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十二五”期間,河南省承接了東南沿海部分建筑陶瓷產業的轉移,并在清潔生產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來,受市場需求和外部環境的影響,建筑陶瓷行業面臨節能和綠色發展的諸多挑戰。本文簡要回顧了建筑陶瓷行業的清潔節能技術,包括原材料優化、生產工藝改進和廢棄物處理等創新方法,并分析了現有技術的應用效果和問題。研究表明:優化配方、先進燒結技術和余熱回收利用可顯著降低能耗和排放,未來需加強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市場機制的協同作用,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建筑陶瓷;外立面裝飾;施工應用;節能
陶瓷行業產品種類繁多,包括建筑陶瓷、衛生陶瓷、日用陶瓷和藝術陶瓷等,其中建筑陶瓷是主要的產品,也是行業能耗的主要來源。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在“十二五”期間河南省承接了東南沿海大量建筑陶瓷企業的轉移,行業取得了顯著進步和發展,然而這些企業在選址合理性、工藝技術、設備水平、產品質量、能耗、物耗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近兩年來,隨著國家環保標準的不斷提升,尤其鄭州、開封、安陽等“2+26”城市的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建筑陶瓷行業在節能和清潔生產方面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本文將探討建筑陶瓷行業在清潔生產節能技術方面的研究現狀和發展方向。
1建筑陶瓷生產耗能現狀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能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降低能耗、提高經濟效益已成為各企業的首要任務。建筑陶瓷行業能耗高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設備陳舊、工藝落后、管理水平低和資源利用率低等。許多企業使用的設備技術水平較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陳舊的設備在運行過程中耗能大且浪費嚴重,傳統的燒成工藝需要大量的燃料,且燃燒效率低。企業在能源管理和生產調度上存在不足,導致能源使用不合理,例如窯爐的溫度控制不精準造成能源浪費,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料和廢氣,資源綜合利用率低,造成能源和資源的雙重浪費。高能耗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還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大量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的排放導致空氣質量下降,增加了酸雨和溫室效應的風險,同時高能耗還意味著資源的高消耗,這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相悖。
2建筑陶瓷生產工藝及能耗分析
(1)生產工藝流程
在建筑陶瓷生產中,工藝流程包括原材料準備、制坯、施釉、干燥和燒成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對能耗有不同的影響。首先是原材料準備階段,主要處理黏土、長石、石英等,通過破碎、研磨和混合來確保原材料的質量,這一過程中破碎和研磨設備的電能消耗較大;其次是制坯工藝,干法制坯通過干粉壓制成型,濕法制坯則通過泥漿澆注或擠壓成型,這一過程的能耗主要來自設備運轉和干燥所需的電能和熱能;再次是施釉工藝,坯體表面涂覆釉料以形成平滑、光亮的表面,施釉方法包括浸釉、噴釉和澆釉等,釉料的制備和施釉設備運行需要消耗電能;然后是干燥工藝,干燥工藝通過自然干燥或機械干燥來去除坯體中多余的水分,機械干燥設備的運行需要大量電能和熱能;最后是燒成工藝,通過高溫燒結使坯體和釉料變得堅硬、致密,燒成溫度通常在1 000 ℃至1 300 ℃之間,這一環節的能耗最高,窯爐的燃料消耗和溫度控制是主要的影響因素,采用高效節能的窯爐設計、合理的溫度控制和余熱回收系統可以顯著降低燒成過程中的能耗。
(2)能耗分析
在建筑陶瓷生產過程中,能耗分析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從原材料準備開始,包括破碎、研磨和混合,這些步驟主要消耗電能,無論是干法制坯還是濕法制坯都需要考慮設備的電能和熱能消耗,尤其是在濕法制坯中,泥漿的處理和干燥的過程會增加能源的需求,施釉工藝涉及釉料的制備和施釉設備的電能消耗,同時施釉后的干燥階段也需要消耗熱能,干燥過程是關鍵的能耗環節之一,機械干燥設備的運行需要大量電能和熱能,燒成過程是整個生產中能耗最高的環節,窯爐的燃料消耗和溫度控制直接影響能源消耗量。通過優化每個生產環節的工藝流程,采用節能設備和有效的能源管理策略可以顯著降低建筑陶瓷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同時提高生產效率,為行業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3建筑陶瓷行業清潔生產技術
(1)清潔生產理念與原則
清潔生產是建筑陶瓷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策略和核心理念,其基本原則在于通過優化生產過程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環境影響的最小化。清潔生產的理念包括減少原材料的使用,采用高效利用資源的生產工藝;優化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比例以替代傳統能源;推廣節水技術,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水資源消耗;引進和應用清潔生產技術和設備,降低污染物排放;實施循環經濟,通過產品再制造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減少環境負荷。
(2)清潔生產技術措施
清潔生產技術在建筑陶瓷行業的應用是為了減少資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生產效率和提高產品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原材料準備階段是建筑陶瓷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采用先進的研磨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原材料的精細混合和研磨,減少能耗和提高生產效率,優化原材料的選擇和利用,比如替代傳統原材料,提高資源利用率能有效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廢棄物排放。制坯工藝中的清潔生產技術主要集中在干法制坯和濕法制坯的優化上,引入高效節能的壓機和模具技術能夠降低制坯過程中的能耗,減少材料浪費,對于濕法制坯可以采用閉環循環系統和智能控制技術有效節約水資源,減少污水排放,從而實現清潔生產。施釉工藝的清潔生產技術包括釉料的精準配制和施釉過程的智能化控制,采用先進的涂覆技術和噴涂設備能夠降低釉料的使用量,提高施釉效率,并減少廢料和有害氣體的排放,推廣水性釉料和無溶劑釉料的應用,減少有機溶劑的使用,有利于改善生產環境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干燥工藝是能耗較大的環節之一,采用熱泵和余熱利用技術可以顯著降低干燥過程中的能耗。調整干燥參數,如溫度和濕度的控制,優化干燥過程,使其更加節能、高效,選擇適合的干燥設備和加強維護管理也能有效地提高設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燒成工藝是整個建筑陶瓷生產過程中的能耗最高環節,采用先進的窯爐技術,如高效節能的隧道窯和輥道窯、優化燃料配比和燃燒控制系統,能夠降低燒成過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應用余熱回收技術將窯內排出的熱量再利用,不僅節能減排,還能降低生產成本。
4建筑陶瓷行業清潔生產與節能技術集成應用
(1)集成應用的必要性
在當前建筑陶瓷行業,清潔生產與節能技術的集成應用尤為重要。建筑陶瓷作為重要的建筑材料,其生產過程涉及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資源,通過集成應用清潔生產技術可以有效降低環境污染物排放和資源消耗。
在原材料準備階段,采用高效的破碎和磨粉設備可以減少能耗,同時降低粉塵和噪聲污染。在制坯工藝中,優化工藝流程和控制系統能夠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廢品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施釉和干燥過程中的集成應用可以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實現能耗的精準管理,例如實時監測濕度和溫度,調節設備運行參數以提高能效。在燒成工藝中,通過先進的窯爐設計和余熱回收技術可以顯著降低燃料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建筑陶瓷行業必須認識到集成應用清潔生產與節能技術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對環境的最小化損害,推動行業向著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2)技術集成方案設計
在建筑陶瓷行業,清潔生產與節能技術的集成應用方案設計是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技術集成方案設計涵蓋了多個方面,從原材料準備到燒成工藝,每個環節都需要綜合考慮節能減排和資源利用效率的問題。
在原材料準備階段,通過優化破碎和研磨設備的運行參數和使用效率減少電能的消耗,引入先進的原材料預處理技術,如精細分選和自動化控制系統,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均勻性,從而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浪費。在制坯工藝中,采用高效節能的制坯設備和工藝優化是關鍵措施,比如推廣干法制坯工藝,減少泥漿處理和干燥過程中的能耗,同時通過回收廢熱或采用節能型干燥設備降低制坯過程中的熱能消耗。施釉工藝中,可以考慮使用節能型噴釉機和釉料精煉系統,優化釉料配方和施釉工藝,減少釉料的浪費和能源消耗。在干燥工藝中,選擇高效能、低耗能的干燥設備,并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優化干燥過程的溫度和濕度,以減少能源的不必要消耗。利用太陽能或廢熱等可再生能源作為干燥過程的熱源,進一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在燒成工藝中,采用先進的窯爐設計和燃燒控制技術,如高效低氮燃燒系統和熱交換技術,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放的同時提高產品的燒成質量,引入智能化的窯爐監控系統實時監測和調整燒成過程中的溫度和氣氛,確保燒成過程的穩定性。
5總結
建筑陶瓷行業在清潔生產與節能技術集成應用方面的設計方案關鍵在于整合各生產環節的節能減排措施,從原材料準備到燒成過程,通過優化設備、采用高效能源和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顯著減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在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的推動下,建筑陶瓷行業能夠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同時降低環境負荷,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進一步推廣和應用這些集成方案將對行業的長期發展和環境的可持續性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唐喜斌,廖程浩,李易熹,等.建筑陶瓷行業清潔能源改造減污降碳效益分析——以廣東省為例[J].環境生態學,2023,5(11):95-100.
[2]工信部采取減排措施與建筑陶瓷四點相關內容[J].建材發展導向,2013,11(2):82.
[3]趙江偉,吳清仁,梁柏清,等.衛生陶瓷的生產工藝及污染物與廢料的解決措施[J].佛山陶瓷,2013,23(4):22-27.
[4]徐文龍.清潔生產在衛生陶瓷成形生產工藝中的應用[J].陶瓷,2012(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