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鐵路上,有一個繁忙的運輸中轉站——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北站下屬的皇后園站。3月20日,《科學導報》記者踏著曙光走進皇后園站,站內燈火通明,值班站長趙旭東正緊張地忙碌著,他仔細檢查車輛防溜措施、精心布置調車作業計劃、反復叮囑工作人員注意安全事項……今年是他堅守在運輸生產一線的第30個年頭。
從一名懵懂的學習連結員成長為標桿型值班站長,趙旭東一路默默耕耘,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人生華章。他先后獲得集團公司“安全標兵”中國鐵路“優秀共產黨員”以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30年前的8月,趙旭東懷揣著對鐵路事業的無限熱愛,成為皇后園站一名鐵路工人?;屎髨@站這座因典故得名的車站位于北同蒲線,主要承擔北同蒲、石太、西南環線3個方向客貨列車接發及10條企業專用線的調車取送任務。
“剛做學徒的時候對線路和設備不熟悉,在一次專用線取送作業中,師父讓我準備調車進路,確認5組手扳道岔的開通位置,我連續錯扳了2組道岔。”這件不堪回首的往事讓趙旭東痛下決心,立志要學好工作技能。
為了提升崗位作業能力,趙旭東將各種作業標準整理成小卡片并隨身攜帶,方便隨時拿出來學習。同時,他把站場線路圖貼在墻上,利用閑暇時間反復熟記。他抓住一切機會向師父請教,還隨時翻閱《技術規程》和《行車組織規則》進行誦讀記憶。經過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他熟練掌握了車站的設備和線路情況,實際操作更是得心應手,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活規章”。
角色的轉變帶來的是責任和站位的轉變。2019年底,趙旭東開始擔任車站行車丙班值班站長。從獨自干好工作到帶領團隊奮勇拼搏,他深知當好一班之長的責任重大。多年的車務工作,他練就了嗓門大、走路快、嚴自身的習慣,既當“戰斗員”又當“指揮員”是他對自己的定位。
“班前點名會,職工需在15分鐘內完成測酒、傳達文件、安全預想等工作,要迅速進入工作狀態。”趙旭東對記者說。2025年春運以來,班組每班需接發車60多列,調動車輛150余輛,責任繁重。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趙旭東自創了“作業場景模擬法”,總結出“多走一步、多看一眼、多問一句、多訪一家”的“四多”工作法,并創立標桿創新工作室。為提升運輸作業效率,他和車間其他黨員骨干、技術能手一道,依托黨建平臺優勢攜手開展多項課題攻關,解決現場實際問題,消除影響安全生產的問題隱患。
針對旅客列車進路安全,趙旭東帶領團隊研發設計了“接發旅客列車‘301’防錯辦系統”,該系統能夠在規定時間內,有效提示在接發列車前停止影響列車進路的調車作業。針對取送車作業安全,研究開發“脫軌器狀態監控系統”,該系統能夠直觀顯示專用線脫軌器位置狀態,為現場作業保駕護航。
為確保系統穩定可靠運行,在系統開發和測試完成后,趙旭東親自對各環節性能進行全面驗收。為更好地將新系統融入原有作業流程,并幫助作業人員盡快適應,他深入思考,多次組織研討,廣泛聽取大家意見和建議,對原有作業流程進行優化和完善。兩個系統投入運行以來,已準確預警提示1.3萬余次,人員違章作業率顯著下降,實現了以“技防”卡控“人防”。
同時,趙旭東還協助車間為專用線道口增設實時遠程視頻監控、減速帶、聲光報警器、全封閉式推拉欄桿,創新使用4G網絡對講機,實現了道口作業異常動態監控,有效減少了社會車輛違規穿越道口行為,提高了現場作業人員溝通效率。以上各項措施的實施,使道口作業違章問題減少50%以上,突發響應時間縮短了約20%,顯著提升專用線作業安全技防卡控能力。
一路走來,變化的是崗位,不變的是對鐵路事業的無限熱愛。在千里鐵道線上,趙旭東宛如一顆“螺絲釘”,30年如一日始終扎根基層、默默奉獻,先后培養出優秀青年骨干、背規能手、安全標兵17人,創造了安全生產15300余天無事故的好成績,為勇擔服務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火車頭”使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