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山巍峨高聳,滿目蒼翠。我與奶奶最鐘情的零食,當屬那青山般蔥郁的艾葉糍粑。
清明時節,細雨仿佛在空氣中預定了席位,花草趁此機會瘋長。
我拽著奶奶的布衣,奶奶拄著拐棍,一步一步,走得極為小心。她微微弓著腰,眼睛緊盯著地面,不放過一絲艾草的蹤跡。我在一旁不住地念叨:“奶奶呀,啥時才能尋得足夠的艾草呀?”奶奶則神情專注,輕緩地對我說:“莫急,你用心待山,山自會用心回報你。”
艾草采集回來后,奶奶用清水把它們洗凈,然后放入鍋中煮熟,撈出后,加入糯米粉用力揉。奶奶的雙手熟練地在糯米粉和艾草碎間穿梭,一揉,一翻,一拍,每一個動作都充滿勁道,又俊逸好看。她的眼神專注而認真,臉頰因為用力微微泛紅,額頭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奶奶揉團、包餡、裹葉,一氣呵成,只等那插好電的蒸鍋開啟。漫長的等待后,香氣彌漫,熱氣騰騰。我悄悄地伸手拿上一個,剝開蘆葉,內里如山河般的嫩綠與青翠展露無遺,輕咬一口,糯、甜、鮮、柔。艾草的清爽與糯米的綿柔在舌尖碰撞出璀璨的火花,點燃唇齒間的甜蜜,久久縈繞不散……
奶奶清點好個數,分袋裝好,趁著夕陽的余暉,馬不停蹄地穿梭于一間間紅磚黑瓦的房舍之間。我未跟隨而去,卻聞得那香氣飄散一路。
如今我已離開故鄉,那深深烙印于心的故鄉。在圓月高懸的夜晚,我會想起那一片松軟的土地,會惦記那生于土地、化于口中的蔥蔥青綠。(指導老師: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