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沖浪在第一線,不懂點社交“黑話”怎么行!
[吧唧]
“吧唧”為英語單詞“Badge(徽章)”的諧音,泛指徽章類周邊。吧唧的材質(zhì)一般為馬口鐵,通常為圓形、方形等對稱形狀,上面印有各種IP角色,結合各種能把人眼“閃瞎”的工藝,深得谷子圈中人的喜愛。
[谷子]
“谷子”源于英文單詞“Goods(商品)”的諧音,在二次元文化中指的是基于動漫、游戲、小說、偶像、特攝等內(nèi)容IP衍生制作的周邊產(chǎn)品,包含徽章、立牌、色紙、團子、相卡、拍立得等,通常是以角色為中心,體積小、重量輕的裝飾品。谷子上的圖案被稱為“柄圖”,其中“柄”在日語里有花樣、花紋之意。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快速理解更多的“黑話”:“吃谷”,指購買谷子的行為;“谷美”,指對谷子進行裝飾和美化的藝術行為;“官谷”,指版權方制作、授權或聯(lián)名的官方周邊;“同人谷”,指二創(chuàng)畫師授權制作的同人周邊。
[包搭子]
“萌就是正義”“毛絨絨統(tǒng)治世界”……這是包包掛飾的“文藝復興”。包搭子并非新興事物,就是精品店里最常見的單品。隨著玲娜貝兒、Chiikawa、JellyCat等形象的大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于把心愛的“娃”背出去、炫出來。
[痛包]
“痛包”指的是掛滿二次元人物周邊或玩偶裝飾的包包。這里的“痛”同樣是一個舶來用法,日語中“痛”有“奇怪”“夸張”的意思。痛包通常有一個透明夾層,粉絲可以“扎痛包”,即將周邊、手辦等裝飾品展示出來,表達對角色的喜愛。根據(jù)展示裝飾品的載體不同,還有“痛桌”“痛柜”“痛屋”……
[捏捏]
“捏捏”指的是手感柔軟、可以隨意捏變形的玩具,大多以食物、動物等治愈形象為造型。它們不僅看著可愛,更是解壓利器。
[端盒]
整盒端走!“端盒”指的是購買一整盒盲盒,從而提高抽到自己喜歡的款式或隱藏款的概率。
[OC]
OC(Original Character,原創(chuàng)角色),泛指個人原創(chuàng)的虛擬角色。OC可以是在已有作品背景中的二次創(chuàng)作,如創(chuàng)作一個在《哈利·波特》原作里不存在的魔法角色,也可以由自己完全獨立創(chuàng)作。作者可以盡情發(fā)揮想象力,為OC設定外貌形象、身份背景、成長經(jīng)歷等。如今角色“養(yǎng)育”生態(tài)越發(fā)流行,“養(yǎng)OC”不僅是一種創(chuàng)作活動,更是一種社交活動。
[咕卡]
“咕卡”起源于韓國的飯圈文化,是一種裝飾卡片的DIY活動,用于應援、交換和收藏。在韓國,購買偶像專輯時會獲贈一些小卡,粉絲會用貼紙、膠帶、亮片等材料對其進行裝扮,裝飾對象也從普通的卡片漸漸擴展到手機殼、筆記本等,在動手創(chuàng)造的同時,展現(xiàn)自我的審美。
[OOC]
與OC一字之差的OOC意為“Out Of Character”,即與自身特性不符。在同人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者會扭曲角色的特點,為TA設計不符合角色設定的言行。
[集郵]
這里的“集郵”可不是收藏郵票,而是在漫展或線下活動中尋求合影的意思。這是一種同好社交行為,如果遇到喜歡的動漫角色或者同好,你都可以上前,禮貌地向對方求“集郵”。
[廚力]
“廚力”指的是為自己喜歡的人物、角色做的事,如創(chuàng)作同人作品、買谷子、辦活動、為角色約稿等。投入付出的程度越高,代表廚力越強。現(xiàn)在有部分粉絲將花錢買谷的“財力”視為“廚力”的表現(xiàn),導致了“廚力攀比”“廚力焦慮”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推/廚/擔]
“我推”一詞源于偶像明星的粉絲圈,在二次元文化中也泛指喜歡的角色。“廚”“擔”相類似,都是表示喜歡某某角色、偶像的行為或稱呼,“我推”“我擔”“我廚”就是在說“我喜歡……”。
[同擔拒否/不拒同擔]
喜歡同一個偶像的粉絲可以互稱“同擔”。“同擔拒否”指拒絕與和自己喜歡同樣角色的人接觸,反映出一種強獨占欲;“不拒同擔”就是不拒絕與和自己喜歡同一角色的人接觸。
[人機]
在游戲領域,“人機”可以指“人-機”對戰(zhàn)模式,也可以指電腦控制的NPC角色,最早也被用來形容游戲技術“菜”、行動憨傻的玩家。現(xiàn)在這個詞常被用來調(diào)侃身邊情緒呆板、言語敷衍的人,跟TA聊天就好像觸發(fā)機器人自動回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