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平湖市人大代表吳佳萍,一名來自基層的“農”字頭代表。自2017年當選平湖市人大代表,我始終圍繞“農”字做履職文章,積極建言、為農發聲。
“農民有好房子住,我就安心”
我在平湖市林埭鎮徐東村擔任了15年的黨總支書記。當村干部,就要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2018年元旦,我在走訪村民時聽到很多這樣的聲音:“房子建了30多年了,破損嚴重又不能維修。”“子女著急結婚,房子這么小、這么舊怎么辦?”“以前條件不好造不起,現在條件好了不讓造。”
聽著老百姓的這些“苦水”,我當即做了全面調研,發現共有48戶農戶有建房需求。為此,我向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提出了《關于要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切實解決農民建房難問題的建議》。
建議提出后,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找我面談會商,聽取我的想法。最終,在我們的建議推動下,政府部門優化調整了全市的村莊布點規劃編制,根據實際建房需求,每個鎮至少增加一個保留點,符合條件的可以原地翻建。
看著村民們的住房慢慢改善,我也松了一口氣。
“只要是為農村好,我就提”
我非常珍惜“人大代表”這個身份,可以讓我聽到更廣泛、更真實的聲音,也讓我的一些想法和行動有了更多的發力點。
當調研中發現一些鎮村主干道沒有安裝路燈,影響村民夜間出行時,我向大會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完善鎮村主要道路路燈建設的建議》;當聽到老百姓反映一些橋梁存在安全隱患時,我提出了《關于開展一輪航道橋梁規劃和改造建設的建議》;為了進一步推動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化,我又先后提出《關于美麗鄉村景區實行統一運營的建議》《關于推進農村共富工坊建設,實現農村人員就近就業的建議》……
只要是百姓需要的,只要是對農村發展好的,我就提。我覺得,當代表,就要為群眾說話,多提建議、敢提建議。8年來,我累計提出了36件建議,今后還將努力提出更多更高質量的建議,為“三農”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盡己所能把農業發展好”
農業是農村經濟的基石,我始終將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
在調研中,我發現部分村集體由于缺乏懂農業的經營人才、農產品價格不穩定等因素,導致土地流轉后效益不高,甚至不夠支付流轉費用等問題。2020年,我向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提出了《關于加大農業產業引導、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建議》。
可基于各種原因,該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2023年1月,我再次向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提出了《關于加強流轉農田統一經營規劃,實現高效經營的建議》,推動政府出臺了《平湖市高質量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政策意見(2023—2025年)》,對土地流轉等進行了規范。
當然,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更離不開好項目的支撐。為此,我積極推動“共富大棚”項目建設,推動政府出臺《關于印發支持“共富大棚(田園)”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的通知》。
我覺得,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不僅要積極履職盡責、為民代言,還要立足本職崗位,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當好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帶頭人。
(金宇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