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蛇類,同為爬行動物的龜、鱷和蜥蜴,其演化速度就慢得多。蛇為什么能具有這樣的生存優勢呢?讓我們一起來揭秘。
不做“完美主義者”
觀察烏龜身體的內部結構不難發現,它的肺成對分布在體腔中,其他器官也和諧地排布著。在蛇身上,這種對稱、和諧都消失了。
以肺為例。蛇的身體細長且靈活,在運動中,對稱的肺勢必會相互擠壓,甚至壓迫心臟和氣管。于是,蛇的右肺變得細長,能隨著身體靈活擺動;左肺縮小,功能弱化,主打一個“重在參與”。
與肺類似,蛇的腎也不再對稱,而是變得細長,交錯分布在體腔兩側。其他器官如肝、胃、生殖器官等,也都變得細長,能夠隨著身體靈活擺動。
到底哪里長?
脊椎動物的脊椎骨大致可以分成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這幾段。其中帶有肋骨的部分就是胸椎。從骨骼上看,蛇的頸部和尾部都很短,長長的身體其實“頭以下全是胸”。
科學家發現,蛇類在胚胎階段就與其他脊椎動物不同,其胸椎會持續生長,多者會達到上百節,卵中的胚胎還會因此蜷曲成一個“小彈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