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春節后一段時間的亢奮后,市場逐漸歸于平靜。尤其是上周(3月24日至28日),兩市日均成交額下降到1.1萬億元左右。市場在等待什么呢?
4月2日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會否引發其他國家的反制,加大不確定性,市場在等待這一外部風險落地。近期全球市場的動蕩加大,美股出現了不小的回調,納斯達克指數從高點已經回調了14%,全球風險偏好的下降可能也會波及外資流入A股的節奏。
歷來A股都存在“春季躁動”,2025年也不例外。春節后,在政策預期和科技價值重估預期的推動下,A股的行情可謂精彩紛呈。不過,在經歷了預期驅動的“春季躁動”后,進入4月會進入一個“決斷期”,因為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將公布,上市公司的年報和一季報也會集中披露,之前的預期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被業績所驗證,又有哪些超預期的板塊浮出水面?總之,4月的行情演進大概率將回歸基本面。
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已經基本確認。3月制造業PMI為50.5%,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經濟景氣度繼續上升。復蘇的大勢是確定的,但經濟改善的輻射面如何?市場可能對此仍存在一些分歧。
“四月決斷”產生的行情特征,往往會貫穿整個二三季度,所以尤為受投資者重視。那么,該如何布局呢?
招商證券認為,在即將到來的年報和一季報,可能透露的幾個關鍵信息:第一,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和經營流量凈額增速有望邊際改善;第二,大類行業中,消費服務和中游制造業盈利增速預計較高;第三,細分領域中,業績增速較高或有改善的領域預計集中在有色、汽車、電子、通信、農林牧漁、非銀等。
一季報方面,結合1-2月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業績披露情況,業績韌性較強且景氣向上的領域預計集中在以下幾個方向:其一,漲價領域(工業金屬、部分化工品、水泥、新能源材料等);其二,銷量改善領域(如工程機械、自動化設備、醫療器械、廚電、游戲、影視等);其三,技術創新驅動需求改善的信息技術領域(消費電子、半導體、通信設備等)。
雖然短期內市場情緒仍有波動,但投資者應該注意到,這一輪經濟的復蘇來自政策端的支持是非常大的。目前可能只是一些前期發力的政策效果顯現了,比如以舊換新政策對汽車、家電相關產品的推動,而剛剛推出的一系列加力政策還會在后續釋放,投資者對此需多一些耐心。
財政赤字率提高后的財政支出擴大有望對經濟復蘇形成全方位的助推,特別國債注資國有大行后將大幅釋放它們的信貸支持能力,《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對擴大消費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對消費提振的輻射面將進一步擴寬,央行“擇機降準降息”的政策也在醞釀等等。
有時候我們不必過分糾結于眼前,可以把目光放得遠一些。已經受益于政策的板塊,景氣度已經開始上升,當前的確定性會較高。而即將受益于政策的方向,由于估值低,股價反應還不充分,未來潛在的回報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