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攜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充滿憧憬和規劃。有些人通過堅守和毅力闖出一番天地,也有人憑借無畏的勇氣、拼搏奮進的精神,探索人生的無限可能。(開篇引用名言,引出話題,簡而得當。)這兩種生活方式和態度從來都沒有孰優孰劣,但于我而言,更向往繽紛多彩的“跨界”生活。(直截了當作出選擇,完成作文引導語的任務。)
守界者專注于專業領域,深耕細作,不斷打磨技藝,為行業發展筑牢根基。誠然,“擇一事,終一身,不為繁華易匠心”的堅守令人敬佩景仰。但一味守界,可能會陷入故步自封的泥沼。孔子曰:“君子不器。”跨界能夠充實我們的生活,創造更多機遇,拓展生命的寬度與厚度。(肯定“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意義,在比較與權衡中凸顯自己的取舍。)
跨界者以廣博的興趣愛好,創造更加豐富充實的生活。在信息高密度的科技時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早已不是難以企及的目標。我們對興趣愛好的選擇趨向多元。我們可以選擇在廣闊的大地上挖掘,做一名考古學家,與歷史對話;也可以向往無垠的宇宙,立志航空探索;我們可以是老師、程序員、畫家……我們不應為自己的人生設限,我們的人生可以是任何一種模樣,每一種經歷都值得嘗試、值得探索。(結合時代特點,闡釋跨界的價值,職業的切換極具畫面感。)
跨界者能為個人發展開辟廣闊天地,創造更多機遇。魯迅先生最初學醫,意在救治國人身體。但當他意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疾病更可怕時,毅然跨界投身文學創作。他以筆為投槍、匕首,喚醒民眾,成為一代文學巨匠。(以名人事例有力論證跨界“創造更多機遇”的觀點。)外賣小哥雷海為,因熱愛自學古詩詞,在《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過五關、斬六將,將總冠軍收入囊中。在如今這個多元化的社會,掌握單一技能已難以滿足發展需求。許多職場人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編程、設計等技能,跨界進入新興行業,拓寬了職業道路。他們勇敢邁出舒適區,在跨界中發現了自己的更多潛力,抓住更多機遇,擁抱更多可能。
跨界者以其豐富的閱歷,拓展生命的廣度與深度。徐州洪涌處,東坡先生帶領百姓共抗洪災,筑黃樓、銘功勛;公務之余,他鉆研美食,擅作詩詞,工于書畫,他的人生沒有被局限。巍巍林海中,探界山川里,鐘揚探索生物學、植物學、教育等多領域,攀登高原,深入山谷,他的足跡沒有邊界。跨界者在多元的領域中尋找更多可能,學習更多技能,讓自己的光亮照耀更多的領域,拓展了生命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闡釋跨界的價值,邏輯嚴密;旁征博引,彰顯底蘊。)
新時代青年應秉持著“國家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的堅定信念與愛國熱情,努力成為跨領域、跨專業、跨學科的全面發展人才。跨界并非盲目嘗試,需以扎實專業知識為基礎。在跨界前,應充分了解目標領域,做好規劃,才能在不同領域站穩腳跟、綻放光彩。(結合時代特點及自身身份,發出呼吁。)
在新時代,我輩青年唯有以探索未知的勇氣、突破自我的果敢,積極學習各學科的知識,在“跨界”中創造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成長為國之棟梁!(總結歸納,回扣文題,饒有余味。)
【湖北隨州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一(5)班】
技法提純
這是一篇非常有深度的考場作文,其精彩之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條理清晰,議論深刻
開篇以名言引出論題,簡潔有力;然后在比較中回答了文題的問題:更向往繽紛多彩的“跨界”生活。接著從三個方面論述了跨界的意義:創造充實生活、創造個人發展機遇、拓展生命的廣度與深度;最后重申論點,回扣標題。論述逐層遞進,具有啟發性。
2.積累豐富,視野開闊
作者積累了大量素材,旁征博引,在行文中名人名言(如孔子)及現代事例(如外賣員雷海為)信手拈來;視野開闊,結合實際,使作文充滿了時代氣息與真切感受。
3.語言凝練,酣暢淋漓
作文語言凝練,多用整句,整飭有力,凸顯出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另外,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作文既有氣勢,又發人深省。
課后練兵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松弛感”現在一般指面對壓力時不慌張、不焦慮、從容應對、善待自己的心理狀態。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中國隊“00后”小將出征奧運表現出的“松弛感”受到熱議。他們面對壓力應對自如,以“新時代的松弛感”展現滿滿的青春自信,取得了優異的比賽成績。
同為新時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引
這道作文題圍繞熱點話題“新時代的松弛感”展開。
材料意思分為兩層:第一層是對“松弛感”內涵的解讀,同學們可從中抓住兩個關鍵詞——“面對壓力”和“心理狀態”,這表明,“松弛感”是人們“面對壓力”體現出的“心理狀態”。這就為立意指明了一個方向,即“松弛感”是“從容應對”外在事物的重要心理支撐。材料第二層為舉例說明,以奧運小將為例說明“新時代的松弛感”帶來的積極結果,這意味著,我們寫作時可以結合新時代青年的身份,論述“松弛感”的重要意義。
引導語強調“同為新時代的青年”,再次明確了寫作者的身份和“新時代”的語境。
該文題可以寫作的內容很豐富,可以寫身邊的人和事;也可以分析“松弛感”背后的原因,為什么要倡導“松弛感”,如何擁有“松弛感”、助力成功;還可以寫在新的時代,如何保持“松弛感”,等等。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松弛”不是松懈,從消極層面去理解“松弛”是不符合題意的;同時,也不能拋掉“面對壓力”這一前提空談松弛。
【周文杰/供稿】
(同學們,歡迎將你的作文投寄給我們。地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號郵政信箱;電子郵箱:gzb1zwzk@163.com。我們將擇優刊登,快來投稿吧!)