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業報國的歷史使命,到綠色智造的時代擔當,薪火相傳、改革突破、智造躍升,歷經三個世紀的風雨淬煉,江蘇大生集團始終挺立在中國紡織工業的潮頭。
在剛剛過去的中國紡聯春季聯展上,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以“中國紡織工業百年標桿企業”的姿態設立雙展位,攜“綠色環保”“差異化”“細高支”三大系列產品亮相intertextile春夏面輔料展和yarnexpo春夏紗線展,推出“麻混紡系列”“羊毛及絹絲混紡系列”“特高/超細支系列”三大特色產品,集中展示企業創新成果。據介紹展示的產品均精選優質原料,將環保理念融入每一個生產環節,再次向世界遞交中國紡織業“綠色智造”答卷。
綠色智造,打造行業標桿
作為紡織領域“雙碳”實踐者,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堅持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到終端銷售,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減碳能力,尤其是錨定“智改數轉綠提”方向,通過數字賦能,提升智能化程度,扎實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可持續早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漆穎斌表示,一直以來,大生都十分注重紡織全產業鏈的低碳、環保和綠色,堅持走“綠色紡織”的發展道路。2015年大生集團通過數字化破局,建成全國第一個數字化紡紗車間,光伏發電覆蓋30%能耗,雨水回用率超60%,開啟“智造+環保”雙輪驅動模式;2019年大生集團加入中國紡聯“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綠色發展聯盟”;2021年與合作伙伴簽訂“家紡產業鏈零碳綠色時尚‘領’跑者行動”戰略合作協議,并加入“30·60中國時尚品牌碳中和加速計劃”,榮獲“零碳先行特別貢獻獎”;2022年獲評“紡織服裝行業氣候創新行動先鋒單位”。2023年大生集團實現智慧化跨越,全面達產的“智慧紡紗工廠”項目萬錠用工降至10人以下,生產效率躍升20%,樹立了“黑燈工廠”新標桿。今年,大生集團規劃中的零碳紡紗車間將實現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追蹤,進一步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為紡織行業的綠色發展貢獻大生經驗,撬動新的增長引擎。從2015年的數字化紡紗車間,到2023年的智慧紡紗工廠,再到正建設中的零碳紡紗車間……大生集團在低碳紡織之路上從未止步。
改革引領,筑牢發展基石
回看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深刻調整、市場需求日益多元化、環保意識全面提升,以及科技創新迅猛發展,共同構筑了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復雜環境。紡織企業紛紛尋求突破,提升競爭力和穩固市場地位。
作為紡織行業的佼佼者,大生集團重點在科技創新、拓展市場、深化改革、成本管控和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持續發力,取得良好效果。科技創新是推動產業進步的核心驅動力。漆穎斌表示,2024年大生集團將科技創新確立為“頭號任務”,以“新質生產力”為導向開展工作,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通過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和人才,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大生集團持續發力拓展市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強化市場化意識快速反應機制,提升優勢品種的話語權,不斷擴充優勢品種,豐富產品結構,提升市場占有率。在深化改革方面,大生集團夯基筑本,把推行精益化管理作為完善公司治理體系、提升現代企業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堅持把“精、準、細、嚴”落實到公司治理各個環節,不斷提升企業質效。
面對市場變化,大生集團以高度戰略定力積極采取措施保持企業競爭力。漆穎斌表示,一是堅持市場開拓戰略布局不動搖,著力把握國內品牌和外貿訂單,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同時開拓個性化海外市場;二是錨定“差異化發展”戰略目標不動搖,重視新型差異化纖維品種開發,不斷擴大差異化在機品種占比,堅定“科技、時尚、綠色”定位,通過開發“綠色環保”“差異化”“特高細支”等系列產品,提升盈利水平;三是堅定集約化經營戰略不動搖,積極推進經營集約化管理,發揮規模化管理優勢,通過整合優化資源,繼續發揮集團紡紗織造印染基地優勢,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精準把握客戶需求;四是聚焦大客戶戰略不動搖,提升集團內部管理和協作能力,與重點客戶建立多層級溝通機制,及時把握客戶動態,根據客戶需求制定個性化服務策略以增強客戶黏性,不斷加強與品牌客戶的深度合作。
勇立潮頭,謀劃產業升級
邁入2025年,紡織行業仍處于陣痛與機遇并存的轉型“深水區”,企業的每一個決策都關乎未來。作為紡織行業先行者,大生集團正以“破浪者”的姿態,將“陣痛”淬煉為動能,以堅定的步伐穩健前行。
“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特征、外部環境、目標任務都在深刻改變,高速化、自動化、連續化、智能化、低碳化轉型升級將是紡織行業的發展方向。”漆穎斌表示,大生集團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穩定的步伐推進技術創新,以進取的姿態擁抱市場變化,以務實的舉措加快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同時緊抓行業轉型的機遇,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加速打造一流現代化紡織企業,讓“科技、時尚、綠色”成為大生產品的代名詞,為紡織行業的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展望2025年,大生集團將科學謀劃編制企業“十五五”發展規劃,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同時,加快推進碳中和智慧紡紗工廠建設,引領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并在重點項目、市場開拓、科技創新、精益管理、集約融合、隊伍建設、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全面發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為紡織行業的繁榮與進步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