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漸漸隱入山后,繁星在黛青的天幕上閃爍。在緊張與繁忙中,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震后的第一個夜晚悄然來臨。人們在寒夜中相互守護著,相互溫暖著,迎來震后“最難一夜”。
忙 碌
凌晨2時,海拔四千多米的措果鄉,氣溫已經達到零下十幾攝氏度。在抗震救災物資調配中心的措果鄉中心小學,人們正在緊張忙碌地卸貨。天亮后,棉被、防寒外套、方便面、礦泉水將從這里運往各個安置點。
定日縣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旦達也在各個安置點奔走,查看電力保供情況。他已經連續工作了17個小時。他累得想睡,凍得想哭。想到那么多受災群眾,眼淚從面頰流下,但來不及擦拭,他又繼續趕赴下一個安置點。他說:“有電就有光明,我們今晚多忙一點,群眾今晚心就安一些。”
溫 暖
凌晨4時,在措果鄉政府旁的一處帳篷,來自甘肅的馬俊云和同伴們用大鍋煮面,免費提供給過往的人們。熱乎乎的煙火氣,成為災區人們心里的慰藉。馬俊云和他的同伴們來自甘肅省積石山。2023年12月18日,他們經歷了6.2級地震。馬俊云說:“我們地震時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幫助,所以看到西藏地震的新聞后立刻出發。我們都是一家人,現在是該我們出手幫助的時候了。”
希 望
清晨6時,在震中地區一處安置點的帳篷外,幾名年輕的村民正在架鍋燒水煮面條,同時等著接應下一批救災物資的到來。零下十幾度的氣溫,加頓珠只穿了一件外套,他卻說自己感覺不到寒冷,“災難面前,別人都來幫助我們,我們自己更要站出來。”加頓珠說,他的家已完全倒塌,萬幸的是沒有人受傷,目前家人都住在安置點里。面對眼前的困境,加頓珠仍然保持樂觀。“你看這救援物資一車一車來,參加救援的人們一批一批來。”加頓珠說,“困難都是暫時的,希望才是永恒的。畢竟有國家在支持,我們一點也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