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偉(1940-2025),山東青島人,漢族。蒲松齡紀念館研究館員,聊齋學研究專家,曾任蒲松齡研究所所長,淄博市古典文學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管子學刊》特聘兼職編輯,河北大學客座教授等職,在諸多學術領域研究成果豐碩。
1965年8月畢業于山東師范學院(今山東師范大學),后在淄博鐵路職工子弟中學任教。1981年7月調入蒲松齡紀念館任專職研究員,開始從事蒲松齡紀念館的學術研究建設。1985年創建蒲松齡研究所,擔任所長。1986年9月創辦《蒲松齡研究》學術期刊,任主編。
在擔任《蒲松齡研究》期刊主編期間,始終堅守學術研究的初心,立足聊齋學研究,確立以研究蒲松齡和《聊齋志異》以及其詩、詞、文、俚曲、雜著等方向為辦刊宗旨,為聊齋學研究者提供發表論文及爭鳴的園地,同時溝通介紹國內外聊齋學研究信息,以促進聊齋學研究的發展為己任。
盛偉先生在建設《蒲松齡研究》學術期刊的同時,深耕聊齋學領域數十載,整理了大批珍貴文獻資料。面對存世的《聊齋志異》40余種版本,秉持嚴謹的治學態度,開展細致認真的校釋工作,先后出版《精選白話聊齋》《聊齋佚文輯注》《聊齋寓言童話譯注》《小豆棚》(校點)、《異史》(校注)、《聊齋志異》(新校本)、《蒲松齡全集》《聊齋志異》(校注)等專著,在《文獻》《蒲松齡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盛偉先生整理、出版、發表的文獻資料和學術成果,如今仍是聊齋學研究領域的重要文獻,為后來者提供了重要的學術參考。1988年,《聊齋佚文輯注》獲淄博市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4年,《異史》(校注)獲淄博市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盛偉先生以學術為生命,退休之后不僅長期擔任《蒲松齡研究》學術顧問,為期刊提供全方位的學術支持,提攜后學,且筆耕不輟,發表《蒲松齡嶗山“采風”與相關篇章史料傳說的考索》《蒲松齡寫〈聊齋俚曲〉新探》等多篇蒲松齡生平事跡及其著作研究的論文。
在聊齋學界研學耕耘數十年,盛偉先生始終保持嚴謹的治學態度,為現當代聊齋學研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