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平臺都只是你用來發聲的工具,而你才是那個主導一切的核心。
當全網粉絲數突破200萬時,“為你寫詩”團隊在總結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真正的詩意從不在流量池沉浮。”
2020年5月22日,@PoemsForYou的微博如常推送詩句,卻意外掀起驚雷。陳年喜的詩集《炸裂志》在文字漣漪中被搶購一空,那些關于礦工脊梁的詩行,在電子屏幕上折射出金屬般的光澤。四年后的冬日,公眾號推文《可是媽媽,人生是曠野》閱讀量高達163萬次——這個誕生于微信2.0時代的詩歌品牌,用十年織就了130萬微博粉絲、40萬公眾號讀者、35萬淘寶用戶的詩意網絡。
創始人范立群帶領團隊,從最初的手寫詩句分享,到逐步建立起包含詩集出版、文創產品開發、線下書店運營的全方位詩歌生態。7本詩集如同7座文字方舟,承載著400余種文創產品在文學海洋中破浪前行。這種堅持不僅是對詩歌的熱愛,更是一場靜默的文化遠征。正如團隊在十周年回顧中所言:“我們用十年時間證明,詩意可以在算法的夾縫中長成參天巨樹。”
因字結緣,因詩而聚
發微博、做公號、賣文創、開書店,都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為你寫詩”的創始人范立群。“老范是一個浪漫主義者。”PoemsForYou新媒體及泡芙云書店項目負責人氧氣這樣評價他的老板。最初,老范創辦了“為你寫詩”公眾號,定期在公眾號上分享自己的手寫詩句,也會經常去各大平臺看看別人的作品。“為你寫詩”最初的形式,不過是一張圖、兩首詩。老范至今保留著2014年的手寫詩稿,在他看來,那時的作品“略顯粗糙”。據他回憶,十年前,微信公眾號平臺尚無推薦機制,想要增加閱讀量或吸引粉絲,全靠自己手動轉發至朋友圈或是將那些對詩歌感興趣的朋友們拉進粉絲群。那時的“為你寫詩”不過是微信森林里的一株幼苗,氧氣回憶:“直到2016年底,我們的粉絲數終于顫巍巍越過五位數。”
詩和詩人,需要被人看到
做著做著,老范和氧氣發現,不僅每天看推送的人多了起來,而且還多了許多投稿的原創作者。2017年10月,隨著投稿的人數越來越多,“為你寫詩”詩庫里已經積累了1000多首讀者自發投稿的原創詩,看到這些,老范萌生了做原創詩集的做法。于是,經過一年的籌備,在多輪篩選過后,他們從詩庫中挑選了100首詩,策劃了“為你寫詩”的第一本原創詩集《花和噴霧》,并和長江文藝出版社合作出版。
老范說:“我們選詩,可能也沒有太多文學上的考究,因為我們覺得世界上的美有千千萬萬種。雖然這些詩的作者很多都不是專業的詩人。但寫詩這件事很簡單,不就是因為在某個時刻有所觸動,有感而發嗎?”之后,“為你寫詩”又陸續推出了自主策劃的原創詩集《我和世界長久地坐著》《日落不可描述》《有人聽到我的詩》。其中《我和世界長久地坐著》銷量破4萬冊,全平臺閱讀量累計突破4000萬次。“為你寫詩”團隊對《出版人》記者說:“《我和世界長久地坐著》用4萬冊銷量證明,在這個短視頻稱王的時代,依然有人愿為三行詩支付整夜的月光。當4000萬次閱讀量在電子屏幕上流淌,那些關于落日與星河的句子,正在重構現代人的情感坐標系。”
2023年,“為你寫詩”出品了青年詩人焦野綠的《一天中我清醒三次》。這本詩集不僅受到線上消費者的喜愛,在線下書店銷售時,因其綠色的PVC外封設計也讓許多喜歡詩歌的讀者紛紛打卡拍照。據不完全統計,該詩集共銷售超2萬冊。
有了幾次做原創詩集的成功經驗之后,“為你寫詩”在2024年開啟了“尋找原創詩人”計劃,目的是發掘更多詩人和作品走進大眾視野。青年詩人梵范和其詩集《還有上百件事不值一提》是該計劃推出的第一位詩人和作品。“我們出版這些原創詩集的最大意義就是‘被看見’。這些詩需要被看見,這些詩人需要被看見,這些原創詩集同樣需要被看見。”老范言道,“其實,就出版而言,我們乃是‘半路出家’。我們想用做產品的思路,去做一本書。在我們看來,一本書,不僅要有好的內容,更應足夠好看,富有新意。有時,我們會尋覓一些過往的詩人,將他們的作品更好地呈現出來。譬如做新的設計,讓這些作品更加美麗動人;譬如重新翻譯,讓其語言更符合當代人的閱讀習慣。”
在持續深耕詩歌內容生態的同時,“為你寫詩”開始構建全方位的品牌矩陣。團隊意識到,要讓詩意真正滲透進現代生活,需要突破傳統文學載體的局限。除了策劃出品原創詩集以外,“為你寫詩”還推出了包括魔方、杯子、日歷等400余種文創產品。這些文創產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承載著文化內涵。例如“為你寫詩”推出的詩歌魔方,采用獨特的立方體設計,每個小方塊上都刻有精美的文字和圖案,一面主題圖案搭配五面主題詩句,讓人在玩耍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歌的魅力。而印有詩句的杯子,讓人們在日常飲水時也能體會到詩意的陪伴。此外,2025年的PoemsForYou原創詩集日歷,以“每日一詩”的形式,將詩意融入每一天的生活。日歷在色彩上采用克萊因藍等經典配色,并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顏色,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外盒采用磁吸搭扣設計,內盒可作為日歷支架,增加了產品的實用性。
通過這些文創產品,“為你寫詩”不僅讓詩歌走進了更多人的生活,還通過創意設計和文化內涵,提升了品牌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影響力。這種將詩歌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的方式,不僅滿足了人們對詩意生活的向往,也成功地將品牌理念傳遞給了更廣泛的受眾。
筑平臺,更須鑄品牌
“經驗是繞過彎路的導航儀,但品牌才是永恒的目的地。”面對“能否復刻成功”的提問,氧氣在采訪中給出詩意的答案。當團隊完成從微博到小紅書的十年遷徙,他們終于徹悟:百萬粉絲并不是終點,而是丈量詩意的標尺。十余年的內容和電商運營經驗也讓“為你寫詩”團隊逐漸明白一個道理,“當你憑借某個平臺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博主之后,你會發現,盡管你從這個平臺出發,但品牌傳遞的理念最終會超越平臺本身,站在更高的位置。”氧氣說,“我們最終想要的是依托平臺打造好自己的品牌,一想到詩歌,就可以想到‘為你寫詩’。”
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們意識到,品牌的力量不僅在于其在某個平臺上的影響力,更在于它能夠在不同平臺間自由流動,形成自身獨特的文化和價值。通過不斷創新和多元化的內容輸出,他們希望將“為你寫詩”打造成一個跨越平臺的文化符號,讓詩歌的魅力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其實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海紹興路19號的泡芙云書店是由“為你寫詩”團隊管理運營的。從2022年9月到2024年9月,他們在這條充滿文藝氣息的小路上,用心經營著這家以詩歌為主題的書店。在泡芙云書店的運營過程中,團隊也面臨了不少挑戰。書店在開業初期憑借“為你寫詩”的品牌影響力吸引了不少粉絲,隨著時間的推移,線上到線下的轉化率逐漸降低。盡管最后書店關閉了,但泡芙云書店同樣是“為你寫詩”的一個作品,是這個品牌呈現中的一個規劃。泡芙云書店暫時離開了紹興路,但“為你寫詩”團隊并沒有因此停下腳步。他們深知,“為你寫詩”所承載的詩意與情感,不會因一家書店的關閉而消散。據悉,新的泡芙云詩歌空間已經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即將于5月份在莫干山庾街以全新的面貌和大家見面。
今年3月底,“為你寫詩”團隊攜帶著對詩歌無盡的熱愛與創意,精心籌備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學盛宴——“群像詩歌生活節”,并選定在鄭州這座充滿活力與文化底蘊的城市中,和青年文化平臺“有個計劃LittlePlan”聯合主辦。這場生活節不僅僅是一場詩歌朗誦會,更是一次融合了詩歌、藝術、生活與交流的多元體驗。“為你寫詩”團隊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詩人、文學愛好者以及跨界藝術家,共同打造一個讓詩歌走進生活、讓生活因詩歌而更加美好的獨特場域。
當有人質疑“詩歌已死”的時候,“為你寫詩”用實際行動做出回應:在這個被算法統治的時代,真正的詩意永遠在系統之外野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