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一面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繁榮景象,一面是“平沙莽莽黃入天”的生態環境問題。為此,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痹诂F代化建設道路上,我們應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雙碳”為目標,努力建設好我們共同的美麗家園。
聚焦“雙碳”,綠色發展,將生態環保理念一以貫之。
從秦時“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的告誡,到如今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觀,中國始終堅持并踐行生態環保理念。參與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框架下能源轉型、能效提升方面合作;設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把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納入全球發展倡議重點合作領域;將促進綠色發展列入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將綠色發展伙伴行動列入中非“十大伙伴行動”……中國積極分享綠色發展理念和技術,助力其他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實現共同發展和向全世界宣揚了生態環保理念,為世界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寶貴經驗和中國力量。
聚焦“雙碳”,綠色發展,各行各業需共同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雙碳”目標的達成,需要各行各業一起行動,共同努力。浙江“碳普惠”作為國內首個省級普惠應用首次上線,從企業、能源、科技等多方面入手,推行多種減碳方式,讓低碳成為了一種習慣與風尚,“全民低碳”的社會形態悄然而成,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了貢獻。
聚焦“雙碳”,綠色發展,腳踏實地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所謂“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實現“雙碳”目標亦需如此。田桂榮,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卻將一生獻于環保事業,從賣電池到回收廢舊電池;從創建環保網站到建立農民環保組織;從回村當村官帶領鄉親們致富,到建立生態農業村。這啟示著我們:環保事業要踏實走好每一步,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切實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作為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當代青年有創造力、鮮活的思想和說干就干的決心,我們應當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緊跟黨的腳步,堅持可持續發展觀,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我們要跟隨國家政策指引,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使用綠色低碳產品,積極推動綠色出行,踴躍參加綠色活動,踐行節水、節電等綠色生活細節。如此久久為功,定能以青春之活力,建設美麗中國;以青春之妙筆,繪就祖國大好河山。
【山東慶云縣第一中學,指導老師: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