦、脊瓦有故事,邊瓦、檐瓦、封頭瓦有故事。瓦和雨有故事,瓦和樹有故事,瓦和鳥有故事。
大雨,一曲鏗鏘有力的樂章。小雨,一種情調。小雨的滴答,分明就是瓦的抒情。瓦和雨,不打不相識。瓦和雨,多么像一對冤家。瓦是古琴,雨是琴師。瓦喜歡雨,雨不一定喜歡瓦。在雨中,在滂沱大雨中,瓦更能彰顯自己的價值和英雄氣。雨知道,愛一片瓦,恨一片瓦,都注定了揮別。
遠親不如近鄰。因為房子,瓦和樹成了鄰居。梨樹,杏樹,李樹,榆樹,梧桐樹,每一種樹,都懂得珍惜和瓦的友情,如同一個夢珍惜兩個夢的友情。
瓦和鳥,有些羅曼蒂克。因為七夕,鳥成了瓦的小情人。在眾多的鳥中,燕子麻雀和瓦的故事最精彩。麻雀在瓦上談情,燕子在瓦下說愛。麻雀告訴燕子,瓦上的瓦松又叫瓦神。燕子告訴麻雀,村里的老奶奶常用瓦神洗頭……
瓦來,瓦去
瓦,另一種土地。
云朵,清風,雨水,鳥鳴,是瓦里長出來的莊稼。
炊煙裊裊,米香飄散。從一片瓦到另一片瓦的距離,就是從一寸土到另一寸土的距離,就是草木可以聽到的原生呼吸,就是村莊地久天長的呼吸。
不分季節守護村莊的是瓦,最后一個入睡的是瓦,最早一個醒來的是瓦。不叫苦不叫累的是瓦,為村莊守口如瓶的是瓦。
天空之船,大地之魚,村莊之筆。休休有容,真誠而溫情的是瓦。是瓦,是瓦,還是瓦。
時光匆匆,英雄遲暮。無所畏懼的瓦,靈性十足的瓦,亦有生死輪回。那些生病的瓦,那些衰老的瓦,被換下來,鋪在地上。于是,瓦又碎成了泥土。
瓦的一生,多么像農人,從泥土中走出來,又回到泥土中去。
在并不遙遠的雙朝門,瓦、梨子和父親,都成了泥土,都成了永遠的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